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马步 易筋经秘法释意 达摩内功 武当隐仙派功架三盘十二势

马步 易筋经秘法释意 达摩内功 武当隐仙派功架三盘十二势

时间:2021-12-10 20:58:58

相关推荐

马步 易筋经秘法释意 达摩内功 武当隐仙派功架三盘十二势

真正的马步

马步是中国武术中最要紧的东西。这个无论在那一家武术中,都是最重要的。马步并不是仅仅常见的四平马一种形式。马步以前叫地盆势。是练习武术的最重要入门工夫。

马步的练法:

第一步:

双脚外开15度,与肩膀宽度相同,然后微微蹲下。为什么要外开?因为人的股骨是外旋15度的。这种位置,是最不违背人体生理的动作。眼前看,脖子贴衣服领子(顶头悬),穿一件上衣,做到衣服轻轻贴后背(身体中正),肩胛骨的肌肉向四面微微拉开(拔背),这样胸廓自然既开展又形成一个很小的内弧(含胸),意想腋下夹个热馒头,肘部吊一个10克的天平砝码或者一个空墨水瓶(坠肘),不许耸肩(沉肩)。这样站好,用鼻子慢慢呼吸(文火。有位兄弟注意:你问过文火。文火用在这里而不在套路里,套路里讲的是提托聚沉四法)。这样就觉得两肋和腹部都有充实感觉(气沉丹田,这是自然做到的,不要管气)。双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内,掌指相对。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这是训练身体各部在武术中应该保证的位置。

第二步:

双脚尖开始转向前。这样是为获得一个扭动的劲力。但是脚尖虽向前,膝盖仍需要对前,这样形成一个微微的扭转,从而获得一个力。这是首先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点用力。这个力是腿上的力,体会到这个力,步法、转身就都有了。——这是什么?内家拳的浑元桩!

第三步:

重心下移,逐渐蹲深。这是为获得向下的力。这时,腿上除有脚尖和膝盖的一对力外,又出现了向下的力,这是身体的重力。为克服这个重力,重心放在涌泉,并在身体正中(这两句不知说明白没有?不好懂),这样膝盖和脚腕获得一个向上的力来保持自己不坐到地上。这是第二个力。体会到这个力,弹腿、跳跃和千斤坠就都有了。

第四步:

双脚开大,达到自己两脚直到三脚宽。这样又获得一个力,是外展的力。为克服这种力,小腿大腿肌肉开始工作,产生一个反力获得身体的平衡。体会到这对力,横踹、分踢、勾踢就都有了。

第五步:

双手由环抱变成平摆,手心向下。——这是什么?外家拳的四平马!已经摆好。手上经过环抱,已经练出了绷劲。这个绷劲是手向内抱,腋向外顶的力,从第二步就可以练了。体会了这个力,直拳、翻拳、摆拳、勾拳就不费劲了。当手变成平摆后,出现了肩要把肘送出去,可肘还要坠下来保证手臂水平的一对力,这个力是练肘上力的,体会到这个力,摆肘、顶肘就不费劲了。

练习马步,不需要时间多长,而是需要体会力。

四平马,是马步的最高阶段,全身出现了四对主要的力。练到这一步,你就获得了几乎所有武术动作的发力能力,所以说,马步(地盆)是拳术之祖。浑元桩,是马步的基础阶段,全身只有上下两对力,但是这是基础的基础。

从这里看出,内家和外家其实是一回事。练少林时,是这个顺序,而练太极时,仍是这个顺序。现今外传的往往上来就是——少林派直接蹲马,这样太难;太极派到浑元桩后不向下练了,这样练了一半。

马步,不是时间长就可以,而是必须体会出力来。马步,不仅可以练出千斤坠,还可以练出轻功。千万注意!!!可以说,即使不练别的东西,只要马步练好,就算有了开花炮弹,架起炮就能打。否则,光有炮,没有开花弹,光打些铁弹丸,没有大用。

其实,练力的方法很多,但是马步最全。也最容易出全身功夫。

甘风池易筋经秘法释意(全)

按摩法

[原文]

两手相促,纽捩如洗手法。

两手浅相叉,翻手两胸。

两手相捉若按陛,左右相同。

两手相重按陛,徐徐捩身,左右同。

以手如挽,左右力弓,左右同。

作拳向前蘖,左右同。

如托石法,左右同。

两手抱头,宛转性上,此是抽肋作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

大坐斜身偏倚如排山,左右同。

大坐伸两足,即以一足向前虚制,左右同。

两手拟地回顾,此是虎视,左右同。

立地反拗身三举。两手拟地偏身由脊向上三举;两手急相又以足踏手心,左右同。

以手反推督上,左右同。

起立以足前后虚踏一大坐,伸两足相当,手屈所伸足着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

[诠解]

1、练习者选坐或卧位,平心静息,两手掌相互搓揉,类似洗手动作,每一部位必须揉到,至两手发热。继以两手掌交替洗揉腕臂,日行三次,每次不拘次数,以揉热发烫为宜(图1、2)。

2、两脚并立,全身放松,随着鼻均匀呼吸,两掌从下内合呈掌心向上抬至胸前。继而十指相叉翻掌下按至丹田下,托吸按呼,缓缓而行,反复四十九次(图3、4)。

3、两足相距约三四寸,挺膝伸直,右手握住左腕,然后向前俯身,伸左臂,左掌下撑至左脚背(图5)。

两膝挺直,继而扣指握拳上提至左肋守住。然后,左手握住右腕,右手伸开向右脚背按下,动作要领与左手相同,左右交替而行,共做四十九次(图6)。

4、左掌在下,左右掌十指交叉,随着吸气,缓缓俯身向左侧撑推下按,直至双掌按地,膝挺直。然后,左右掌十指外划抱住踝关节,把脸附贴于两膝下的前胫处,略停数息后继叉指左推,使上体前俯呈90度。而后上体右旋,双臂推至右侧方时,下按掌撑贴地面,松指外划抱住踝关节,附面贴住前胫,略停数息后立身。按此法反复四十九次(图7~13)。

