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文冠果的历史

文冠果的历史

时间:2020-03-01 00:57:19

相关推荐

文冠果的历史

土专家

文冠果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早在12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认识文冠果。明代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撰《长安客话》载“文官果肉旋如螺,实初成甘香,久则微苦。昔唐德宗(公元780年~805年在位)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这就是“文官果”之名的来历。

后来,文官都按照文冠果开花的次序穿袍,以此区分官阶的大小。宋高宗(公元1127年)时,胡仔篡集的《笤奚渔隐丛》后集,卷第三十五记载:上痒录云“贡士举院,其地栖广勇故营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故名文冠花。花枯经年,及更为举院,花再生。今栏槛当庭,尤为茂盛。”由此得知,文冠果在宋朝时叫文冠花,当时的文官,首穿白袍,次着绿袍,再穿红袍,最大的官才穿紫袍。

文冠果象征着官运亨通。在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们,在应试完等待发榜时,考生们就会涌到京城西山八大处的四处大悲寺两棵文冠果下,借着“文官果”的喻意,在这树下吟诗作画,并祈求文官果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山东莱芜刘庄曾经有一棵古文冠果树,传说是清代的一个县老爷从北方带来的。县老爷认为,文冠果有保佑文官官运长久的作用。

民间流传:“闻到文官果,当官不用悉:摸到文官果,升官在眼前:吃到文官果,当官一辈子”。在晋北,文冠果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当地人取其谐音,称之为“文官果”。农户喜欢把文冠果栽在土窑洞的脑畔上,成熟的文冠果落下来,他们会说:“文曲星降临了”,“文官入院了”。

明代,陈吴子又名扶摇,另署西湖花隐翁着《花镜》载:“文冠果产于北地,树高丈余,皮粗多砢,木理甚细,叶似榆而尖长,周围锯齿纹深,春开小白花成穗,每瓣中微凹,有细红筋贯之,子大如指顶,去皮而食其仁甚清美。如每日常浇或雨水多,则实成者多,若遇旱年,则实秕,小而无成矣。”

又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文冠果生郑州南荒野间,陕西人呼为崖木瓜,树高丈余,叶似榆叶而狭小,又似茱萸叶亦细长。花开仿佛似藤花而色白,穗长四至五寸。结实状似枳谷而三瓣,中有子二十余颗,如皂角子。子中瓤如栗子,叶微淡,又似米面,叶甘可食。其花叶甜,其叶味苦,救饥采花炸熟,油盐调食;或采叶炸熟,水浸淘去苦叶,亦用油盐调食;及摘实取子煮熟食,玄扈先生嗜过子本嘉果,花甚至多可食。”

明代陈溴子着《群芳花镜全书》的秘传镜卷三除了对文冠果有与上述相似的记载外,对果实形态及内部构造也作了详细的描述:“蒂下有小青托,落花结实大者如拳,实中无隔,间以白膜,仁与马槟榔无二,裹以白软皮,大如指顶,去皮而食味甚清美。”

清代,清圣祖(康熙)敕撰《广群芳谱》卷六十七将上述各点进一步综合述之。

近代民国年间,贾祖璋、贾祖珊于1937年着《中国植物图鉴》,将文冠果归为救荒本草类,用现代语言和观念对文冠果进行了详细描述。

文冠果树龄长达2000年,比胡杨还要长1000年,千年的古树依然花繁叶茂,硕果累累。文冠果古树往往出现在古寺庙里,被许多地方的老百姓敬拜为神树。陕西省合阳县黄甫庄镇河西坡村,生长着一棵1700年的文冠果树,被称为中国文冠果王。树高12米、胸围6.13米、冠幅140平方米,历经千百年风雨,仍春华秋实、生机盎然,被村民视为福树官树,无论童叟妇孺,无人动一枝一花。

杨凌金山农业科技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联合成功选育出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文冠1号” ,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文冠果“文冠1号”新品种获得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文冠果1号优良品种挂果早而达丰产期时间短,比普通种苗丰产期可提前3-4年,产量高,产量也接近翻番。含油率高等特征,普通品种难以与其相比。

编辑于 -09-10 ·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

如果觉得《文冠果的历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