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脱贫攻坚群英谱】陈满应:脱贫有“妙招”

【脱贫攻坚群英谱】陈满应:脱贫有“妙招”

时间:2020-02-07 00:59:26

相关推荐

【脱贫攻坚群英谱】陈满应:脱贫有“妙招”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菜地碧波荡......

从夹石场上出发,一路向南,驱车三十分钟便可以到达陈满应的“菜园子”。碧绿的辣椒苗随风摇曳,火红的辣椒随枝丫摆动,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看到笔者,陈满应急忙从辣椒地里站起来。

“你看,下面这一大片土地全是我种的辣椒,今年气候不错,辣椒都长得很好。75亩的辣椒地预计产值可以达到30余万元,再扣除劳务费10万元,群众分红资金5万元,我大概能净赚15万元左右,我打算明年再扩大20亩的种植规模。现在日子都步上正轨了,我满意着呢!”陈满应一边带着笔者参观他的“菜园子”一边介绍。

初见陈满应是在沿河县夹石镇陈家村,笔者到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开展脱贫攻坚信息核查工作,陈满应就是其中一个贫困户,当问起陈满应家庭收入的时候,他拿过笔者手中的精准扶贫户动态信息采集表,大大方方的在他的年收入一栏规整的写下“3万元”。一瞧这个收入,笔者乐了“呦,你这是偷藏什么赚钱法子了吗?收入不错呀!”

他不好意思的说到“我是识别的精准扶贫户,也是村里新上任的计生专干、陈家村水厂管理员。”话音未落,村支书陈忠明连忙说“还是我们村‘新上任’的小老板呢!”

?村干部?管理员?小老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自己的故事,50岁的陈满应眼睛湿润了。“早些年我跑广州务工,生活也还过得去,自从我生了场大病后就再也干不了大活儿了,只能回家做点简单的事。我媳妇儿身体一向不好,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读书,一家人就靠着打零工和政府的低保金维持生计。日子长了,我都记不清自己领了多少年低保金了,只记得国家实施低保政策的第二年我就开始领低保金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那时候的日子可真难呀!”

以前的日子,对陈满应来说很难!自己重病在家,只能做些零散活计。妻子杜英身体一直不大好,稍稍忙活一点便是气喘吁吁,头晕眼花,摇摇欲坠。两个孩子又正是读书花钱的时候,家里唯一的“稳定收入”却只有为数不多的低保金,哪里养得活一家人的嘴啊。多重的生活压力让一家人喘不过气来,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生活的出路,不在政府的“低保金”上。

生活的出路在哪儿呢?陈满应想了很久,决心要把发展看向村外。出村的路有两条,一条往上,一条往下。老一辈人说,人得往高处走才行,他偏不信,硬是选择了坡下那条。坡下的路荆棘密布,并不好走。这一年,陈满应多次尝试未果,他开始有些犹豫起来。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省司法厅给陈家村带来了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给村里建起了辣椒加工厂,销路有了,就差发展辣椒的群众了,可是放眼望去,现在村里多是老人孩子,有心却无力。这让陈满应看到了一条出村的新路子。

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底,陈满应在坡下来来回回跑了很多遍,流转土地、“招兵买马”、育苗栽种、......一趟一趟的跑,终于在坡下种上了一大片辣椒,有了自己的“菜园子”。借着省司法厅帮扶陈家村的东风,成功与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产销合同。销路一打通,陈满应干劲儿更足了,带着十多个工人每天往辣椒地里钻,生怕一个看顾不周让那些宝贝秧苗受了“委屈”。就这样忙活了大半年,总算像样了。陈满应看着“菜园子”里碧绿的辣椒苗,红艳艳的辣椒,觉得生活总算有了一条像样的路子。

