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微观陕体丨中国象棋——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微观陕体丨中国象棋——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时间:2022-10-16 04:02:01

相关推荐

微观陕体丨中国象棋——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编者按: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古代体育历史厚重,成为中国体育的主要发祥地;近代体育特色鲜明,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体育,为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代体育生机勃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陕西举办,将掀开体育强国梦的陕西篇章。“微观陕体”每周三推出,邀您一起感知了解分享三秦大地上的体育文明。

象棋,亦作“象碁”、中国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是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这个古老的棋类游戏有着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它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经典产物,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其艺术价值泛属于整个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个分枝。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着《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曾受到历代推崇。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大街小巷常常可见纹枰对弈的中国象棋爱好者。

关于象棋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难解的问题,史书记载并不详切,且其中混杂了许多神话传说。象棋在定型之前,经历过多次演变的过程。一种说法是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第二种传说起源于黄帝时期,北宋晁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还有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代谢肇淛《五杂组》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可谓众说纷纭。虽然象棋起源已不可考,但许多学者认为,象棋的发展分为七个时期,即孕育期、童年期、争鸣期、高潮期、中落潮、鼎盛期和稳步期。据古籍可靠记载,象棋是由六博演变而来,昆即玉,六博亦昆蔽象棋。用象棋一词指六博始见于此。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行,直至宋代,象戏完全定型,成为今日的形制。

当然象棋与六博的形制完全不同,六博是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局戏,象棋则是一种靠智谋、技术、修养等较量的竞技运动。由于六博与后来的象戏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象棋一词的诞生,孕育着日后象棋的产生,故将象棋名词诞生之时至南北前周武帝字文邕制《象经》前,这一段时间称为象棋的孕育期。

所谓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大象无关。象棋各子的得名,是由象征不同兵种而来的,即将、帅、车、马、士、兵、卒,这种与春秋时期的兵制相吻合。

一套完整的象棋分为象棋子和象棋盘,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在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楚河、汉界”。

象棋子共有三十二枚,分为红黑两组,各十六枚,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关于象棋的具体玩法,大家可以记住这样一首口语歌:马走日字,象飞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路护将边,小卒一去不回还。车走直路马踏斜,相飞田子炮打隔,卒子过河了不得。

△铜制象棋子 宋代(公元960~1127年)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组象棋子,陈列在陕西体育博物馆古代展厅,是我国宋代的铜制象棋子,共21枚,圆形,上面刻有卒、砲、马、士等文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砲为石字旁,与我们如今常见象棋中火字旁的炮是不相同的。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着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着述。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着名。第1届世界杯象棋锦标赛于1990年在新加坡举行。

象棋运动历史悠久,老少皆宜,广受人们喜爱,因此还出现了许多关于象棋的俗语,如:一盘象棋下三天——棋逢对手;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象棋棋子线上走——格格不入等,十分具有趣味性。(荣蕾)

往 期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编辑 | 李鹏 主播| 李鹏

版权声明:注明“原创”文章版权归“健康陕西”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cnjksxr@ 或直接回复本公众号:健康陕西人(CNJKSXR)

联系电话:029-85235627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健康陕西网

↓↓↓

如果觉得《微观陕体丨中国象棋——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