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写下也曾因梦送钱财诗句的元稹可曾给被抛弃的崔莺莺烧过一陌纸钱

写下也曾因梦送钱财诗句的元稹可曾给被抛弃的崔莺莺烧过一陌纸钱

时间:2020-11-03 15:03:41

相关推荐

写下也曾因梦送钱财诗句的元稹可曾给被抛弃的崔莺莺烧过一陌纸钱

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沈国舅的贵妾小邹氏在当家大娘子张氏临盆时搞破坏,扣下医生,险些导致张氏难产而死,亏得明兰坐镇张氏才从鬼门关前捡了一条命。张氏的父亲英国公要求沈国舅休了小邹氏,沈国舅念及大邹氏的旧情不肯答应。英国公用一句古诗“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来形容沈国舅对亡妻的感情,但也劝他要认清小邹氏的嘴脸不要一错再错。

英国公引用的这两句诗是唐朝大诗人元稹悼念亡妻所做《遣悲怀》诗三首中第二首里的名句,全诗如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全诗用近乎白话的语句,勾勒出了一个思念亡妻的中年男人形象。他对着亡妻的遗物说我们以前说过的玩笑话,如今都成真了。你穿过的衣物已经遵照你的意思施舍的差不多了,你给我做的针线活我却不忍心打开。时时想着你,每当看到你身边的仆人就会想到你,因此我对他们很好,有时候夜里会梦到你,我就到你坟前烧些纸钱。我知道生离死别人人都会有,但是我们从贫贱时候开始夫妻恩爱,中途你却死去,让我倍加伤心呀。

元稹的诗写得声情并茂,让人感觉到他对亡妻的真实感情。但是,元稹也是一个风流情种,在他的一生中与多个才女有风流韵事。他初娶韦氏,也就是上文悼亡诗的女主角,在和韦氏结合之前,他曾在山西蒲州的普救寺里和一个女孩有一段风流韵事,但后来为了功名放弃了这段感情。后来,他还是思念这个女孩,为此他写下了唐传奇里的名篇《莺莺传》,记录了他在二十一、二岁之时和这个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莺莺传》即后世之《西厢记》的原型,元稹在写作时托名张生与崔氏之情爱,并说自己知道后也接着张生做了三十韵《会真诗》,但普遍的说法是张生即使元稹之化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莺莺传》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 陈寅恪、岑仲勉等名家也认为:“《莺莺传》为微之自叙之作,其所谓张生即微之之化名”,微之是元稹的字。

事情发生在元稹守选期间,元稹在16岁的时候就应试,参加了明经科的考试并得中,获得了出仕的资格,也就是获得了官员身份,但是并没有授予实际职务。

唐代的文官选拔过程分为两步:考试与铨选。考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科举考试,其目的在于选拔具备文官资格的人;而文官铨选则是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让具备文官资格的人竞争上岗。

守选制度是唐代发明的一种特殊的选官制度,为了避免出现岗位少而应者众多的情况,以及只注重考生成绩但对人品等知之甚少的现象,出现了守选制度。主要就是在考生科举考试考中以后,有一段观察期成为守选,到了年限以后再参加吏部的铨选,授予职位。为了避免候选人无限期地守选,官员守选任职必须遵循资历一步一步逐级提升,不能逾越,只要不犯法,守选年限一到,通过吏部的考核后都能有官做。守选的年限根据不同的科举科目和官职的大小轻重而有所差别,最长,最短1年。在此期间他们具备官员身份,但没有任何职务,就像今天说的具备干部身份,但没有具体职务,等待分配是一样的道理。

元稹参加的是明经科的考试,守选期长一些,大约7年。因此,元稹接下来就真能是等待了,在等待期间他读了很多书,古人有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说法,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大多会游历四方增加自己的见识,并寻师访友。元稹也曾近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远游,在他大约二十一岁的时候游历到了山西的蒲城。此时的元稹虽然已经二十出头,但在感觉问题上还像一个毛头小子一样,没有什么经验。年少的元稹和今天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在谈恋爱的时候只想遇到一个大美女,他说:“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等于向众人宣布:我是真的喜欢大美女,却总也没让我遇上。