5、两脚并步而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二目平视。左脚旁开一步,开裆与自己三足宽,沉身下蹲呈马步桩的同时,两手抱拳于腰际。接着,两手呈掌上抬,交叉臂于胸前如十字手,右臂在内,左臂在外。配合鼻吸气的同时,左手握拳,食指向上翘起,拇指伸直与食指呈八字撑开,左臂缓缓向左推出至伸直,头随之左转,目视左手食指的同时,右手握拳,拇指尖与食指尖相扣,虎口呈一环型,恰如扣住弓弦一般,屈肘贴于右肩前。随吸气之势犹如拉弓一般,意力撑开两臂,至气吸满时闭息,尽量用力至左手握拳,左腿渐渐蹬直呈右弓步。稍停,配合呼气两手放松向胸前合拢呈十字手。接着,再做右拉弓势,动作要领与左相同,惟方向相反。反复九次后,还原呈立正姿势(图14、15)。

6、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直立,两手握拳,屈肘抱于两腰间,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头向左转,左脚向左上一步,左转呈左弓步的同时,右拳呈掌直臂向前插掌,掌心向上,掌尖向前,目视右掌。身体右转,两腿屈膝半蹲呈马步的同时,右掌经胸前向右横摆于右胸前,并向前把臂撑圆,掌心向前,掌尖向右,目视右掌。右手以腕为轴,向外向下、向里上旋腕,并用力屈指卷抓握拳,拳面斜向上,拳心斜向里,目视右拳。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目视正前方。

身体右转呈右弓步的同时,左拳呈掌直臂向前插掌,掌心向上,掌尖向前,目视左掌。身体左转,两腿屈膝半蹲呈马步的同时,左掌经胸前向左横摆于左胸前,并向前把臂撑圆,掌心向前,掌尖向左。左手以腕为轴,向外向下、向里上旋腕,并用力屈指卷抓握拳,拳面斜向上,拳心斜向里。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目视正前方。左脚向右脚并拢,呈并步直立,两拳呈掌,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掌尖向下,掌心向里,目视正前方(图16、17、18、19)。

7、两手下垂于体侧,调息均匀后,起右掌收腰转掌朝左侧划弧,如托巨石朝头顶上方举起,直至手臂伸直于右侧头顶上方。气呼出后,右掌下收,左掌照右掌的动作方法上举,如此反复行四十九次(图20、21)。

8、身体直立,两掌叉指抱于后脑,吸气闭息,上身向前下俯,直至前额贴于膝盖,并尽力向下伸,膝弯挺直,不可稍有弯曲。然后抬身呼气,闭息向左侧胫骨下俯身,起身呼气再向右胫骨面下俯身。轮流前、左、右俯身为一遍,共做四十九次为度(图22、23、24、25)。

9、盘腿而坐,双盘、单盘均可。两掌抱腰际,配合鼻吸气的同时,两掌至肩前呈两掌心相对,指尖朝上。然后,配合鼻呼气的同时,两掌向左右排开,意想犹如推开两座大山一般,直至两臂伸直,继吸气,转两掌呈掌心相对收至肩前。此为一遍,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再做下式(图26)。

盘坐姿势不变,两臂展开,吸气向左转腰至极限,行左右排掌动作四十九遍,呼气,继而吸气向右转腰至极限,反复四十九次(图27、28)。

10、盘坐的双腿向前伸直,两手翻掌贴于腰部命门部位。在调息均匀呼吸的同时,轻展左腿向左侧方,使两腿呈直角为度。然后,呼气收腿还原。再吸气,右腿向右侧外展,方法要领与左腿同。如此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图29、30、31、32)。

11、两腿直立,脚开距离约自己一脚长。然后,两掌随吸气的同时,上身下俯,膝部挺直,两掌按于左脚侧地面,头部向左后侧探,目视右后侧方。略停数秒后,把气呼出。接着,吸气的同时,两掌向右侧移动,两膝仍须挺直,两掌按压于右脚侧地面,头向右后侧探,目视左后侧,略停数秒后,立身呼气。此为一遍,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图33、34、35、36)。

12、两足并立伸直,两手直臂上举,指尖朝上,吸气的同时,上体后仰,直至上身及手臂与地面平行时,两手握拳,直至气闭不住时,立身还原呼气。如此反复四十九次(图37、38)。

上动结束后,两手十指相叉,直臂下撑,上身挺直后,两臂随吸气上举的同时,上体左旋,两腿并紧不动,至两臂上托举伸直后,呼气下收还原。继而吸气举臂,如此三次后,上身向左侧下俯,两掌以掌背贴地面的同时,左脚踏住两掌心,此时的双膝必须挺直,至气闭不住时起身呼吸。然后,举臂上体右转,方法要领与上式相同,左右反复共做四十九次(图39、40、41、42)。

13、两腿开立,间距约自己三足长,随鼻吸气的同时,上体左转,左掌指尖向下,向左后撑劲,右掌呈指尖向上朝左前上推撑,两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撑劲,直至两腿呈左弓步。把气呼出后,再吸气,身体右旋转,右掌向右后撑,左手向右前上撑推,要领与左式相同。如此反复共做四十九次(图43、44)。

另一种做法是,身体直立,一手自腰后向上移,另一手自肩后沿背脊向下移,尽量使两手在背脊后相贴掌,左右交替练习。

14、并步站立,调匀呼吸后,先抬起右脚向前下作踏击状,膝部不能挺直,随之收膝朝身后下蹬踏。如此前后做暗劲踏脚四十九次后,再换左脚做四十九次,动作要领相同(图45、46)。

15、打坐,把两腿伸直并拢,先把两掌按于膝盖上,上身挺直,继而吸气,两手前伸扳住两脚掌,膝部挺直,上身前俯,使胸部贴于腿上,头部尽量伸颏前探,似要用嘴咬住自己的脚大趾,然后收身松手按膝。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图47)。(待续)

