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国医大师郭子光:经方治愈自发性气胸案

国医大师郭子光:经方治愈自发性气胸案

时间:2020-10-26 07:07:42

相关推荐

国医大师郭子光:经方治愈自发性气胸案

唐某,男,46岁,打工农民。

初诊:1999年3月2日。

主诉及病史:10天前因受凉感冒咳嗽,未予介意。昨日忽觉心悸、气短,咳则右侧胸胁疼痛,有少量泡沫痰,右侧睡卧时感到胸胁疼痛,只能仰卧或左侧卧,渐觉体力不支,而来就诊。

诊查:自诉一身酸软乏力,往来寒热,右侧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咳嗽,有少量泡沫痰,气短、心悸较前几日更甚,咳嗽、喷嚏时右侧胸胁更痛,因而不敢大胆进行,大便正常,饮食不香。有长期吸烟史。察其形体偏瘦,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口唇微紫暗,呼吸短气,呈抑制性咳嗽,咳时呈痛苦面容。

察其右侧胸廓明显高于左侧,右侧胸廓语颤消失,呼吸音明显减弱,舌苔白而干,脉濡数。当即在本校附院作CT检查(CT号:29126):自发性气胸,胸腔积液(少量)慢性支气管炎。再三嘱其住院治疗,患者因经济困难,坚持门诊中医药治疗。

辨证:少阳不和,痰热结滞,形成“悬饮”。

治法:和解少阳,辛开苦降,清逐痰热。

处方:小柴胡、小陷胸合方予服。

柴胡20g、黄芩20g、法夏15g、泡参20g、炙甘草6g、黄连10g、全瓜蒌15g、生姜10g、大枣10g。

1日1剂,每剂浓煎2次,日3夜1予服。

二诊:3月8日。

上方服4剂,寒热尽除,精神好转,很少咳嗽,胸胁疼痛亦显著减轻,口苦、咽干等症消失,饮食知味,仍觉心悸、气短,扪其右侧胸廓仍无语颤,呼吸音未闻及,苔白润,脉细数。

是少阳半表之邪已解,而半里之“悬饮”未除,但已折其转化之势,仍以小柴胡枢转气机,合小陷胸,葶苈大枣泻肺、瓜蒌白化裁,积极清逐痰热结滞,以除其根本。

处方:柴胡15g、黄芩15g、法夏15g、泡参20g、炙甘草6g、大枣10g、全瓜蒌15g、黄连10g、葶苈子15g、白芥子15g、茯苓15g、薤白15g、苏子15g。

1日1剂,服4剂

三诊:3月16日。

自觉心悸、气短大减,已全日上班工作(轻劳动),右侧胸语颤明显,呼吸音清晰可闻,且较前平坦,但比左胸仍略高起。苔白润,脉细有力。原方继续,加谷芽30g,保胃气,予服4剂。

患者至4月16日,共服二诊方16剂,自觉已无任何不适,恢复原来的一般体力劳动工作。因其经济困难未再作CT检查。

按语

本例病人为表热不解,与宿饮相合,内陷胸胁,结于少阳半表半里之位,形成“悬饮”之证。

由于少阳病未解,故有寒热、口苦、咽干等症。其苔白而干,是痰热结滞之征;脉濡为正气虚,数则邪气盛,故其“悬饮”有向大结胸转化之势。

然而,其邪不在表,非汗法能解;邪踞胸胁,不在胃脘,非吐法能除;其病偏上,又非急下之大陷胸汤等所能荡涤。故初诊以小柴胡和解少阳为主,略加小陷胸汤辛开苦降,实是遵循仲景“表解者,乃可攻之”的垂训。

及至二诊,半表之邪已解,着重攻逐胸胁结滞之痰热,除续用小柴胡枢转气机之外,方中实际包括小陷胸、葶苈大枣泻肺、三子养亲汤、瓜蒌薤白汤诸方之意,药味不多,但可谓集逐痰散结之大成,故疗效卓著。

如果觉得《国医大师郭子光:经方治愈自发性气胸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