依靠产业致富是条长线,却“远水解不了近渴”,总得先得跨过眼前的困难才行呢。,大概是个不错的年份,在辣椒还只是小幼苗的时候,陈满应一口气干了两件大事儿——被组织任命为村里的计生专干、当起了村级水厂的管理员。“官”不大,事倒是不少。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全村干部皆进入战时状态,工作重心全部转向脱贫攻坚战一线,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汇总资料,一天没个闲,陈满应也是如此。陈家村一共有四个小型水厂,全是他一个人管理。早上天一亮,他便骑上自己的小摩托车,满山转悠着去水厂拉水闸放水,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等各家各户都走遍了,基本情况都摸清了,太阳稍稍有些西坠的时候,他又得回到水厂关闸。

“村里自来水倒是通了两三年了。但来水很不稳定,有时候几天没水喝,现在好了打开水龙头天天都有自来水,比以前有保障多了。水很干净的,特别放心!”看着自家流的哗啦啦的自来水,陈家村村民陈小容长舒了口气。

“组织任命我当村干部后,村里商量着让我来负责管理水厂,我就来了。每个月3.5元/吨,另外有5块钱的管理费,钱不多,我也没想着赚大钱。村里让我来是信任我,那我就一定得保证大伙儿有水喝!现在水厂的大小事情我都负责,只管来找我就行!”陈满应拍着胸脯乐呵呵的说道。

每个月有了这样两笔固定收入后,家里轻松了不少,再也不必担心这个月把钱花了下个月又上哪儿找钱的问题了,生活的出路又多了一条,可是一家人心里那股子想要更好的劲儿却泄不下来了。7月,“菜园子”里的辣椒结的正欢的时候,陈满应又在坡下开起了村里第一个现榨菜籽油厂。说起自己的新买卖,陈满应很是开心,“我运气好,碰上这几年精准扶贫政策好,政府在陈家村投入17.88万元新建了个榨油厂房,还买了榨油机,但缺人干活儿,我就给承包了过来。菜籽是本村收购的,3元/斤,一百斤菜籽榨出来我能赚105块钱呢”。

做买卖,老板开心了可不算,还得客户开心才行。正当笔者走访时,恰好遇上前来购油的村民陈蓉,她跟笔者介绍道“这是我第三次来这儿买油了,10元钱一斤。以前都是去夹石场上买,价格都一样,还得大老远提回来,麻烦的很,现在家门口也有卖的了。菜籽都是在寨子里我们看着收,看着榨的,质量不错,吃着也放心。再加上家里有七八个孩子,我又有点胖,吃菜籽油健康些,所以我家一直都是吃菜籽油的。前两天我还给儿子买了五十斤寄到广州去。”

对陈满应来说意味忙碌,意味着更好的生活。

原本以为会靠着“精准扶贫户”的身份浑浑噩噩生活到猴年马月的一家人在下定决心要为了尊严和面子开始操劳。生活的出路,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走的,在陈家村发展产业是一条既吃苦又致富的路子。种地、割草、收菜籽、榨油、拉水闸…… 。有心人,天不负。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菜园子”里的辣椒苗从“弱不禁风”变成“硕果累累”,卖出的菜油从一桶变成无数桶,干过的村委工作从一件变成无数件……一家人也从愁眉不展变成喜上眉头,仿佛一天有使不完的劲儿。

出村的路有两条,而陈满应选择了坡下那条,谁说坡下就没有好风光呢?坡下的路通向他工作的村委大楼,他的家,他的榨油厂,他的“菜园子”,更重要的是,通向他的希望,那是一家人想要找到生活的出路,想要更好的希望。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临别前,陈满应与笔者站在村口,低头看着坡下大片大片的红椒,干干净净的榨油厂,又抬头看了看山腰上的水厂,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他说“我不怕苦,我相信国家的好政策,我相信勤劳,我更相信只要肯干,一定不会活的比别人差!”(杨洁)

来源:走进沿河

执行主编:刘雅

值班编辑:张人文

编辑:杨 华谭旭东

如果觉得《【脱贫攻坚群英谱】陈满应:脱贫有“妙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