贾力法

原文其法用意,蓄气周身,处处运之。挺直立彻顶踵无懈,骨卷肱掌指梢,两足齐踵相去数寸,立定两手从上如按物难下状,凡至地,腕转从下如托物难上,也过头顶。则两手又如攀物难下而至肩际,转腕掌向外彻拳之。则卷肱立如出,乃卷两肱开向后者三,欲令气不匿膺间也。却舒右肱拦之,欲右者,以左逮乎右,左之之爪相向矣。如将及之,则左手撑而及左右手扯,而却右,右射引满右肱,拳如初矣。则舒左肱拦手,撑左手扯且满以(似)右法。左右互者,各三之,则掷两肱,立如初。左手下附左外踝,踝掌竞劲相切也,则以右手推植物,使左倾倾矣。顾拽之使右倚肩际,如是者三之,则以右手左推拽之,如右法者三。则卷两肱立如初。手肱掇重者,齐之势极,则扳盖至乳旁,而拳已握固,腹左右间,不附腹也。高下视脐之轮,则劈右拳,振右臂旁一强物至足踵,转腕托上,托尽而肱且右植,则扳而下至右肩际拳之,右拳据右腰眼,左右互者,各三之。徐张后。两拳而前后变叉指上举,极则转腕,举者掌下十指端上也,攀者掌上十指端下也。叉掌上拱首,顶负筐,腋下皆草焉。就其势到而左,几左足仆地以前势起倒而左右互者,各三之。凡人倒左者,左膝微诎也。不诎者,法也。乃取盐汤壮温者,濯右手背,指濡之,平右互者,三之,计挥且数十矣。自是踵顿地数十,已而两足蹲立相去以尺,乃挥右拳前击数十,左如之。乃仰卧,复拳肱如立时,然后作振脊欲起者数十而工竣焉。乃用势左右必以其脊俱,凡蓄气必迄其工,凡工者二三,必微饮后及合后一时行之,则以拳遍自捶,勿使气有所不悉时,揸五指顾捣户壁,凡案久而作木石声焉。坐则屈肘,上之屈拳,前卧必侧面,上手拳而杵席,坐卧各因其左右,其拳皆握固。

诠解贾力法的“贾”字,应读“gu”。比喻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使出的意思。“贾力”,在易筋经中就是积蓄元气通达全身,使之无处不到,无处不充,运行不息,达到力劲强健,功力深厚的方法。

习练方法:

1、两腿并立,挺膝聚力,全身不能有松懈,两臂下伸,十指伸直。调匀呼吸后,两足尖外摆成八字之际,两足跟继外摆呈两足平行状;随吸气的同时,两掌聚力翻掌成掌心向下,有如按住两根木桩,运劲将之按入泥土中,缓缓按至脚前地面,上身下俯,两腿尽力挺直,待两掌按住地面,用鼻将吸满之气缓缓呼出,此时的两手不能松劲(图48、49)。

然后,随鼻均匀细长吸气的同时,两手翻转成掌心向上,有如托住千斤重石缓缓托起至肩前时,指掌分别外旋转腕向上托起,有如托起下塌之天,直至两臂伸尽时,两掌将力守住,用鼻将吸满之气缓缓呼出(图50)。

随后,鼻吸气的同时,两掌有如吸住一铁环将千斤重物难以拉下之意,将两手拉直两肩际后。扣指握拳转腕向下弧形收至两腰侧;然后用鼻将吸满之气缓缓呼出(图51、52)。

2、两腿挺立动作不变,两手向臀后下伸至尾闾部时成十指相交叉,手心朝上,大拇指贴尾闾。然后,配合鼻吸气的同时,两臂夹腋,手向后划动,使背脊内收,胸向前挺,含颌收咽,两胁腋生劲,直至气吸满后,前身放松收手,用鼻将其呼出。如此动作连续做三次(图53)。

3、两腿展开站立比肩略宽成开裆式,随吸气的同时,两手用劲握拳,拳眼对大胯;然后用力缓缓屈臂抬起至胸前,拳心对胸。接着两腿下蹲成马步的同时,左拳内旋劲翻指使拇食二指呈八字,其余三指屈贴于掌根节呈手心向前,上体向左旋转的同时,左手朝左侧前方推出,右拳用力后拉,两臂之力有如拉弓的动作。直至左臂撑直时,右拳于右肩腋前守住,左手内旋腕扣指握拳随鼻呼气向内手拉至胸前,上体摆正呈两拳相对抱于胸前(图54、55、56、57、59、59)。

接着,做右侧动作,方法要领与左手相同,唯动作相反(图60、61、62、63、64)。

4、接上动,左手呈掌随吸气下俯身,左手抓握左踝关节;同时,右手伸掌向右外展臂,立腕竖指,至臂伸直后,右手经胸前朝左侧方推出,至极而止(图65、66)。

然后,右手握拳扣紧收落,继伸指握住右脚踝关节,左手握住右腕;将气呼出后,随吸气左手伸掌指向左侧外展至极限,则向内经胸前朝右侧方推出,至极而止。然后松体、松手,起立呼气,抱拳于腰际(图67、68、69、70、)。

上述动作左右交替各行三遍,下俯身时,两膝始终保持挺直,在动作中全身用劲绷紧,直至行完一次动作呼气时才全身放松。

5、按上式站立,两手垂臂于体侧;随吸气的同时,两手握拳自两侧如提千斤重物至肩前立臂时,则两拳臂向内下扳至两乳前停住。用唾沫将气吞咽人丹田后,两拳下收抱于腰际,徐徐将气呼出(图71、72)。

接着,用鼻将气吸满,起右拳振臂发力向右脚背外侧击下;继伸张旋腕转掌向头顶上方托举至肘臂伸尽时,则扣指握拳运劲下收抱于腰际。然后行作左手,动作要领与右手相同,唯动作相反(图73、74、75、76、77、78、79)。

