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这些活着的理由 都经不起推敲。

这些活着的理由 都经不起推敲。

时间:2020-05-08 08:03:09

相关推荐

这些活着的理由 都经不起推敲。

ZOOM 5215215221每间隔两周一次的英文读书会,以世界各地的外国书友和华裔书友为主,探讨与社会人生相关的世界真相和解脱之道。

本周日下午4点将继续举办英文读书会。内容摘取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系列《人生五大问题》中的最后一个章节:活着为什么。由于前面还有四个章节,分别是——何为幸福,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因此,撇开前面四章,就“活着为什么”单独讨论是相当空乏的。和大家讨论后,有说:确实不好弄,可以在前言部分做个简单引导,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说,重点是创造因缘让书友们思考这些问题,觉得和自己密切相关才会去解决他们。我觉得说的很对。读书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提供所谓“正见”的标准答案,而是促进有建设性的理性探讨,从自我、人生、社会、世界的真相,找到困惑与烦恼的解脱之道。通俗来说,是在寻找无害的根本幸福。本质来讲,是在探讨智慧的真相规律。这里面会涉及到无法回避的现实利益,如家庭、金钱、事业、健康、人际关系等这些普世的幸福版图。

【探讨活着为什么不讨论幸福为何,有没有意义?幸福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关起门来的小宇宙,和整个社会、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幸福也无法真正依附于任何的外在环境。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下个拐角可能就会遇见冤家。《人生五大问题》关于何为幸福,提到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幸福感是一种缓解本质痛苦的暂时满足。这很残忍。如果这就是真相,难怪人们无法安静下来进行深入思考。有几个人愿意去面对本质的痛苦呢?

由于本次读书会的书友,不一定参与过前面四个章节的探讨。讨论幸福为何,显然是离题千里。不如就当没有那些前提,围绕“活着为什么”发散思维,先抛几个相关的问题,进而通过阅读本次书本内容,引导书友深入思考。探讨活着为什么,需要把这个问题拆分的细一点。如果定义和探讨范围不清楚,那么大家可能只是各讲各的感受和经验而已。这些问题可以包括:活着为了孩子吗?活着为了家庭吗?活着为了事业吗?活着为了金钱吗?活着为了.....?附“活着为什么”这一章的内容,配合问题一起来思考。【问题一:活着为了孩子孩子不是为你活,你还愿意为孩子活吗?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价值是什么?也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做任何事,我们都会有某种理由。因为饿了,所以要吃饭;因为困了,所以要睡觉;因为孤独,所以要寻找感情。活着,难道不更需要理由吗?一般人找个理由似乎不难,比如说,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的家庭,为了我的事业,因为他们对人生没有太多思考,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打发自己。但深入思考的话,我们就很难满足于这样的答案,满足于这种人云亦云的价值观。所以,那些有思想的人反而不容易找到活着的理由,因为世人所认可的那些理由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对某些人固然重要,对某些人却可有可无;又或者,在生命某个阶段显得重要,但在另外阶段却毫无价值。可见,这些都不是我们找寻的终极答案。也正因为如此,不少艺术家或哲学家甚至会苦闷到走上绝路。因为对某些注重精神生活的人来说,如果找不到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就很难心安理得地过下去。”

——《活着为什么》第一、二段

这段话的核心正见是“有思想的人反而不容易找到活着的理由,因为世人所认可的那些理由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孩子、家庭、事业而活着,只是对某些人,某个阶段重要。例如,为孩子而活这个理由。是否经得起推敲呢?人们往往分不清楚为孩子忙碌和为孩子而活的差别。一个为孩子忙碌的妈妈,会根据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给予适当的关爱和鼓励。

为孩子而活,这个妈妈很可能以一种自以为是的牺牲精神全情付出,却是将自己与孩子高度同化一体化,当孩子有自己不同想法的时候,产生一种被背叛和抛弃的感觉。这样的妈妈若找不到自我的方向,会觉得自己被劈成两半,心理上有种割裂感,人格也不再完整。在她心理,她和孩子是一体的,孩子的世界就是她的世界,怎能背离自己的心意呢?这样的妈妈或者家长,是无力面对孩子的成长和独立的,终究有一天会爆发矛盾,所谓成长的烦恼。如此为了孩子而活着,终将面对心理重建,终究还是要面对——活着为什么。

