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论语》7.33——7.34|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道理是这个

《论语》7.33——7.34|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道理是这个

时间:2019-09-11 07:06:11

相关推荐

《论语》7.33——7.34|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道理是这个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四教,文行忠信。这里言其二。

朱熹言这章乃孔子自谦之辞,恐不是如此。

孔子说了,文献典籍的学习,我未有不能和他人相比的,但是在践行君子之道上,我则是还无有所得。

关于学习,当时未有如孔子好学者,这一点,确实很多人是无法和他相比的。学习典籍也并不是谁读得多,而是看谁能否会通,能否达道。

君子之道无外乎立己达人。孔子立己做到了,达人也做到了,教化弟子三千,也是一个无位的君子所能做的最大可能了。但是孔子依然说在践行君子之道上无所得,是啥原因呢。

若是以儒学逻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言,孔子治国是无做到的。并不是他做不到,而是无用武之地,无有那个舞台。

就这一点而言,也是婉转之辞,有些许的失落。

言外之意是,君子之道在当时无法推行。不但孔子未能做到,他的那些弟子也都是未有做到的。

所以,周易强调时。得时,也就是君子道长的时候,可以飞龙在天。不得时,也就是小人道长的时候,君子只能居易以俟命。但无论得时还是不得时,君子都有应对之道。不像小人,行险以侥幸。

时,非君子所能左右,但先做到立己是无错的,余下的就居易以俟命吧。

至于言孔子谦虚,毫无道理的。孔子所修行是君子之道,君子起手入手的功夫,就是要自谦。《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在诚其意的时候,就要自谦了。要虚那个心了。所以孔子也无需标榜自己很谦虚,解读论语更不能从这点上入手。

君子本身就是行的是谦道。所谓谦谦君子是也。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在《论语》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已经谈到这个问题。关于圣人与仁的问题。

圣人在很多解论语的人眼里仿佛是一个高大上的概念。其实圣人就是君子。

圣人和君子的唯一区别就是圣人有位,君子无位。

《周易》乾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乾卦九二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而九五爻辞则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其中九二爻辞大人就是君子,九五爻辞大人就是圣人。圣人有位,可以治天下,所以圣人之治是仁政,圣人便彰显了仁心,位高自然百姓都能看到。大人其实就是达人之意。达人才能称为大人。

但君子无位,只是在野的。所以常不被人知罢了。

孔子说了,若是称我圣人仁人,我是不敢当的。只不过我常行君子之道而满足,常行教诲之道也不厌倦,只是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一点正是弟子不能学到的。

为之不厌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言孔子行君子之道罢了。首先是立己之道,其次就是达人之道。学习和圣人仁人不搭边的,不能讲是学习不满足。君子之道就是王道之学。孔子清楚自己的位置,都无有治国的用武之地,何谈圣人仁政。他唯一的功绩在孔子自己看来只是自己言传身教多教了几个弟子而已。当然教化他人也是达人之道。后世把孔子封为圣人不是偶然的。所以也称孔子为无冕帝王。已经达到圣人的标准了。但若是当时人们这样说,孔子肯定不同意的,无位,就是名实不符的。虽无圣人之味,但有仁人之实的。君子就是仁人。

诲人不倦即是达人之道。孔子只能做这些了,无人用孔子去治国的。所以也是前边我引用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就是达人。

这也和孔子谦虚无关系的,隐约之中还是有些失望的。无有办法拯救当时摇摇欲坠的大厦。

记得以前写过一文,孔子给自己占卜,商瞿就言子有圣智而无位。在那样一个小人道长的时代,孔子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已经完全契合了君子之道。

弟子做不到的是修为成为君子,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达人的精神特质。

如果觉得《《论语》7.33——7.34|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道理是这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