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新时代文明中心试点:看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

新时代文明中心试点:看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

时间:2024-03-14 02:17:30

相关推荐

新时代文明中心试点:看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

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涌现出一批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工作方法,为形成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路径作出了积极探索。中央文明办指出的新时代文明中心试点,其工作方法可供启发和借鉴。

北京海淀:探索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路径

北京市海淀区立足首都站位、对标首善标准、弘扬首创精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城乡区域全覆盖,共建设1个实践中心、29个实践所、648个实践站、100个实践基地、220个友邻志愿驿站,成立1781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标首善标准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定领导挂点“包片”、党组织对口联系指导、绩效考核“七个纳入”等制度。设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30个,统筹调配志愿服务力量。将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探索设立区级文明实践基金会。

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区级建立“2+9+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包括680名志愿者指导员和1000余名文化宣传员,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等9类专业志愿服务队,科技创新等N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培育“红色香山故事”等文明实践宣讲品牌和“永定路上蓝马甲”“为民服务八大员”等志愿服务品牌。

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通过“社区议事厅”等线上线下活动,多渠道征集群众需求。针对高校社区、科技人才社区、回迁社区等不同类型,差异化开展科学理论传播、文明风尚培育等社区志愿服务,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弘扬首创精神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探索科技路径。研发“点单派单”平台,利用VR虚拟现实、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服务群众需求6000余次。

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党校分校等资源调配使用机制,协调辖区社会组织资源向公益活动开放,链家门店设立220家友邻志愿服务驿站,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拓展文明实践资源。

激发创新动力。弘扬奔跑追梦的中关村精神,探索“光合作用室”“文明实践联盟”等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参与,构建文明实践“创新生态雨林”。

广东博罗:推动文明实践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博罗县在试点工作中,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着眼学习传播科学理论和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推动工作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

创造性“建”。按照“先设立再提升、边实践边完善、重在实效”的思路,7月挂靠县慈善总会设立文明实践基金。7月为解决“平台不专、渠道不畅、活力不足”等问题,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文明实践基金会。

多渠道“募”。一是县级保障,由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种子”基金,引导18个镇(街)设立基金分支。二是上级扶持,主要包括上级部门对试点工作、地方特色公益性文化活动等配套扶持资金。三是企业捐助,主要是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爱心捐赠。四是社会募捐,在雷锋月、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面向全社会募捐。

精准化“用”。基金主要用于扶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举办公益创投大赛,精选优质“种子”项目,单独立项、重点培育,推动志愿服务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催生更多文明实践的“繁花盛果”。

规范化“管”。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章程、项目管理办法等,让基金运行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选聘热心公益的退休老干部、爱心企业家、公益领袖、志愿者代表等组建基金理事会、监事会,聘请专职人员负责基金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让基金会实体化、规范化运作。

主要成效

为传播科学理论提供支撑保障。通过基金撬动,拓展形成544个县镇村全覆盖的“中心、所、站、基地、点、户”六级阵地网络。

为文明实践工作提供导向指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惠民便民、邻里守望等领域志愿服务项目。从县镇村分布看,镇村获得基金扶持711万元,占比约63%。基金扶持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村镇为重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

为项目孵化落地提供转化通道。通过基金扶持,孵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07个,合计投入金额631万元。

为基层治理提供平台抓手。以基金为牵引,发挥文明实践统筹协调功能,形成“一网十员”“六治协同”基层治理方式,推进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亮丽之窗”

浙江省诸暨市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坚持用好“枫桥经验”、走好“群众路线”,探索“网上推送讲理论、一村一策破旧习、百姓众筹建基金、文化礼堂主阵地”的文明实践特色路径。

“短视频、云课堂”理论宣讲。开办“一起学习·暨阳微时论”三分钟快讲栏目,每期短视频都被百万网民送上“热搜”。

“民之问、民来答”移风易俗。不搞行政命令,“一村一策”制定婚丧嫁娶操办规章,动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建红白理事会,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时间上门,做实事主思想工作。

“村村有、人人用”实践基金。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捐、乡贤企业爱心捐、村民群众互助捐、结对单位定向捐、移风易俗农户公益捐,村村建立关爱基金,募集资金6266万元.

“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志愿服务。线下将覆盖全域的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文明实践站,“5+X”村级志愿队、20支市级部门志愿队、1000余家公益类社会组织常驻群众身边,老年大学、妇女之家、文艺协会纷纷入驻实践阵地,学员、会员发展成为志愿队员。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诸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贾汪路径”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着力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引领群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一是“四个列入”提高工作站位。确定“文明兴区”发展战略,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列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列入区对镇和部门的高质量发展考核(百分制考核占6分);列入区为民办实事工程,财政投入936万元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列入“四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合理调配资源,增强群众凝聚力和社会动员力。

二是“两张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每年初制定书记清单和项目清单,明确区镇村三级书记工作任务和中心、所、站具体工作项目。镇、村书记每月向中心书面汇报工作推进情况,中心每月对各实践所、站和志愿服务队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排名。

三是“三篇文章”强化统筹整合。加强阵地、资源、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通过统筹设计、示范带动、全面铺开、分类提升,建成城乡“十五分钟文明实践圈”。通过联席会议、结对共建,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参与文明实践,探索建立企业联盟,组织12个镇(街道)与驻徐高校签订共建协议。组建志愿服务大队186支、小分队958支,出台《志愿者礼遇办法》,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

四是“四项机制”促进常态长效。建立健全联络员管理、项目化推进、督查考核、可持续投入四项机制,区财政每年拿出600万元购买社会服务,为每村配备1名专职文明实践联络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广泛征集群众需求,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e平台,对实践所、站和志愿服务队进行信息化、常态化管理。筹建文明实践基金2800万元,用于志愿服务项目扶持、志愿者礼遇、经济薄弱村(社区)活动开展以奖代补等。

五是“两大品牌”增强活动实效。全面推行“十必联”群众工作法,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时,及时上门联系服务。总结马庄乡风文明建设做法,形成十项具体举措,在全区各村(社区)推广,实现“送文明”到“种文明”的转变。

构建文明实践网格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安徽省天长市聚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实施“网格文明实践+”工作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扎根基层、走深走实。

基本做法

整合综治、党建等网格资源,构建文明实践“一张网”,按农村100户、城市社区300户建立1193个网格。面向群众的服务事项,统归市文明实践中心设置的网格管理与考评,做到 “多网合一、一网多用”。

1.重心向网格下沉。一个网格就是一个文明实践点,从退役军人中优选172人担任驻村(居)文明实践“专管员”,负责推动网格文明实践点工作。

2.服务向网格延伸。常态化开展“一刻钟宣讲”“一小时巡演”“爱心一键通”“幸福千秋·守望相助”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将各类志愿服务项目融入网格,每年围绕“讲堂领悟精神”等六大主题开展活动近万场次。

3.力量向网格集聚。党政干部进网格,市委常委带头做网格志愿者,各级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进网格。双向结对进网格,市直单位分别与村居结对、与社会公益组织结对,下沉网格开展学习帮教、生产帮忙、困难帮扶“三帮”服务。服务资源进网格,让公共服务场所与所在网格共享共用,统归中心(所、站)管理和使用。

4.政策向网格倾斜。通过开展网格文明实践示范点创建、落实网格长服务保障、加强专管员绩效考核、建立支持保障机制等有效措施,确保网格做得久、队伍稳得住、活动能持久。

来源:新闻联播、中国文明网、文明惠州、中央文明办一局、诸暨市委宣传部

如来源标注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如果觉得《新时代文明中心试点:看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