6、放松身体,呼吸调匀后,两拳收至丹田前呈十指交叉,随吸气的同时,两掌翻起朝头顶上方如托塌下之天,面上仰,至两臂托尽时,双手伸臂朝左侧下俯身下撑,至上身与两腿呈直角时,左脚朝左侧一步,两膝仍挺直,交叉的双手按于左脚尖地面,下颏尽量下伸(图80、81、82)。

然后起身如前之法向右侧行功,动作方法要领与前相同,左右各做三遍(图83、84、85、86)。

7、上述练习后,必须行揉膝之法,这样才能使关节坚强,不至于留下弊病。每次行功之后,用盐汤温洗两膝,用手掌揉之,拳击之,左右膝交替行作,以四十九次为数(图87)。

8、接着,立体提足跟作震足顿地四十九下,同时配合鼻喷气。下震足时,足跟只能是微着地,不可将足跟与地面直接硬撞。因为足跟与后脑相贯,用力过猛可伤及脑髓(图88、89)。

9、接着,两足开立呈马步,抱拳于腰际,先出右拳,继出左拳,使两拳轮流冲拳,共计出拳击打一百零八拳(图90、91、92)。

10、身体平卧于地,两手放在腰的两侧。然后闭嘴蓄自身之气,嘴如囊袋状,含着气约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如同咽下一个硬物一样把气吞下,气往下运行时辘辘有声响,用意念把气送到全身,同时,气运行在何处,意念也至何处,约一二分钟后,再蓄气一口,依照上面方法吞下,像这样吞完八十一口气之后,气就运行到周身,力气就倍增,把头和足放在地面上,身体悬在空间,像一座桥。这样做,气就能走到全身。大约三至四分钟后,才起来坐着摩擦周身(图93、94)。

11、接上式,吸气运周身后,用拳捶打全身,每一处都要捶到(图95、96、97、98、99、100)。

12、揸开五指如龙爪,使出手有一种弹性地以指尖戳击墙壁或木板、或桌案面。开初以自己力量适度戳打,日久自能使壁上留下指痕,而且在每次戳击时,墙壁会发出沉闷声响(图101、102)。

13、于平时坐卧之际,将两手握拳,以拳面拄地,两臂伸直,然后使全身悬离,或盘腿使臀部离悬(图103)。

或者身体侧卧位,以一拳拄地,另一手上伸举,两腿相并,使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上。左右轮换。视体力而行(图104)。

两手相促,纽捩如洗手法。

两手浅相叉,翻手两胸。

两手相捉若按陛,左右相同。

两手相重按陛,徐徐捩身,左右同。

以手如挽,左右力弓,左右同。

作拳向前蘖,左右同。

如托石法,左右同。

两手抱头,宛转性上,此是抽肋作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

大坐斜身偏倚如排山,左右同。

大坐伸两足,即以一足向前虚制,左右同。

两手拟地回顾,此是虎视,左右同。

立地反拗身三举。两手拟地偏身由脊向上三举;两手急相又以足踏手心,左右同。

以手反推督上,左右同。

起立以足前后虚踏一大坐,伸两足相当,手屈所伸足着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

万籁声:达摩内功

万籁声传的达摩内功简单易练,坚持练有助于身体健康。

部分文字,详细可看图。

在睡后与起床前,先闭口空咽两三口气,以右掌绕左乳房外围肺部位置,揉摩50圈,在咽两口气,左掌绕右乳房外围肺部位置50圈。如此一个月后,再各增加50次,每50圈后必咽两口气。先摩完左边,再摩右边。如此可增加到每边两三百圈为恒。胸部揉毕,即揉摩胸口下胃脘部同腹部兼医胃肠病及胸胁气痛。何处不适,即揉何处!两手交换揉之。这也即是祖国的“按摩运动”。揉腹部时,不必再空咽。空咽之理,是先使肺脏得着自然气体与津液。再借揉力,使内气遍行肺脏。则揉力可达肺叶边缘。使肺脏充分发育和煅练,功效很大。可免肺癌、肺气肿、支气管炎、肝炎······等等内脏疾病。同时揉到腹部,可免除肠癌、肠结核、阑尾炎等等的胃肠疾病。注:女性不可揉胸,只可揉腹。

揉囊法:

即以中指揉“会阴穴”24转!在肾根与肛门之间。所谓:“脑坚,肾健,气足”才可以少病的说法,如不按上边所述的种种秘传练习,是不易短时间收成果的。今日所谓“老年学”、“老年医学”,固然理论很全面;也即是气功。他说了“三百篇”不及“炼精化气”和“达摩内功”;同这些固精固气,自行推拿按摩等功夫,幸三致意焉!要言不繁,习之自知。

峨眉睡功功法详解

最高境界是无境界

中国气功发展三千余年,功法二干余种,奇异光彩,绝妙丰富,然而都不出练意、练气为目标,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睡功不等于睡觉,作为一种较为优越的功法同样在它的具体练功方法中得到体现。

低段功,是打基础的功夫。一呼一吸谓之息,调息就是支配好呼吸。本功法采用腹式呼吸,这样,有利于周天的早日形成。如果周夭已经打通者,锻炼呼吸的形式依次如下:腹式自然呼吸次数

不限,自然过渡到逆腹式呼吸,次数约36次.逆腹式呼吸由浅入深,最深的要求是.呼出时气沉丹田,气全部沉入腹腔,腹部高度凸出,硬实的程度,用力指压纹毫不能下陷;吸进时,腹腔前后壁似乎相连,气全部压人胸腔,胸腔的坚实同样做到指压不能下陷。

