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唐朝诗坛浪子杜牧《张好好诗》 既是好诗又是他唯一的传世名帖

唐朝诗坛浪子杜牧《张好好诗》 既是好诗又是他唯一的传世名帖

时间:2019-03-17 16:07:34

相关推荐

唐朝诗坛浪子杜牧《张好好诗》 既是好诗又是他唯一的传世名帖

文段宏刚

说起晚唐大诗人杜牧(803年——852年),人们首先会想到他是诗坛有名的浪子,不但个性风流倜傥,浪漫多情,而且文学才华相当突出。在文学创作上,他诗,赋,散文样样精通,尤其在诗歌领域的成就最大,诗风自成一体,跟同时代大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遥相呼应他们的前辈李白和杜甫。

实际上,杜牧的家境非常显赫,他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有资本过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的爷爷杜佑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又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在朝廷的口碑极好。他的父亲杜从郁官至左补阙,为七品上官职。

到了杜牧手里,他没有给先祖丢脸,先后在朝廷做校书郎,以及几个地方的刺史。校书郎类似于国家级史书的总编,刺史是各州最高行政长官,官位都不算小。

封建社会的有钱人,实际上跟现代人一样,白天都是忙着工作和挣钱,晚上则约上几个好友去娱乐场所潇洒潇洒,放松放松,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杜牧偏偏是一个喜欢夜生活的人,因此,他的许多诗歌中涉及到了夜生活,以及跟风尘女子打情骂俏的描述。

尤其是他在江南一带任职的那,是他生活最潇洒的。到晚年,他竟然悔恨起这段岁月,发出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感叹。

杜牧的五言长诗《张好好诗》,同样是给一名风尘女子所作,她的名字叫作“张好好”。这首诗作于835年秋季的洛阳,全诗近300字,篇幅够长,从侧面也体现了张好好在杜牧心里确实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张好好诗》既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抒情诗,又因为是杜牧用毛笔一气呵成写出来的,因此,此诗还是一幅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也是杜牧传世的唯一的书法作品。

洛阳是大唐王朝的东都,杜牧此时正好在洛阳任“东都监察御史”一职。835年秋季某天中午,他在洛阳街头闲逛,突然偶遇了昔日的相好张好好,他们有7年未曾见面了,这一偶遇,让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当杜牧倾听完张好好不幸的遭遇后,感慨万千,悔恨交加,怜香惜玉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家里,他略一沉思,就抓起毛笔写下了这首五言长诗,然后赠给了张好好。

杜牧在江西有一个世交,名叫“沈传师”,此人任江西观察使,又是杜牧的粉丝,对杜牧的诗歌喜欢的不得了。当杜牧在828年考中进士,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时,沈传师立马把杜牧邀请过来,并安排杜牧做江西团练巡官一职。

沈家有一名歌姬,名叫张好好,不但歌声如天籁,容貌更是闭月羞花,杜牧每次到沈家做客,都要点名让张好好唱歌助兴。一来二去,两人越来越熟悉,逐渐互生爱慕之情。

然而,沈家主人对张好好也相当喜欢,很快就纳她为妾。杜牧想把张好好发展成情人的念想最终没有落成,但在心里,他依然对她念念不忘。

在后来,沈家家道中落,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张好好不得不离开沈家自谋生路,从江西漂泊到东都洛阳,成为一名卖酒女。

老天似乎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竟让他们在洛阳街头相遇了,弄巧成拙的是,却让这件诗歌与书法合二为一的艺术臻品,应时诞生了。

杜牧虽然不是书法家,但这幅书法写得相当出彩,书法线条收放自如,既有厚实苍劲的枯笔,又有饱满凝重的渴笔,流露出很强的节奏感,整体气韵延绵不绝。并且,字与字,列与列之间的布局疏密有致,结构和章法上非常合理。可以看出,杜牧写这首诗时是非常用心的。

当然,除过很用心,以及情感饱满外,杜牧书法的童子功也是促成这件书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代的读书人,写字、作诗都离不开毛笔,自小就研究毛笔的书写性能,对书法基本功的培养有显而易见的作用,他们最终都能达到熟能生巧的自由书写境地。

《张好好诗》全文如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晴江连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暎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下无袖,一声离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之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小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尊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期相如。聘之碧玉佩,载以紫云车。洞闲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阳重相见,绰绰为当炉。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偶。

如果觉得《唐朝诗坛浪子杜牧《张好好诗》 既是好诗又是他唯一的传世名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