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用诗歌来感受巴蜀地理 著名诗人梁平诗集《家谱》出版

用诗歌来感受巴蜀地理 著名诗人梁平诗集《家谱》出版

时间:2021-11-16 12:27:22

相关推荐

用诗歌来感受巴蜀地理 著名诗人梁平诗集《家谱》出版

“从殷商一大堆甲骨文里,找到了‘蜀’。东汉的许慎说它是蚕,一个奇怪的造型,额头上,横放了一条加长的眼眶……”近日,著名诗人、《青年作家》主编、成都市作协主席梁平的最新诗集《家谱》出版,这本诗集中收录了梁平近年来对家乡重庆和目前生活地——成都的诗样解读,“我的写作有很强的地域性,我是希望构建我自己的诗意地理学。我很多作品会刻意地写重庆,写成都。我这些年‘流窜’于两个城市之间,已经忽略了家乡的概念,成都、重庆都是我的家。”

美国诗人布罗茨基说,诗歌是对人类记忆的表达。梁平用他的作品印证了这一结论。在他被列为很多大学科研课题的《重庆书》、《三星堆之门》、《三十年河东》中,在众多诗人网友中广为流传的诸多短诗《成渝高速》、《棉花街》中,都无一例外深深地烙着故乡的印记,“这个不奇怪,作家的写作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而我的故乡就是巴与蜀。”

他曾经在《重庆:城市血型》中解读巴,也在《说文解字:蜀》中解读蜀,写故乡的作品几乎占了梁平所有创作的二分之一。而在书写故乡的诗歌中,他比较刻意地把着力点用在正在消弭的那些人文记忆上。比他在写《棉花街》时写道:等到我在棉花街上走的时候,已经见不到街了。一条青石路油亮光滑,那是清末遗留的一条长辫,顺坡而下的民房,就像一地倒扣的黑色瓜皮帽,一百年忘了捡拾……

《家谱》中,收录了梁平近年来150余首诗歌,全书分为“为汉字而生”“蜀的胎记”“巴的血型”三个部分,“大部分是关于成都、重庆的诗歌,也有一些其他城市、景点的作品,有一种家国情怀。”梁平说,之所以取名为《家谱》,是因为这里面集结了自己文字的血缘,情感的埋伏,故乡和家国基因的指认。“家对于我,是我一生写作的土壤。我敢肯定地说,我以前、现在、以及以后的写作,绝不会偏移和舍弃这样的谱系。”

一个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是这个人一辈子的印记。梁平出生于重庆,从小在山城长大,写诗、生活。2001年春天,梁平来到成都,担任了《星星》诗刊总编,又在当选了成都市作协主席。在梁平看来,自己的写作有很强的地域性,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诗意地理学。虽然重庆和成都相隔不过几百公里,同属巴蜀文化的一脉,但梁平认为,这两个城市却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重庆阳刚、率真、大气;成都阴柔、含蓄、滋润。从文化意义上讲,成都更适合做文化,成都的土壤也更适合文化的生长和繁衍。

如果说重庆是梁平的故土,而成都则是他的乐土。梁平说,在成都写作像拐棍一样,成为他精神和身心最大的满足和支撑。

正是这样的土地情怀,梁平的许多诗作都跟地域有关。他曾在诗集《深呼吸》中专门写“成都词典”,写成都的《纱帽街》《惜字宫街》《爵版街》等10首。

又比如他写《成渝高速》:“成渝高速/是我惟一不能感受飞翔的速度/横卧在成都和重庆之间/混淆我的故土……”;

《回家》:“成都有一把钥匙在手/重庆有一把钥匙在手/往往一脚油门踩下以后/以为人在家里,手机却开始漫游……”;

《成都:红星路二段85号》:“站在窗口,看得见天上的三颗星星/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还有一颗,是诗歌……”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邱峻峰 实习生 伍文韬

编辑 江亚玲

如果觉得《用诗歌来感受巴蜀地理 著名诗人梁平诗集《家谱》出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