第二段功,称之;为中段功,即三周天功,接上一段功,当气沉丹田后,待达到虚心实腹,气探充滋时,稍一用意,气自然会下注至会阴,然后吸气上提,气流到达命门,复呼气,气充满下腹,再由脐中神圈下达会阴,气流经脐中至会阴再至命门3穴作循环运动,这可称之为小周天功。小周天功一般可练6次,练毕时将气沉入丹田。在练好小小周天功的基础上,可接练周天功。

周天功即吸气时,气沿督脉上提,经会阴、命门、夹背、玉枕、百会等主要穴位:呼气时,气顺任脉而下,经印堂、承浆、肢中,沉入丹田。周天功一般可练6次,再练大周天功。练大周天功,在呼气时,气由丹田下达会阴,分两肢,沿下肢前面下达涌泉;吸气时,气沿下肢后面经承山、殷门等穴位会合至尾间;轻咬牙提肛,气上提经命门、夹脊、玉枕至百会;复呼气时,气由百会下注至涌泉。复吸气,气又由涌泉上窜达百会,这样一呼一吸,气流一下一上循环而转,谓之大周天。大周天一般可练6次。练毕注意收功,一定要将气沉入(回归)丹田,稍等片刻,再睁眼,以避气流乱窜,造成偏差。许多人反映的偏差,主要是收功不严格。

第三段功(可称为高段功)。又可把它分为三种:

(1)自发功:待大周天功练毕,入定后,进入更静的极静阶段,运用“静极生动”的原理,利用“天目至下丹”贯气法或中宫直透法(上、中、下三丹相通)等法,由引动到大动,发出各种奇异的动作。运用内气自发运行,达到治病的目的。

(2)引气治病功:只要大周天打通,就可以做到气意相随,气可任意到达身体各部位,这时可利用人的经络穴位和疾病的相应关系,自我处方进行治病。比如,头部疾病,主穴可定合谷;如咳嗽,可配列缺,如胸闷可配内关,余类推.治疗时,只要将气运至相应的穴位,直到穴位有热、酸、麻、触电等气感就可生效。

(3)硬功的运气锻炼:一般按喷气(将吸入之气从鼻腔猛烈喷出)、吞气(先吃气后咽气)、送气(将吞入之气下送至丹田、引发(将丹田之气运至各部位,做出各种规范动作,发出劲力)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练习。发劲的架式有:全盘托月势(将丹田之气运人上肢,合掌从胸前向上翻举过头顶,双脚收曲),二郎担山势·(将丹田之气运入上肢合掌从胸前向两侧用尽气力立掌推出),穿掌指点(将丹田之气运至两臂,再行穿掌势,一臂置于腹上,另一臂作剑指状,沿正中线,由胸前上推过头顶,要求气随姿势走,先达臂部,再至手腕,最后达二剑指,即食指、中指(左右可反复进行)。铁门蹬腿(先曲双腿,将丹田之气运至双脚踝,设想有铁门,用尽平生气力伸直两腿,发劲推出),铁顶(将丹田之气运至百会)。垂钓抱胁(一手作垂钓势,另一手抱胁),曲膝钩脚,将丹田之气运至两侧肋部。做完上述各势,再行调息,即周身自然放松,意无一切,松快复元10分钟左右,待呼吸自然均匀,再默守丹田片刻.方可行动。如若气脉较乱.一时不能定息下来,可让气脉上轨道,再行小周天或天周天几周,气就可归丹田。

以上功法,要根据个人条件而行,不可强求。只有周天已打通,功底尚可者,可一气呵成。要一次练完,早,晚各一次,也可中午加I次;身体较弱,有一定功者,可任取三段功之一段练习。

我们将练睡功时的境界分为三种:

暖色境界:如身体虚弱,需要滋补时,采用这种境界。如采用“吞日法”易见效果,就是意想把一枚和煦的红日吞入丹田。暖色的等级可根据身体的情况自行组织,虚构调配。

冷色境界:如身体热毒,需要清热解毒、导泻时,采用这种境界,如采用“吞月法”易见效果,就是意想把一弯清凉的银月吞入丹田。同样,冷色的程度,也可根据个人需要自行虚构,调配得体。

无境界:无思无虑的万空境界.一般无疾病时可行此境界。就是什么都不想。连丹田也不想。

易筋经心法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反复进行8-20 次。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易筋经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舌舐上腭,鼻息调匀。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反复8-20 次。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第四势:摘星换斗势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连续5-10 次。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随呼吸反复5-10 次。诀曰: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放松;用力在于两膀,观原须注双瞳。第六势:出爪亮翅势两脚开立,两臂前平举,立掌,掌心向前,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两眼怒目平视前方,随势脚跟提起,以两脚尖支持体重。再两掌缓缓分开,上肢成一字样平举,立掌,掌心向外,随势脚跟着地。吸气时,两掌用暗劲伸探,手指向后翘;呼气时,臂掌放松。连续8-12 次。诀曰: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脚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手屈肘经下往后,成勾手置于身后,指尖向上;右手由肩上屈肘后伸,拉住左手指,使右手成抱颈状。足趾抓地,身体前倾,如拔刀一样。吸气时,双手用力拉紧,呼气时放松。左右交换。反复5-10 次。诀曰: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第八势:三盘落地势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屈膝下蹲成马步。上体挺直,两手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臂平举如托重物状;稍停片刻,两手翻掌向下,小臂伸直放松,如放下重物状。动作随呼吸进行,吸气时,如托物状:呼气时,如放物状,反复5-10 次。收功时,两脚徐徐伸直,左脚收回,两足并拢,成直立状。诀曰: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瞪目兼闭口,起立足无斜。第九势:青龙探爪势两脚开立,两手成仰拳护腰。右手向左前方伸探,五指捏成勾手,上体左转。腰部自左至右转动,右手亦随之自左至右水平划圈,手划至前上方时,上体前倾,同时呼气:划至身体左侧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左右交换,动作相反。连续5-10 次。诀曰: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气平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平注,息调心谧。

