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UC头条:张仲景留下的化痰方! 五味药 让痰湿从哪来 回哪去

UC头条:张仲景留下的化痰方! 五味药 让痰湿从哪来 回哪去

时间:2020-09-17 01:52:12

相关推荐

UC头条:张仲景留下的化痰方! 五味药  让痰湿从哪来  回哪去

本文理论依据:《仲景方药古今应用》、《医方临证指南》、《临床仲景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说,中医算什么?既没有大样本的调查统计,也没有精确的成分分析,就靠那些普通人看不到的理论来胡乱操作,早该淘汰了!

我想说,中医也是医学,是独立西方思维习惯的医学,是用另一种理论来解读生命、疾病的科学体系。 它好不好用,早就被实践无数次证明。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那是我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老师接待了一个患者。他当时年67岁,咳嗽,痰多,诊断其为慢性支气管炎。该患40多岁的时候就有气管炎,一直到今天,20多年了,用药无数,逐渐竟也练就了“百药不侵”之体,医家之前用了好多办法,虽然效果也有,但不算理想。无奈之下,他求治中医。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我记得,那是一个冬天,这个患者进来以后,随身携带一个大的塑料袋。他没说几句话,就咳嗽一阵,然后把咳出的白痰用手纸清理好,放入塑料袋内。我们仔细看,发现他脉滑、舌苔也白滑,而且胸闷。

这个患者当时表示,别给我开西药,也别开带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因为所有这些,对他效果都不好。他就是希望能喝点汤药。毕竟,这是他没有尝试过的办法,或许还会有转机。

我老师看了看他,遣方:

茯苓12克,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结果,此患一剂之后咳嗽大减,两剂之后痰多症状改善,把装手纸的塑料袋扔掉了,敢平躺。三剂之后,顿觉呼吸畅快。

这患者后来还要送锦旗。我老师笑着说:“如果为这个还要送锦旗,那锦旗也太不值钱了。算了吧”。

我老师的意思是,这点操作,对于熟悉中医药、爱好中医药的人来说,实在是稀松平常,没什么好炫耀的。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属于寒饮咳嗽。说白了,他肺里面有寒痰。你看,他舌苔白滑,脉也滑,这就是有寒痰的表现。滑苔滑脉,这都是有痰湿。舌苔发白,就说明没热象,偏寒。另外,他痰色是白的,量是大的,这也说明是痰湿蕴肺,无热象。寒痰蕴肺,阻滞气机,所以咳嗽、胸闷。整个人乏力、说话声音低微,平素容易外感,这说明脾肺气虚。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温化寒痰。怎么实现目的啊?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温肺,一个是温脾。

为什么?肺主输布津液。如果肺气受寒邪侵袭,则输布津液失常,津聚成痰。脾乃运化之枢,脾失健运,则运化失常,所以形成痰湿。这就是痰湿的来历。中医就从来历入手,采取温脾肺的办法。上方,干姜和细辛都是温脾肺、化痰饮的,茯苓化湿健脾,杜绝生痰之源。患者久咳,肺气已虚,而且干姜和细辛性味辛散,更易伤肺,所以用五味子敛肺止咳,加以制衡。

其实,这个小配伍,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面记载的经方。只要是学习过中医、爱好中医的人,几乎都知道。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我把这个写出来,目的有三。

一,我想告诉大家,关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古医学是有办法的,比如采用温肺化饮之法,就能调治。读者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对此得有一定认识。

二,我想告诉大家,中医的理论,也并非艰涩。相反,它很质朴,很容易理解,只要我们潜心体会,就不难发现其妙处。

三,脾、肺是两大生痰之源。所以,我们呵护脾肺,痰湿就会减少生成。

好了。文说就写到这。

如果觉得《UC头条:张仲景留下的化痰方! 五味药 让痰湿从哪来 回哪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