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最“丑”书法作品获特等奖 书法创新到底是艺术品还是皇帝的新衣

最“丑”书法作品获特等奖 书法创新到底是艺术品还是皇帝的新衣

时间:2018-11-15 22:31:38

相关推荐

最“丑”书法作品获特等奖 书法创新到底是艺术品还是皇帝的新衣

最近被一副书法作品“刷屏”了,它就是“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双年展中的特等奖作品。从来不关心书法的众多网友都纷纷站出来质问,这种犹如儿童般的作品,居然获得了特等奖,它究竟好在哪里?

而官方的回复是,这幅作品好就好在返璞归真,以“拙”藏真,最难能可贵的是“创新”。

不过说起来,最近书法界对“创新”这个哏确实挺看重的,“丑书、吼书、射墨”、重笔书法、人体书法等层出不穷,屡屡获得非常高的关注,甚至还拍卖出天价。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把书法写正确都不太容易,要怎么理解和接受那些东倒西歪的字呢?写得那么丑,居然能上拍,它真的有价值吗?“江湖书法”或“丑书”天生就容易被炒作,容易成为话题,书法界的这些杂耍、卖丑式作品,到底是“学术创新”,还是“皇帝的新衣”呢?

特等奖作品引起的社会两极评价

该特等奖一出,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广大网友纷纷表示欣赏不来,并拿出学前班儿童的作品来做比较,别说,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而书法界给出的观点,都被网友们一一驳斥,而且说的有模有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派都各持什么观点。

书法界观点这幅作品确实是中书协的专家们评选出来的,对于网友的质疑,书法界的朋友都普遍表示赞同专家的观点,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功力深厚。作者不光魏碑的书法功力深厚,还融入了其它书法的精髓(各说不一,有说行书的,又说篆书的,还有说隶书的),特别是有几个偏旁部首可以看出是魏碑,基本功扎实。

2.看似随意,实则用心。每一个看似飘离的字,都跟上下左右相衔接,粗细笔画也非常用心考究,在魏碑的雄厚和随意间找到了最好的结合点,行散意不散,笔法融合好,取法高古。

3.以“拙”藏真。仿古不古,似拙非拙,看似拙扑的古书,实则用心良苦。书法学习之「由生入熟、熟而生巧、由熟返生」,即所谓大道至简。其名「孩儿体」正是书家返璞归真的表现,亦是书家抱残守拙的顿悟。

4.创新。整个布局打破传统方式,起承转合和大小比例分配上,都蕴藏着一种意境(各说不一,有说天趣的、有说返璞回真的、有说拙意的),总之符合了书协要求“创新”的标准。

以上就是书法界的几个主流观点,当然了还有其它说法,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老百姓观点下面再说群众的普遍观点。

老百姓对这些书法家的说法可并不买账,并一一驳斥其观点。主流观点大致如下:

1.既然是魏碑,就要有魏碑的样子,现在几乎无法分辨是魏碑了,而且魏碑应为是刻在石头上才流传于世的,所以“雄厚”才是魏碑的主基调,但这幅作品明显过去轻薄,没有魏碑的感觉了。

2.按照历史划分,先有隶书,才有的魏碑,魏碑过后是楷书,按照这个历史逻辑,魏碑应该是越写越工整才对,而不是越写越乱。

3.这幅作品有“误人子弟”的嫌疑,那些刻在碑文上的魏碑哪个不是笔力雄浑,清晰可辩,才引得后人纷纷效仿,这幅作品如果流传于世,是要让后世子孙也来学习这“涂鸦”书法吗?

4.既然是以拙归真,那这种刻意的拙,远比不上学前班儿童的那种天真烂漫的真拙,而且跟学前班儿童的作品相似度极高,既然如此,那何必要你写,随便拉个小朋友出来就可以写的很好。

5.以“丑”为美。网友们找个几个丑女的照片出来,然后把大师们对这幅字的评价批上去,居然毫无违和感!

总之就是广大群众对书法界的说法并不买账,不管他们说什么,都有人站出来反驳,直呼书法这门艺术已经进入了歧途。

是老百姓眼“拙”。还是书法界被整体带偏了

自古有句老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和艺术没有衡量标准,只能以资格、资历来说话。谁的资格高、年纪大,谁才有评判的资格。

书法自然也是没有硬性评价指标的,这些大赛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老资格的艺术家说了算,你想反驳他,你也没有依据。

但书法界最近的做法,也确实让人看不懂,以“创新”为最高标准,这已经圈内不争的事实。

圈内人都知道,要在书法界出头,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不能是临摹,必须是创新,自己独有的一套,才有可能出人头地,或者拿奖。

于是乎各种书法界的“创新”就出来了,“丑书、吼书、射墨、重笔、反手”等闻所未闻的新鲜套路层出不穷,而且这些作者都是书法界重量级的人物,甚至还举办了新书法专题的拍卖会,一副什么都看不懂用针管射出来的墨宝被拍卖到十余万。

如果把这些创新用现代网友的观点来评价的话,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丑”,给大家感受下。

其实这是整个书法界的通病,以创新为荣,当然老百姓看不懂了。

当群众有所质疑的时候,其实他们是不屑一顾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不必跟这些门外汉过多争辩,“夏虫不可语冰”,不与他们一般见识。

高书不入眼,入俗眼者定非高书。但凡是广大群众叫好的作品,必定不是好作品,层次底下,缺乏内涵,书法的高深境界就是“不入眼”,而这,早已是书法圈的共识。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老百姓眼拙呢,还是书法界被整体带偏了?

难道真的就没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吗?

以目前书法界的主流思维来看,好作品一定是“不入眼”的,那是否有“叫好又叫座”的好作品呢?能够获得书法界以及老百姓的同时认可呢?

还真有,而且不少。不过都有个共同特征——作者已去世,或者说是古人。

古诗词或书法流传千古,并且获得群众和专家一致认可的,不在少数,为了避免引起争端,这里就不举例了。

现在活着的人里,书法写的获得老百姓认可的,大多被专家们抨击,比如以前很流行的“庞中华硬笔书法”、“田某楷书”等等,只要在社会普遍流传的书法,基本没有善终。

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何文艺界大多如此,或许是大师的作品需要慢慢品磨,没有个几百年的时间无法消化吧。

百花齐放才是文艺复兴的前夜

虽说最近的“丑书”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但有一个好的现象就是目前书法界确实在探求、在求索,他们也在探寻书法的真谛。

在人民温饱得到满足后,人民对艺术的渴求越来越高,书法界的创新也层出不穷,这毕竟是一个好现象。

文艺要走向复兴,百花齐放才是前奏,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大浪淘沙,留下精品流传于世。或许其中99%都会被淘汰,但这时一个求索的过程,经历过一番苦痛挣扎以后,最终还是会回到正轨。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也是必由之路。

可以看得出,这时文艺复兴的前夜,虽然黑暗,但光明就在不远处。

这次魏碑大赛的“丑书”现象是个好现象,一方面给书法界提高警觉,到底是走错路了还是要继续坚持,不要搞的像“传统武术”那样被批的内裤都保不住,彻底曝光传武的虚假本质,让他们认清健身武术与竞技格斗的最终区别,从而回归正轨。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中书法界还是比较团结的,一致认可这是好作品,也有很多人站出来给老百姓普及书法知识,以及如何鉴赏书法作品,这对提高国民素质也是有益的促进。

丑书到底是“学术创新”还是“皇帝的新衣”,自己看不见还沾沾自喜,或者是群众眼拙,无法参透其中玄机,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

#魏碑书法#

如果觉得《最“丑”书法作品获特等奖 书法创新到底是艺术品还是皇帝的新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