易筋经第十势:卧虎扑食势右脚向右跨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右弓左仆腿势;上体前倾,双手撑地,头微抬起,目注前下方。吸气时,同时两臂伸直,上体抬高并尽量前探,重心前移;呼气时,同时屈肘,胸部下落,上体后收,重心后移,蓄势待发。如此反复,随呼吸而两臂屈伸,上体起伏,前探后收,如猛虎扑食。动作连续5-10 次后,换左弓右仆脚势进行,动作如前。诀曰: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第十一势:打躬势两脚开立,脚尖内扣。双手仰掌缓缓向左右而上,用力合抱头后部,手指弹敲小脑后片刻。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吸气时,身体挺直,目向前视,头如顶物;呼气时,直膝俯身弯腰,两手用力使头探于膝间作打躬状,勿使脚跟离地。根据体力反复8-20 次。诀曰: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第十二势:工尾势两腿开立,双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至头顶,目视掌而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十指交叉,旋腕反掌上托,掌以向上,仰身,腰向后弯,目上视;然后上体前屈,双臂下垂,推掌至地,昂首瞪目。呼气时,屈体下弯,脚跟稍微离地;吸气时,上身立起,脚跟着地;如此反复21次。收功:直立,两臂左右侧举,屈伸7次。诀曰: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候,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佛道秘籍真传,罕见古八段锦总决!

中国武术列入国粹,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那就是沦落民间的武术终于被认可了它的价值,也便终于有了弘扬发展的契机。

中国武术,历代称呼不同。

《诗经》中称“拳勇”,所谓“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春秋战国称“技击”,《荀子·议兵》篇记载“齐人隆技击”。汉代有了“武艺”的称呼。

《三国志·刘封传》有“武艺气力过人”的描述。汉代以后,唐宋元明清多沿用“武艺”一词,同时辅以其他,如明清也称“技艺”或“技勇”。《清稗类钞·老僧与黎某竞斗》载:“南海黎某家钜富,幼失怙恃,慕技勇,延教师于家,尽其术。”

一、少林武穆八段锦

本功据说由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所传,曾被作为岳家军练兵必修课目,后渐渐流入民间。因岳飞谥号“武穆”,故尊称为“武穆八段锦”;又因岳飞武功学自少林一代宗师周侗,故其功被视为少林真传。

【总诀】

(一)

叉指托天舒三焦,骑马弯弓射胡雕。

托天踏地对抻劲,回首凝望消五劳。

摇头摆尾灭心火,折身攀足壮肾腰。

冲拳怒目增力气,马背颠簸起俯仰。

(二)

双手叉指托天举,气透三焦好调理。

骑马弯弓试臂力,扩胸伸肱强呼吸。

托天踏地对抻劲,单臂举起脾胃利。

扭头向后左右瞧,五劳七伤正合宜。

臀摇沿脊至头顶,心火不生保康剂。

折腰前俯把足攀,防漏固肾增元气。

紧握拳力向前冲,咬牙怒目除百疾。上仰前俯起颠簸,功夫勤练自神奇。

二、少林罗汉八段锦

罗汉八段锦出自少林罗汉门,属于罗汉门“舒筋活血功”范畴,注重“致柔、养生”,练法独特,自成一家。本功乃河南罗汉拳大师康复振老先生师承,康师傅现已年近90,此功作用不小。

罗汉拳开门何时,创自何人,已无从查考,但罗汉拳一直被视为少林寺的镇寺之宝,在少林功夫中的地位极高,在武林中的名声极大,至于近代方解秘外传。此门影响最大的名家是少林寺“金罗汉”妙兴大师和安徽武术家“江南第一脚”刘百川,尤其是刘百川曾以“罗汉子母鸳鸯连环腿”击败过英国大力士,威震武林。

【总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挽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练单举,五劳七伤回首瞧。

摇头摆尾祛心火,拔脊攀足活肾腰。

冲拳怒目增大劲,最后屈颠百病消。

三、道家隐真八段锦

隐真八段锦,为濒临失传的一套道家八段锦秘传真功。其练法舒缓柔绵,悠连不断。

【总诀】

双掌托天理三焦,两臂舞转消五劳。

攒拳推山肺心调,心火得消往后瞧。

海底探月固腰肾,顺风开弓逞英豪。

左右盘膝舒经络,背后七颠百病消。

四、道家钟离八段锦

道家钟离八段锦,也称“古传立功八段锦”,最早记载于清代娄杰所辑之《八段锦坐立功图诀》一书,后来数代养生家在修炼过程中根据自身特性所悟,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这是一套与世传八段锦迥然不同的功法,今收录整理于此,以便诸君参考研究。

【总诀】

手把碧天擎,雕弓左右鸣。

鼎凭单臂举,剑向半肩横。

擒纵如猿捷,威严似虎猛。

更同飞燕急,立马告功成。

五、青城养生八段锦

本套功法是一种动静相兼的祛病养生功法。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健身延年则应练意练气,练精化气,精盛则神自活跃,邪气无从侵入。《内经》曰:“正气存内,邪气不可干。”

青城养生八段锦为道家之功,在练功中,动静相兼,注重形、意、气三者合一,关键又在“松静”二字。在动作上讲究手眼相随,准确连贯,放松筋肌、腰胯,沉肩坠肘胸无挺。在意念上应排除杂念,意守丹田,不用僵力,松静自然,配合呼吸时要做到均匀、细长、和缓。

久练此功,可达到强筋壮骨、益肝固肾、清心明目、润面聪耳、祛病延年、防身自卫等功效。

【总诀】

托云摘星三焦健,左右开弓似射箭。

单臂托举调脾胃,转身伏虎五劳免。

俯身旋转心火平,白鹤亮翅壮肾元。

攒把怒目增劲满,白猿降龙疾病痊。

少林秘传易筋经外经!(十二大劲)

练功时,早晨面向东立,消除杂念,聚精会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气”贯于两手。

边作边默念数字。练熟一式后再做下一式,熟练后连贯练习。

各式锻炼方法如下:

