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从诗词中看古人如何过春节

从诗词中看古人如何过春节

时间:2018-09-01 22:24:29

相关推荐

从诗词中看古人如何过春节

春节是中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个人都想在忙碌了一年之后,能够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才子,为春节写下诗词,其中不乏千古流传之名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历经千年而不衰。

要说诗词中的春节,想必很多人都读过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整首诗笔调轻快,用通俗的语言将北宋时期人们过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记录得清清楚楚,放爆竹、喝屠苏酒、插桃符、贴门神,这四大风俗习惯中,放爆竹和贴门神直到今日也是大家过年时要做的事。今天,咱们就来阅读古人们的诗词,体会一下他们的春节。

今年受疫情影响,相信很多人为了安全,取消了回家同亲人一起过春节的计划,这时候读一读高适的《除夜作》,想必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曾出在四川出任蜀州刺史,唐广德二年末,高适被皇帝召回长安,从四川到陕西会翻越秦岭,那时在蜀州工作并不佳的高适在赶回长安的途中过了除夕之夜,窗外寒冷,室内能取暖的似乎只有那一盏孤灯。天气寒冷,人心更寒,环境如此悲凉,人感觉到凄凉也是正常的。孤身一人,明明很思念家人,而他却不说自己的思念,反而是写亲人今夜围坐一起,谈论自己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最后一句是高适叹自己两鬓长出白发,除夜一过,自己的年龄又要长一岁,似乎在责备自己蹉跎岁月,孤灯之下凄凉更甚。

整首诗除了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小佛读不出高适过春节的快乐。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一年的除夕在词人看来很特别,除夕这日也是立春之时,既是宣告一年的结束,又是春天踏出的第一步,于是吴文英便在这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欣然提笔。

上片描写除夕立春日词人所见。姑娘与妇人们把红绸绿纱裁剪成红花绿叶插到头上,与发钗上的金玉相映衬,残冬年末,春天来得如此早,是不愿意放岁月离去吗?她要把春天的希望,给除夕之夜送来。远方的游子已经归来与家人团聚,在欢声笑语与爆竹声中,一直守岁直到来年。

下片写词人的心情。年夜饭桌上,美酒美食,让词人的思绪不自觉地飞到了昔年那令人难忘的除夕夜:一双纤纤玉手将一个黄柑分成两半,词人与女子对坐分吃女子手中的黄柑,眉目传情。至今思来,词人似乎还能闻到女子的香味,看到她的倩影……多想今夜能在梦中与她重逢,不知自己的梦魂会不会迷失在镜湖边的路上。看看镜中的自己,两鬓已经有花白之色,春寒都不能将之销掉,就像那如雨一般落下的梅花,徒增了多少伤悲。

按照习俗,春节不只是除夕夜与大年初一,正儿八经的春节其实是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咱们刚刚读完两首除夕的诗词,这会再读一首与正月十五有关的佳作。

忆秦娥

(小序)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作者刘辰翁,南宋末年官员,他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宋军已经在崖山兵败,他选择了归隐与著书。临安是南宋都城,南宋没有亡国时,临安城的上元节(元宵节)特别热闹,人们通宵作乐,而今刘辰翁去京城的路上,却是那样风雨交加,一片凄凉之景。风雪相同,临安还是那座临安城,可是,在蒙古人统治下却是行人稀少,毫无过节的氛围。

南宋存在一百年,对于历史而言,这一百多年是很短暂的,刘辰翁尝到了王朝兴亡的惨痛。天空中的月亮,还是那亡国之前的月亮,这似乎可以给刘辰翁一丝丝安慰,实际上触发的却是刘辰翁更多的伤悲,就是天上的那个月亮,照着刘辰翁伤心的眼泪,照着刘辰翁花白的头发。

三首春节诗词,三首不一样的情感。

如果觉得《从诗词中看古人如何过春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