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八十年代割麦子 田间吃的“晌午饭” 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八十年代割麦子 田间吃的“晌午饭” 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时间:2023-09-11 22:01:54

相关推荐

八十年代割麦子 田间吃的“晌午饭” 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八十年代割麦子,田间吃的“晌午饭”,你还记得是什么吗?像我们50岁往上的人对那个年代割麦子田间吃“晌午饭”,应该是记忆犹新,我就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下面请大家随着我的故事走近那个年代。

割麦子田间吃“晌午饭”,我们叫“送饭”。

1982年,我们村里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能者多劳,农民们有了自己的责任田,首先一点是干劲足了,人们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同时对自己的责任田都当成了宝贝,想尽各种办法让土地多产粮,这一切都跟过去吃不饱饭有关系。

进入了6月份,大多是过了端午节,漫山遍野的小麦泛着金黄,家家户户都磨好了镰刀,蒸好了一大锅白面馒头,召开家庭会议一商议,第二天早晨太阳还没出来,我们全家人已经到了地头,开始开镰收麦。我们家当时是5个人,父母、二哥、三姐加上我(大哥、大姐、二姐已经结婚分出去了),虽然我只有12岁,但是也分了一把镰刀,到了麦地里,每人负责一个麦垄,俺爹先动手收割,紧接着其他人也随之动镰。

割麦子这个活儿,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可以蹲着割,也可以弯腰割,也可以蹲着、弯腰轮换着割,蹲着割需要腿部有劲,挪动要快。弯腰割需要腰部健壮,弓着腰不变姿势。我力气小,没有耐力,只能蹲一会儿弯一会儿,割不了几步远,就累的腰酸腿疼,浑身大汗。一上午,只有中间稍微休息一会儿,我躺在麦秸上一动不动,俺爹吧嗒吧嗒能抽好几袋烟锅。

到了傍晌天,俺爹对俺妈说:“你走吧,回家做饭送饭来。”俺妈就简单收拾一下,起身回家,剩下我们4人再稍微一歇,然后继续挥镰割麦。

这个时候,我肚子已经开始饿了,“咕噜咕噜”的叫,俺爹对我说:“你也别干了,回家帮你妈送饭来。”我一听赶紧放下镰刀,一溜小跑的回了家,而父亲和哥哥姐姐还继续收割。回家后,俺妈已经在烧火做饭,锅里熥的饭是提前蒸好的大馒头,还有几个咸鸭蛋,锅底煮的是大米稀饭。在另一个锅里,俺妈用肉丝炒了一小盆咸菜,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大棚菜,麦子熟了的季节正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

时间很短,饭菜都做好了,俺妈用把馒头、咸菜、咸鸭蛋和碗筷子盛在篓子里,把大米稀饭盛在泥罐里,我用一根扁担挑着,和俺妈急乎乎的返回了麦地里。

送饭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关于扁担挑饭,在我身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一次,我挑着担子送饭,碰上村里大我四五岁的大船,他也挑着担子送饭,他对我说:“你家的泥罐没有俺家的结实。”我说:“俺家的比你家的结实。”他就说:“咱俩碰碰试试谁的结实。”说完俺俩就碰起了泥罐,结果没碰上三下,俺俩的泥罐都碰碎了,大米汤撒了一地,最后都被父母揍了一顿。

简单的午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挑着担子把饭送到了地头,大声招呼已经远离地头的俺爹、哥姐,他们放下镰刀,拍打几下满是泥土的手,走回地头开始吃饭。有些人家的男主人喝点酒,送饭的时候会给他装点酒,俺爹不喝酒,坐下就先喝几碗米汤,然后再吃饭。我妈蒸的大馒头一个足有2斤重,全家人都已经又累又饿,吃起馒头来几乎就是狼吞虎咽,我三姐一个十五六的小姑娘也能吃上一个大馒头,像我二哥十七八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最能吃,吃两个大馒头还说没吃饱。

一会儿功夫,全家人都吃饱了饭,俺妈把碗筷子、剩饭剩菜都收拾起来,用一块干净的蚊帐布盖好,大家又稍微一休息,又开始了又累又脏又苦的割麦。

这就是我亲身经历的当年收麦在田间吃“晌午饭”的场景,现在的90、00后如果看到我的描述,一定会感觉那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但这的确又是真实的、没带一点水分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使用镰刀收割小麦成为了永远逝去的历史,从小型收割机到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从那个时候的麦收需要半个月,到现在的麦收仅需3天时间,我见证了农村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先进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祖国开革开放4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这一切,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

您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过这样的感慨?欢迎与笔者共同分享那个令人难忘的年代。

如果觉得《八十年代割麦子 田间吃的“晌午饭” 你还记得是什么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