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唐代高僧文益写一首禅诗《拥撬对花丛》 李煜没读懂 所以忧愁伴随了他半生

唐代高僧文益写一首禅诗《拥撬对花丛》 李煜没读懂 所以忧愁伴随了他半生

时间:2019-02-05 20:34:14

相关推荐

唐代高僧文益写一首禅诗《拥撬对花丛》 李煜没读懂 所以忧愁伴随了他半生

唐代不但是诗歌大繁荣的时代,也是佛法大发展的时代,仅就唐代高僧而言,除了众所周知的去往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东渡日本传教的鉴真法师外,还有在科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一行法师,禅宗南宗创始人慧能法师,华严宗的创始人华严老祖……至于能够以诗释禅、写禅诗、释佛理的僧人就更多了:神秀、惠能、黄蘗、齐己、皎然、贯休……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晚唐五代僧人,禅宗五家七派之法眼宗的开山祖师文益所写的一首禅诗。

拥毳对芳丛

看牡丹

唐文益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这首诗大意是:穿着毛织的僧衣,面对芳香四溢的花丛,这中间的情趣从来就和世俗不同。头发到今天已经斑白,花儿还是像去年一样红。然而,花朵的妖艳和早晨的露水一样,转瞬即逝。花香的浓郁追逐着晚风,四处飘散。何必非要等到枝零叶落,然后才知道空的道理呢?

由来趣不同

与众多禅诗相同,这首诗也在阐述“空”的概念。空是佛教的概念,我们这里不去探讨佛教中的“空”,诗人也没有用佛教观点来阐释“空”,只是通过眼前之物,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世间万物终将成空,结局早已经注定,不要等到一切皆成空的时候再去感叹悲伤。

这首诗的创作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禅宗语录《五灯会元》记载,文益禅师与南唐中主李璟一齐观赏牡丹花,李璟请文益禅师作诗,文益禅师写下这首五言律诗。李璟读完这首诗,顿悟了空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南唐灭国,文益禅师已经预料到了。相信李璟也应该有所预料。但是,李璟是否悟到了空的意义,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接受南唐灭国打击的是他的儿子李煜。想来李煜没有读过这首诗,或者读了但没有悟道,否则他也不会在灭国后还有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之愁。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发从今日白

首联“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穿着毛织的僧衣,面对芳香四溢的花丛,这中间的情趣从来就和世俗不同。毳(cuì),鸟兽的细毛,指上有轻柔细毛的僧袍。首联指出僧人与世俗之人观赏花的情趣是完全不同的。面对于盛开的花丛,作者的意趣和看法与世俗之人不同。世俗之人面对万紫千红的花丛,可能会为之陶醉,为花开而欣喜,花落而伤悲。而对于“拥毳”之人而言,花开花落只不过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花开不喜,花落不悲,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花是去年红

颔联“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人每天都在老去,头发渐渐变白,但今年的牡丹花还是和去年的一样红。在一年一度的春暖花开之时,花依旧,人已老,不禁让人心生感慨。第二联以白发对比红花。生老病死,花开花落,这都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无人能够改变,所以要以平常心待之。颈联“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然而,即使如去年一样鲜艳的花朵,它的妖艳也正如早晨的露水一样,转瞬即逝;浓郁的花香追逐着晚风,正在四处飘散。“朝”与“晚”的时间差,点明了禅师对生命无常的感悟。牡丹虽然“艳冶”和“馨香”,好比是人生的富贵光鲜,但“朝”“晚”还是要凋落的。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尾联“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这一联点明主旨,有花开就有花落,有青春就有暮年,既然这一切已经注定,何必非要等到枝零叶落,日暮西山,然后才知道空的道理呢。在花开的时候已经预见到花落时节,因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心无挂碍,故无喜亦无悲,得自在心。

这首诗以“今日白”和“去年红”、“随朝露”和“逐晚风”的对比,来说明自然万物的流转与宇宙人生的无常,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结果都是已经注定的,不要自寻烦恼。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作为禅理诗来说,这首诗内容很浅显,但是,世俗之人很少能够参透,所以,红尘之中总充满着悲伤、疾病、困苦、烦恼、忧愁……李煜没参透这首诗,所以半生不幸。如果世人都能参透其中道理,也许世间就不会有烦恼了,是不是?关于这首诗,你是怎么理解的,欢迎讨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唐代高僧文益写一首禅诗《拥撬对花丛》 李煜没读懂 所以忧愁伴随了他半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