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出自《诗经》 它的原意到底是什么?

“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出自《诗经》 它的原意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0-08-18 00:55:53

相关推荐

“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出自《诗经》 它的原意到底是什么?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一个有悖常理的成语,现实生活中的“一天”,是不可能和“三季”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更不能划上“等号”。

然而,这个成语不仅自古流传了下来,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热恋中的人来说,他们更会觉得,这是对离人心理时间的最佳描述。因此“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成了恋人之间最动听、最浪漫的情话。

不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本意,真的是恋人之间的情话吗?古今文人对此有过不少的争论。这一切要从其出处说起。成语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在诗歌中的原话是: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其实,《采葛》诗文篇章短小,没有生僻字词,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完全可翻译成一句话:采葛,采萧,采艾,一天看不到,就好像过了很长时间。

也正是因为诗歌篇幅短小,又没有交代本事,所以想要深入其了解诗旨,就变得非常困难了,古今读者们对《采葛》的阐释时也就因人而异,众说纷纭了。

惧谗说

《毛诗序》是汉代学者为《诗经》所作的序,它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序》在评论《采葛》时就说:

“《采葛》,惧谗也,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

《毛诗序》认为《采葛》是一首“惧谗诗”,后世郑玄、孔颖达等学者多沿用这一说法,同时还进行了补充说明。

这种说法认为,诗歌《采葛》产生于“周桓王”时期,当时政事不明,周天子与诸侯国交恶,结果权威尽失,不仅君臣无大小,还有人经常会向天子进谗言。

因此诗歌可以解释为:天子让臣子去采葛,结果臣子担心一天见不到天子,就会有人向其进献谗言,更担心因为这些谗言,让君臣之间有“三年不见”的疏远之感。

淫奔说

在“惧谗说”看来,“彼采葛兮”、“彼采萧兮”等句,应该是诗歌的起兴句,可能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为了引出后面的句子,但这种理解却有牵强附会之感,遭到了后世不少的反驳。

宋代朱熹就认为“彼采葛兮”等句,不是“兴”而是“赋”,是实实在在的在写“采葛,采萧”。他在《诗集传》中就说:

“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絺綌”是指葛布衣服,而采葛是用来制作衣服的,下文的采萧采艾,也有一定的实际用途。故而朱熹就认为,这是一首“淫奔者”借情人的采葛行为,表达思念的诗歌。

虽然这种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明显带有“礼教”观念,存在一定的偏见。

怀友说

把《采葛》当成是一首怀友诗的学者不在少数,清代研究《诗经》的大家姚际恒、方玉润等,都认为这是一首怀友忆远的诗歌。

在“怀友说”中,认为“彼采葛兮”等句并没有太多的含义,只是为了诗歌的“协韵”而作。葛和月,萧和秋,艾和岁符合一定的韵律,巧合的是,葛正好采于三月,萧采于三秋,艾需要三年才能采之治病。

可能是诗人看到了这些东西后,才睹物思人想起了远行的朋友。

恋歌说

在闻一多的《风诗类钞》中,有很多解读《诗经》的新观点,对现今人们读诗影响非常大,书中评点《采葛》,就将其看作是“恋歌诗”,这种观点得到了广大现代学者们的认同。

在“恋歌说”中,多认为“彼采葛兮”等句是“比”,就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等句一样,用“采荇菜”比喻“寤寐求之”,用“采葛”行为,比喻追求恋人的行为。

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也巧妙地表达了当事人内心对恋人的思念,以及希望见到对方的急切心情。

其实,现代很多人在读《采葛》时,往往会直接将其当成一首情诗去读,全诗虽没有任何风花雪月的内容,也没有一句恩爱的呓语,但却能引起每一位读者的情感共鸣,正如学者们评论的那样:“采葛,妙在语言悖理。”

你觉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原意是什么呢?

如果觉得《“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出自《诗经》 它的原意到底是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