但蒲州之行真的让元稹遇到了一个美女,他就是崔莺莺。而见到崔莺莺也不容易,这一年蒲州一带的最高军事长官死了,新长官是一个没有带过兵的人,于是下面的士兵趁机生乱,崔家财产、奴仆众多很容易成为抢掠对象,元稹因为和蒲州的将领有交情,就托他们求官吏保护崔家,因此崔家没遭到兵灾。在救了家之后才得见莺莺真容:

久之乃至,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元稹顿有一见钟情的感觉,于是想方设法接近莺莺却没有成功,最后只好通过莺莺的婢女红娘牵线,最终和莺莺得配和谐。这样二人缠绵几个月后,元稹的守选期也快到了,他要到吏部应选。

元稹到吏部参加选拔考试未中,没有获得官职,滞留京师,准备明年再考,期间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是元稹也意识到,只有认真准备吏部的考试才能出来做官,才能为自己的母亲争一口气,因为他和他的母亲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于是元稹痛下决心,和崔莺莺断绝了来往,并和朋友说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还搬出商纣,周幽王亡国的例子,证明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此后元稹一心考试,终于在第二年的吏部铨选中通过考试,获得官职秘书省教书郎。

此后元稹和莺莺各自娶妻或嫁人,元稹娶妻当时的京兆尹韦夏卿幼女韦丛为妻,夫妻恩爱。元稹后来或许又去找过莺莺想续续旧情,但莺莺并没有见他,而是写了诗:

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一句话: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过去!见元稹不走又写了一首诗:

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同样一句话可以概括:抛弃了我还来看我干什么呢,把我们当初对彼此的好都用来珍惜眼前人吧。

很多人据此认为元稹是一个始乱终弃的人,但是在如果我们站在元稹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他因为流连温柔乡中,在吏部铨选中落榜,此时此刻他首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刻苦读书通过吏部的考试。元稹出身贵族家庭,祖上是北魏皇族,但到他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母子们几乎是被扫地出门的,寄居在舅舅家。因此,元稹现在首要做的就是出来做官,获得俸禄,供养母亲,当然这些都要通过吏部考试才能实现。

我们都上过高中经历过高考,知道高考的残酷,也见识过有多少对鸳鸯被老师拆散,可是后来又有多少人记恨老师呢?因为老师是在帮大家,用老师的话说就是首要是考上大学,然后怎么办都好说。元稹是无师自通,自己给自己斩断了桎梏,用励志的话说就是浪子回头。当然这与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后世根据《莺莺传》改编的《西厢记》,也去掉了始乱终弃的情节,改成了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大团圆结局。

有些人还把元稹看作渣男,除了抛弃崔莺莺外,还有就是在老婆死后马上就换新人,韦丛死后娶妾安仙嫔,安死后又娶裴淑,其实这也不怪元稹,古人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元稹将近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此前生的孩子几乎全部夭折,只有一个女儿存活。在他五十三岁去世时,裴淑给她生的儿子才四岁。

当然像元稹这样感情丰富的人,是不可能不记起莺莺的。在后来他三十多岁被外放为官途中,经过一处驿站,在和当年普救寺格局类似的建筑里他想起普救寺的春天里和莺莺的邂逅,于是他写下了一首思念莺莺的诗: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那在元稹梦到崔莺莺时有没有给她烧伤一陌纸钱呢?一陌纸钱就是一百张纸钱,也泛指一串纸钱,并不贵,元稹当然不会破费太多。但是根据《莺莺传》的情节,崔莺莺要比元稹小六岁,谁走在前面还不好说呢,元稹总不会给活人烧纸钱吧!

当然,元稹最有名的诗句就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虽是悼念亡妻之作,但是在他心里崔莺莺是不是也曾经是沧海,曾经是那片云呢,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参考文献:

《莺莺传》

《元稹年谱新编》

《唐会要》

《全唐诗》

如果觉得《写下也曾因梦送钱财诗句的元稹可曾给被抛弃的崔莺莺烧过一陌纸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