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古代文人如何发牢骚?看看这首《感遇·其一》你就知道

古代文人如何发牢骚?看看这首《感遇·其一》你就知道

时间:2020-12-11 18:44:39

相关推荐

古代文人如何发牢骚?看看这首《感遇·其一》你就知道

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代在文学史里一般被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唐高宗时代开始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的这段时间,一般称之为叫盛唐时期。

张九龄是盛唐时期非常著名的宰相,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他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非常好的声名。但是张九龄的人生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曾经经历过多次贬谪,由于奸臣的谗言,导致被外放到地方上去做地方官。在这些被外放、被进谗言、被贬官的过程中,他的内心就会产生一些牢骚,因此要用诗歌的形式来加以抒发。

张九龄感遇12首和陈子昂的感遇38首,都是在初唐到盛唐早期非常重要的五言古诗的系列作品。为什么叫感遇呢?遇就是指自己的经历这些待遇叫做遇,就是因为所遇到的事和经历的事件,因此有了一些感想,主要是以抒发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主的。

那么在感遇期间,主要都写些什么内容呢?不管是陈子昂也好,还是张九龄也好,这个感遇诗歌,它的源头在哪?其实说起来要追溯到东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有一个人叫阮籍,他既是竹林七贤的首领之一,同时也写诗,阮籍曾经写过咏怀诗82首,这些诗歌同样也是用五言古诗的形式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抒发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唐代的张九龄和陈子昂,实际上都是模仿着,或者说是照着阮籍所写的思路来进行自己的个人创作的,这是它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些诗歌虽然不是同一时期,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但总而言之都是跟当时的个人经历和诗人自己的内心的情感有关,后来李白的古风59首等其它的作品,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创作思路下的结果。

“兰叶春葳蕤”就是兰草的叶子在春天长得非常的茂盛,“葳蕤”指的是草木枝叶茂盛。“桂华秋皎洁”,“华”其实是花,所以桂华其实就是桂花,桂花在秋天开花,然后开的是白色的花,所以他用皎洁来形容这个桂花开了之后的颜色。植物就是我们在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这个意象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诗里面,诗人会借助某些特定的物来表现某些特定的形象和特定的意思或特定的情感。古人经常把兰草和桂花这两种植物,并称在一起,因为这两种植物它的共同点第一个开花非常的洁白,第二个有非常浓厚的香气。从屈原那个时代开始,兰草和桂花就是作为君子的象征。首先花很洁白,就预示着君子的这个品行,再者花的香气非常浓郁,说明君子他的德行、节操和品德可以像芬芳一样能够被人们欣赏,能够被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欣欣就是欣欣向荣的意思,“生意”就是指生机勃勃,还是接着前两句说蓬勃茂盛的长势,“生意”在古代的意思是生机勃勃,今天我们说做生意,就变成商人做买卖了。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林栖者”就是在山林中隐居的隐士,兰草和桂花开的很茂盛,香气很浓郁,在山中隐居的隐士闻风坐相悦,就是顺着风闻到了兰草和桂花的香气。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者”,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桂花要开放,是因为它们自己自然的天性,它们就喜欢在自然中非常自由自在的生长,并不是为了人类觉得花很香,所以花才要流露出香气,因此也不希望,让你们轻易的把花折走,把花折断了带回家可能并不是花所喜欢的。所以实际上,张九龄用的是一个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分析,好像在写兰草和桂花的心理活动,但实际上呢,他想表现的是他本人的高洁情怀,他把兰草和桂花的香气,跟自己的才华和品格联系在一起。接着又表示,我自己因为自己的天性,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品格,并不是因为希望得到谁的欣赏或者得到什么样的官职,他把自己的志向,用这样的一首诗歌表现了出来。

配图来源网上,侵删。

如果觉得《古代文人如何发牢骚?看看这首《感遇·其一》你就知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