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北大教授诗人顾春芳出诗集《四月的沉醉》:诗歌和做学问有一个共同点 需要敏锐的诗性

北大教授诗人顾春芳出诗集《四月的沉醉》:诗歌和做学问有一个共同点 需要敏锐的诗性

时间:2021-07-23 17:05:25

相关推荐

北大教授诗人顾春芳出诗集《四月的沉醉》:诗歌和做学问有一个共同点 需要敏锐的诗性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王婧尧

学养之外,更存诗心,学者写诗,是北大的一个传统。像宗白华、俞平伯、吴组缃、林庚等著名学者,都是有影响的诗人。近日,正值北大12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春芳,为读者带来了她的第一本诗集。顾春芳给自己取了笔名“四月”,是对自己的一种祝愿,她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如同春日一般,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雷电打断过的半棵树,春天从另一半树中苏醒/树籽从哪里落下,哪里就顶起一片泥土/没有一棵多余的树,也没有一株多余的草/每一块路旁的燕石,都是宇宙中最永恒的杰作。……”在《燕南园》中她的诗意中与哲思。“秋日的乡村,似一个熟透了的果实/静默地悬在,橙红色的日落时分/金色的香甜,从那多汁的果子里透出/那是十月乡村的酒,和那倾倒在柔暖的麦垛上的梦。……”在《十月》中,她用的词语颗粒饱满,让人感到一种纯正的美感。

顾春芳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戏剧戏曲学、戏曲美学、电影学。前,学者顾春芳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关于戏剧的书。二十年后,她拿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四月的沉醉》。按照一般观点看来,做学术和写诗之间如隔鸿沟,一方集合着理性,一方汇聚着感性。理论研究需要理性的思维,学者天天在故纸堆里,考证、考据、爬梳材料,毫无诗意可言。写诗很感性,需要激情和灵感。诗歌成于一个个灵光乍现的时刻。而顾春芳对此有不同的见解,她说:“一个没有诗心,缺乏诗歌意识和情怀的人,一辈子可能非常平庸,是做不出大学问的。一个人要想做成大学问,非得有一些诗性的意识,诗的情怀和诗的思维不可。诗歌和做学问有一个共同点:需要敏锐的诗性直觉。”学术研究对于诗有什么样的意义?在顾春芳看来,“写诗固然需要灵感,但是成就一个诗人的不仅仅是灵感这一个条件,还有许多其他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我认为是学养。如果诗人的灵感没有学养作为支撑的话,这个灵感之源很快就会枯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诗人,年轻时写出过很好作品,可是到了中年以后,可能就泯然众人,我觉得这和学养有极大的关系。”

《四月的沉醉》的出版,也得到业内的高度赞赏。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四月的沉醉》新书沙龙上,美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以及诗人、《诗刊》副主编李少君,集中探讨了顾春芳诗歌的艺术人生。据叶朗教授透露,由于跟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很投缘,樊锦诗希望由顾春芳来写自己的传记。为了写这本传记,顾春芳不仅通读了所有樊锦诗的资料,还把樊锦诗的研究--考古学、敦煌学的相关书籍一并读了,每本书上都有她密密麻麻的批注。顾春芳的诗和人生紧密相连,却包含与她严谨仔细的学术态度一样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叶朗教授谈到:“从世界诗歌史上来看,学者成为诗人也是一个传统,刚才讲到歌德、泰戈尔都是这样。我们不能要求诗人都是学者,或者说诗人一定要文化修养高,文化水平高,但是一个诗人如果他文化修养高,那么他就有可能在诗歌中融入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对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思考,这样才能使诗歌具有形而上的意味。”

作为诗人,《诗刊》副主编的李少君,读诗、评诗甚多。对顾春芳字里行间脱胎于日常的神性引发他的感触:“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读了四月的诗。她的诗我觉得特别宁静、恬淡、从容,或者说有一种神圣感。因为我以前对她的生活不是很了解,一直在考虑为什么她会写出这样一种包含有沉静和澄明的理性的诗歌来。刚刚听了叶老师的介绍,应该说我有点恍然大悟了。中国古人对汉字是充满敬畏的,我一直认为书法其实就是对汉字的致敬。汉字代表的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核心的东西。儒家特别强调这个态度的端正,那么我觉得顾春芳,通过她做的读书笔记,长卷记录心得,能看出来她对这些伟大的文明、伟大的文字、伟大的精神,是非常的虔诚,所以她的诗歌里面能生出一种神圣感。西方人碰到困境的时候,也许会去读《圣经》,但是我们碰到困境的时候,就想起了诗歌。比如说我们沮丧的时候,会想起‘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分别的时候,会想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北大教授诗人顾春芳出诗集《四月的沉醉》:诗歌和做学问有一个共同点 需要敏锐的诗性直觉

如果觉得《北大教授诗人顾春芳出诗集《四月的沉醉》:诗歌和做学问有一个共同点 需要敏锐的诗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