(1)第1式:两脚分开,距离同肩宽;两眼向前看,两肘稍曲,掌心向下;每默数一字,手指向上一翘,手掌向下一按;一翘一按为1次,共默数49次。

(2)第2式:两手放在大腿前面,握拳,拇指伸直,两拇指端相对;每默数一字,拇指向上一翘,四指一紧,一翘一紧,共默数49次。

(3)第3式:两手拇指先屈于掌内,然后四指握拳;两臂垂于体侧,拳孔向前;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4)第4式:两臂从下向前缓缓举起,高与肩平,两肘稍曲,拳心向对(1尺左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默数49次。

(5)第5式:两臂缓缓向上举,拳心推对,两臂稍屈;两臂不可紧靠头部,上举时两脚跟提起;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两脚跟一起一落,默数49次。

(6)第6式:两臂左右平举,屈肘,两拳对两耳(距离1寸),虎口对两肩;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7)第7式:两臂左右侧平举,高与肩平,虎口向上,两肩略向后仰,胸部略向前,两臂上举同时脚趾离地,脚掌着地;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8)第8式:两臂向前平举,高与肩平,两肘不屈,两拳距离5-6寸,虎口向上;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9)第9式:两臂左右分开,屈肘至胸部,然后翻两拳向外至鼻前,两拳距离约2寸,拳心向外;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10)第10式:两上臂左右平举,两前臂向上直竖,虎口对两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11)第11式:两臂落下,两掌翻转至脐下两旁,两拇指离脐1-2分;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12)第12式:两手松开,两臂下垂,然后两臂前平举,手心向上,脚跟同时提起,脚跟落下时,两手还原,重复3次。

武当隐仙派功架三盘十二势

隐仙功架三盘十二势,属于动静结合的桩功。桩功是内养功之一,其动功则是外运的武功,其蠕动性如卧蚕,大动如龙缠,小动如蛇盘。所有姿势都要内静外运,动静结合,全身放松,收缩舒展自然。一呼一吸都要自然放松,达到轻轻的深呼深吸,气贯丹田。如此,上盘如在空中游泳,中盘如同穿梭、藕断丝连,下盘犹如古树盘根、珠滚玉盘。

一、单盘桩

此功是易筋经法,一补血,二补气,三固腰,四补肾,五健腿。

姿势要求:右腿独立,膝部略屈;左脚屈腿向后勾挑,脚尖向下,脚掌向后,高约与右膝平。同时,左掌举臂架于头额左侧外方,环臂,掌尖向右,虎口向下;右掌向右下后侧斜伸,掌尖约接近左脚后跟,掌心向后,上半身前俯,头低。目视右掌(图1-1)。

独立的时间要根据腿的适应程度逐步加长。左右腿和左右手动作不断地相互更换,时间长短由自己灵活掌握,呼吸自然。练习后还要全身活动。

二、开势

左脚向右脚外侧盖步,左膝弯及大腿下侧靠在右膝及大腿上侧,左脚尖外展,右脚悬跟,脚前掌着地,成歇步。同时,上体略左转,右掌向左上穿,环臂胸前,肘尖向下,右掌高与鼻平,掌心向面部,掌尖向上;左掌经胸前向右腋外侧插出,掌心向右,掌尖向后斜上方。目视右掌(图1-2)。

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左右互换练习,姿势相同,唯方向相反,以此体现左右阴阳平衡。

三、上盘四势

上盘四势另含转变四势,实为八势,中、下盘亦同。今按四势名称分述如下。

(一)第一势:拨云见日

1.接前势,慢慢起身,右脚绕步向左脚外侧方落地,上体右转,下盘成右盖步;两臂交叉胸前不变,唯右掌转腕成掌心向外,掌尖向上,置于左耳侧;头右转。目视左掌(图1-3)。

按上述练法,左右交替练习,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视体力而限,变换次数。

2. 然后,停步,右腿独立,膝部微屈;左腿屈膝提起,脚掌略外翻向右前外斜方,低于右膝,脚尖内勾,向左前外斜方。同时,右掌屈臂架于头额前方,掌心向前,掌尖向左,肘尖向右;左掌向前下伸于右膝前下侧方,臂伸直,掌心向上,掌尖向前;上身微前倾。目视左掌(图1-4)。

按上述练法,左右交替练习,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视体力而限,变换次数。

(二)第二势:五彩霓虹

1.接前势,左脚向前落步,重心仍在右腿,屈膝下蹲,左腿略伸,似仆步状。同时,左掌旋转向左膝前方推,臂成半弧形,掌心向下,掌棱向前;右掌经右肩前下按,至腹部向左推,至左掌内侧方,虎口略相对,掌尖向左斜前方。目视左掌(图1-5)。

2.然后,全身从低势慢慢升起。接着,左腿屈立,脚尖外摆;右腿提起,脚背略伸向左前方踢出,脚尖向前,膝部略屈,高与左膝平。同时,两掌左右展开,左掌前伸,高与鼻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臂略屈成半弧;右掌撑于右臂部后侧方,掌心向后,掌尖向右前斜下方;头右转。目视右掌(图1-6)。

按上述练法,左右交替练习,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视体力而限,变换次数。

(三)第三势:游龙戏水

1.双掌平托好似迎波托浪,双推以七星左右步法交替叠进,目光随着叠前之步而左右移视,即右腿左叠目光左视,左腿右叠目光右视,头随目光左右摆转。走路如踩轻波之上,呼吸之气随提步而吸升,随落步而呼降,要出入自然(图1-7)。

2.接着,进步为虚步,后蹲之步为实步。身体微前倾,双臂由胸前向下搂伸,双手好比从水中向上捧水,指尖斜相对。目视两手中指尖的当中。行架中要沉肩坠肘、提裆收胯(图1-8)。