【问题二:活着为了家庭时光流转因缘聚散,还能守护家庭吗?温暖的家庭是每个人向往的。人们往往分不清楚为家庭负责与为家庭而活的差别。一个为家庭负责的人,可以根据家人的需要提供时间、情感、物质和精神支持。为家庭而活,家庭的完整与和谐就是活着的最大追求。如果呵护家庭的方法得当,往往会过得比较幸福和乐。但过分的关注,也会产生精神依赖。家人生病时,自己也会心神不宁。

面对无法逃避的生死问题,往往自己和家人都会承受非常大的痛苦,甚至涕泪悲泣难舍难分。对一个临终之人来说,即使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和修持,也会成为往生善道的障碍。为家庭而活的出发点,决定了关注眼前的现世利益,很难深入思维生死忧患,对于家人一生最大的困境——生死,反而爱莫能助。死时无能为力,死后更是不知所以,唯当梦醒。庭院深深,黄粱一梦。无法掩盖心灵的脆弱与沧桑,面对生死不得不忘却旧情。倘若风烛残年,老迈不堪,愈发抑制不住心灵的孤独与伤痛,懵懂间恍然失去——活着为什么的动力。【问题三:活着为了事业做事把心做坏了,究竟对谁有价值?事业心强的一般都很忙。成功的企业家,也有不少分不清企业社会责任与为事业而活的差别。有了清晰的企业社会责任,才能不偏不倚得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驱动。为事业而活,事业成长将带来自我满足感。倘若处心积虑,为了这份满足感,容易让自己身心疲惫,患上各种慢性疾病,甚至失眠、抑郁。事业成功,也往往内心并不轻松快乐。

不成功便成仁,很多人都有这种偏执的态度。为了把事业做好,日思夜想,最终连停下来休息的能力都丧失了。马不停蹄也只是感受到活着很忙碌而已。做事也是一种修行。若急功近利,哪怕事做成了,心却做坏了。这些以追求自我满足感为出发点的事业,往往容易因自以为是,无法客观的看待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逞一时之强。良好的心态和视野,有助于社会效益的创造,让事业可持续发展。这就关系到从做事到做人的转变。没有感恩社会的利他心,即使事做成了,内心却不得安宁,依旧找不到——活着为什么的价值感。这样看来,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事业,这些活着的理由,都经不起推敲。究竟,活着为了什么?

【活着为什么继续看,说说你的感想?“从更深一层来看,多数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更经不起死亡的审视。再大的事业,再多的财富,在死亡面前,都像泡沫般脆弱短暂。当事业结束时,为我们的生命留下什么?回顾历史,哪怕贵为帝王,称霸一时,同样是灰飞烟灭。所以,外在一切都是要过去的。当这些成为回忆,给生命带来什么影响,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佛教则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潜在的、佛菩萨那样的高尚品质,也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我们的心固然会制造种种烦恼,但同时也具备解除烦恼的能力。若不开发这一能力,轮回将永无止境,因为无明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使我们在苦海中沉沦辗转,迷失方向。

活着的意义,在于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尚品质。惟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完成生命版本的升级,才有能力给众生究竟而长久的帮助,这正是佛教所说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佛教认为,人生是由惑业苦组成。因为无明障蔽,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真相。不知何为幸福,就会以苦为乐,与幸福背道而驰。不知我是谁,就会非我执我,遗患无穷。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何为命运,就无法对未来作出正确规划,使生命健康发展。不知活着为什么,就会耽着于眼前小利而忽略生命的究竟价值,或因找不到活着的正当理由而失去生存动力。因此,探讨和解决这些永恒的问题,对人生的究竟幸福具有重大意义。”以上加粗部分,是这段内容的“核心正见”。你怎么看?说说你的想法吧?


【无等等曰】

一起来学习智慧文化吧!如实观察世界的真相和缘起,确认生命、宇宙和社会、人生背后的本质规律,有所不为而有所为。

如果觉得《这些活着的理由 都经不起推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