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讲故事 传家风|家风故事汇(七)

讲故事 传家风|家风故事汇(七)

时间:2022-10-29 21:06:50

相关推荐

讲故事 传家风|家风故事汇(七)

门第高不可恃

柳玭(? ~895年)出自名门望族,做过南书右丞、御史大夫。祖父柳公绰,官至兵部尚书。父亲柳仲郢,当过节度使、刑部尚书,也是国家的栋梁。哥哥柳壁官至帕林学士、读汉大夫。柳家世代为官。祖母韩氏出身贵族。这样的人家,这样的子弟,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可柳玭却常常忧虑柳家家运是否能有长久,还写了《柳氏家训》警喻子孙。

《柳氏家训》开篇便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夫门地高者,可畏不可恃。”这句话的意思是生于高门显姓的子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敬畏之心,千万不可倚仗自己的出身肆意妄为。为什么门第高可畏不可恃呢?因为门第越高,则是非越多,树大招风,在修身及培养德行方面,如果有一事出错,则罪过要重于他人。“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之所嫉。”即便自己有真才实学,他人也未必相信,即便相信也心怀嫉妒;而只要稍有不慎,出现一点小瑕疵,则“十手争指矣”。因此,世家子弟“修已不得不悬,为学不得不坚”。柳玼在这里提出这两条要求,就是要让柳家子弟必须在修身和做学问上下功夫,不可偏废其一。总之,想要世代依靠门第是行不通的,自己必须有真才实学和能力。

柳玭又具体指出了可致使家道败落的五大过失:第一,只贪图自身享乐,不注重静心自持。倘若于自身有利,则完全不管他人的非议。第二,不能精通儒家的学术精要,不懂得古人提倡的道德义理,对经书一无所知而又恬不知耻,谈论时政时观点幼稚,为人所笑;自身所知无几,又嫉妒别人的学识丰富。第三,厌恶比自己优秀的人,喜欢对自己阿谀逢迎的人。听到谁家传来了好事便心生不快,听到别人的坏事则大肆宣扬。第四,性格懒散,终日游荡,无所事事,过分贪杯嗜酒,以终日豪饮为雅事,以辛勤劳作为邮俗。第五,汲汲于功名,巴结权贵。靠山山倒,靠水水干,只有自己的真本事,才是真正靠得住的。这已为千百年的柳氏后人奉为真理,传为家风。

姚崇的遗嘱

在唐代,姚崇(651~7)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不仅做官做到宰相,还是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的宰相,算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他的3个儿子,个个都做到刺史一级的职务,曾侄孙姚合、5世孙姚勖也都考上了进士,不论是学问,还是政绩,口碑都不错。这样一个兴盛了近百年的家族有着怎样一种家风呢?好在,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姚崇的《遗令诫子孙文》,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纵观全文,其实无外乎以下几条:

一是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姚崇以不少功成身退的古人为例,越是尊荣恩宠,越是加官晋爵,他越害怕,越忧虑。懂得功成身退,得懂得适可而止,尤其要懂得德不配位,灾祸必至。姚崇告诫子孙,自古至今,德行薄而权力重,这样的人能安享高寿,能无病无灾的,还从来没有过。

二要预为定分,以免纷争。姚崇说,他见到太多的达官贵人,身死之后,子孙为了争夺家产,闹得形同路人。所以还是在年老后先把分家的事做好,免得后人为财产争吵不休,才是比较明智的。

三是薄丧,不做佛事。唐代佛教盛行,死后大办丧事时,往往要花费大量钱财在佛事上。姚崇却明确告诉子孙,他死后不得厚葬,就用他平时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一套足矣,更不要花钱办佛事。姚崇还说,希望子孙以后,也这么来办丧事。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讲故事 传家风|家风故事汇(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