(四)第四势:龙上碧空

1.右腿独立,膝部微屈;左腿屈膝提起,脚掌略外翻向右前方外斜,低于右膝,脚尖内勾,向左前方外斜。同时,右掌屈臂架于头额前方,掌心向前,掌尖向左,肘尖向右;左掌向前下伸于左膝内侧前,臂伸直,掌心向上,掌尖向右;上身微前倾。目视左掌(图1-9)。

2.随之,左脚右伸,勾脚尖蹬出,略高于右膝;双臂平端而微屈,双掌稍拢如按其物。目视双掌(图1-10)。

随之,左脚向前落步迈进。按上述练法,双腿要互相更替迈进。定步之脚要平放踏实;提膝迈进之脚,要以脚后跟用力而蹬,脚尖向上勾起。

四、中盘四势

(一)第一势:龙盘玉带

1.右脚向前一步,屈膝半蹲,左脚蹬伸,成右弓步。踏实,双掌环臂于胸前作推磨般盘旋,左掌在下,右掌在上,两掌心相对如抱球状。此势又像在缠系腰带,双掌在旋转中含勒合之意。身腰与腿随双掌旋转而自然随之转动;呼吸之气外旋为呼,内旋为吸,以任自然(图1-11)。

2.上动视体力而行,然后换势。右脚向右后方退一大步,右转身;右掌经上向右前方划推,高与鼻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臂屈成半弧状,肘尖向下;左掌向左臂部后侧下推,掌心向后,掌尖向前斜下方。目视右掌(图1-12)。

接着即可联系左势动作。图略。

(二)第二势:龙凤呈祥

1.右腿独立,膝部微屈;左腿屈膝提起,脚掌内翻向右方外斜,低于右膝,脚尖向前,脚背向左外侧斜前方。同时,右掌屈臂架于头额前方,掌心向前,掌尖向左,肘尖向右;左掌向前下伸于左脚内侧上方,臂伸直,掌心向上,掌尖向右斜前方;上身微前倾。目视左掌(图1-13)。

此动为龙挂单腿独立之势,势子比较下沉,好似蛟龙全身团抱,手臂一上一下,其腰要塌。

2.右腿伸膝立身,独立之势不变,唯左掌收至右小腹侧,掌心向下,掌尖向右。目视前方。此动为丹凤朝阳之势,其腰要直(图1-14)。

此势两动,龙凤相照,为阴阳相合之法。双腿互换独立,双掌上下随双腿变换而变换。

(三)第三势:锦绣缠丝

1.全身微沉,左腿微屈,右腿贴左膝向前轻跨半步;双掌平托,两腕叉叠而合,掌心向上,抱于胸前,右上左下。此动好似在织机前织绣锦绸。目视双掌之上。口微开,配合鼻子进行轻度呼吸(图1-15)。

2.接着,慢步前行,行步时身步侧行,双膝交叠;双掌左上右下,阴阳和合,随行步做平圆缠丝成团状;气随双掌缠旋自然收放(图1-16)。

(四)第四势:青龙探爪

1.双掌前伸,高与鼻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两臂微屈;目视前方。随后,步法自然,顺步前进,双掌一收一放,气随手势一吐一纳(图1-17)。

2.再从前势转身为下探势。目视下方,双掌也要下探,双腿交替迈进;气贯丹田,呼吸自然(图1-18)。

五、下盘四势

(一)第一势:龙尾扫地

1.先将全身尽量下蹲为骑马势,伏身。同时,双掌于两膝旁下按接近地面,掌尖向下,虎口向后。目视地面(图1-19)。

双腿变为交叠盘坐之势,右前左后;双掌屈手置于颌下、膝上,头低于屈手之上;右掌向后下伸,掌尖接近左踝关节内侧上方,掌心向后上方。目视右掌(图1-20)。

按上述两动交替练习,左右互换,练法相同,唯方向相反。

(二)第二势:龙滚玉盘

1.将全身尽量下坐为双叠腿势,右腿放于左腿之上,前胸贴靠于右膝之上;双臂抱于右腿小腿之上,双掌交叠(左上右下),掌心向上。目视两掌。此势要左右腿互换练习(图1-21)。

2.然后,变为双叠斜叉半坐势,胸部微挺,左腿于前;右掌屈臂架于额之前上方,掌心向左,掌尖向左;左臂向左前下方屈伸,掌成推物之势。目视左掌。此势要双腿蹲叠而交替更换,盘地而转,气随势转(图1-22)。

(三)第三势:春龙抬头

1.先将全身尽量下蹲,前胸、后背屈弓于前,头下低如探物。目视下方;左腿屈蹲,右腿屈膝于前,脚跟着地,脚尖上翘;左掌屈臂收胸前,掌尖上翘;右掌直臂伸下,掌尖置于右脚尖上方。成卧龙潜渊势(图1-23)。

2.突然全身而起,双臂平端,双掌掌心向下,屈拢于胸前;腰微屈弓,双腿似扭步前行(图1-24)。

注意要体现困龙得水欲腾九霄之势。

(四)第四势:倒卷九龙

以第一势“龙尾扫地”之双腿交叠盘坐之势(如图1-20)开始。

然后,上身不变,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后挑;左掌屈臂收置于胸前,右掌吊臂于身前。后挑之脚跟要用力,腰要尽量前佝。提裆收胯,内气沉于丹田(图1-25)。

按上动,左右脚交换前行,练法相同,唯方向相反。

六、收势

收势为“九转还元一气功”。站成半蹲的夹马势;双臂松沉,双掌平拢于胸前,两掌交叠,掌心向上,左内右外。另要闭目养神,不少于5分钟。此为隐仙派秘传的“并蒂莲养心养气”之法(图1-26)。

然后,慢慢睁开双目,并将全身各主要关节用双掌轻轻拍打;再适度散步,以活动气血。即此收势完毕。

收势中的闭目养神,呼吸要达到轻深绵长为好。

如果觉得《马步 易筋经秘法释意 达摩内功 武当隐仙派功架三盘十二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