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笔法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笔法结构

时间:2021-07-16 04:52:18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笔法结构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们说说欧阳询是唐初的一位着名书法家。虽然他长得身材瘦小,脸部又有点像猿猴的样子,以至于人们常拿他的这种形象来开玩笑,但他的书法,却是笔力挺拔劲健,风骨凛然,无人能及。因而他的楷书被称为“欧体”。他写起字来,出神入化,得心应手,不管什么样的纸笔,在他手里都能写出好字。因此,欧阳询的书法名声很高。当时的人如果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像得到宝贝,十分看重,甚至作为学习的范本。

欧阳询的书法名声不但国内流传,并且传播到海外。当时的高丽(今朝鲜半岛)国王就非常喜欢和看重欧阳询的书法,曾经专门派遣使者来唐朝求取他的法术。这使得唐高祖李渊也甚为感慨,说没有想到欧阳询的书法名声会远远地传播到海外去。并且还说,是不是看到欧阳询的字,就会想象欧阳询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呢?言外之意,欧阳询的字虽然骨力雄健,但其人却并不高大魁梧呀!

无独有偶。唐代的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也是自成一体的,他的书法被称为“柳体”。他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在当时名声也很大,以至于公卿大臣家,如果要为自己的父祖辈树碑立传的话,如果不是请柳公权来写碑,那就会被看作是不孝。不孝,在当时可是一个大罪名。可见当时人们对柳公权书法的看重。而来唐朝进贡的各国使者也同样看重柳公权的书法,往往另外准备一分钱物, 并清楚地写明是用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

其实,不仅是唐代的欧阳询、柳公权这些书法家,后代的许多书法家都有类似的情况。像元代的赵孟频,书法极为有名,以至于天竺国(今印度境)的僧人不远万里,特地购买归国保存:明代的文徵明善书,国外使者路过他的家乡都要行礼下拜,以不能见面为最大的遗憾;董其昌的书法更是名播海外;而与董其昌同时的邢侗,也是着名书法家,琉球的使者前来朝贡,宁愿多住几天,也要买邢侗的书法作品回去。如此等等。

艺术是没有传播界限的。一纸书法,密切了王朝之间的关系,架起了古代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联系的桥梁。书法艺术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它到底是怎么产生出如此巨大吸引力的呢?

书写和书法艺术:笔法、结构、章法书法,从原始的意义来说,是指文字书写的规范、法度。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字,都有不同的书写要求和规范。书写的规范性是利用文字来表情达意、展开交流的基本条件。但是,和世界上其他文字系统不同的是,汉字的文字系统属于表意文字的范围,形、音、义相互关联,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早期文字(甲骨文等)偏重描摹其形状,到隶书之后主要依靠书写的线条组成文字,这种变化就形成了汉字的不同书体。汉字的主要书体有篆书(以小篆为代表,小篆之前的文字传统上称“古籀文”,包括现在常说的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新出土的楚简书也属于这个范围)、隶书、草书(又可以分为章草、小草、狂草等)、行书、楷书(真书)。

这样看来,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书写(也包括以汉字的书写特征为基础创造的某些文字系统,如日语的假名文字)为基础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我们通常称为“书法”,在日语的语言系统中称“书道”,在韩语中称“书艺”,但这不是说,只要书写汉字(或者说汉字系统的文字),就是书法艺术了。正确、清楚地书写,只是文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它与书法还不是一回事。要逐渐接近书法艺术,还要注意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讲究一点笔法。所谓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和要求。古代大书法家赵孟频说“用笔千古不易”,也就是说用笔的原则是永远不变的,可见笔法的重要。

中国历代有很多着名的书法家,他们都把笔法看作是学好书法的首要问题。他们在学习书法时,千方百计要得到的就是笔法。甚至很多人将笔法看作是轻易不能传授的秘密。汉末三国时有一位 书法家钟繇,据说有一次,在另一位书法家韦诞那儿看到蔡邕所传的笔法,高兴地把胸膛都拍打青了,苦苦哀求韦诞给自己看看。韦诞却坚决不给他看。还是韦诞死后,钟繇挖开他的坟墓,才得到了这部笔法。此后钟繇的书法就更加神妙了。他直到死的时候,才把这部书传给他的儿子钟会。钟繇还有一位弟子宋翼,字写得很死板,没有变化,钟繇批评他,吓得他三年不敢见钟繇。后来钟繇死了,到太康(晋武帝年号)年间,其墓被人挖开,宋翼得到墓中的《笔势论》,依之练习,终于名声大振。练习书法首先要掌握笔法,这实在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笔法的要求是怎样的呢?

传统的书法是用毛笔书写的。它跟现代实用硬笔不一样,需要时刻注意笔头的运动方向和按在纸上,的力量轻重,尤其要注意笔锋(就是笔芯和笔尖部分)的运动和位置。只有处理好了这些,才能写出具有艺术内涵的笔画。笔法基本上分为圆笔和方笔。使用毛笔的时候,如果笔锋能包裹在其他笔毫的中间,所谓“提笔裹锋”,写出的笔画感觉比较浑圆,看不到明显的虚尖方折,就称为“圆笔”;如果书写时笔毫铺开,笔锋外露,笔画有方折的感觉,就称为“方笔”。但不管圆笔还是方笔,都要做到笔画饱满,有力度,有神采。为了达到这种书写效果,古人非常推崇中锋用笔,有所谓“笔笔中锋”的说法。

所谓“中锋”,就是指在书写的过程中,要随时调整,使笔芯保持在笔画的中间。这样,墨的渗入就会沿笔画的中间向两边展开,这样写出来的笔画,不管粗细,都会感觉饱满圆融,有弹性。就像一个人一样,不管肥瘦,骨肉匀称,感觉就有精神。所以宋代的姜夔说:要让笔锋经常处在笔画中间,写出来的笔画个方面就没有毛病。当然,这是强调中锋的重要性,不是说任何时候都要这样。除了中锋之外,还有侧锋等笔法。书写过程中还要讲究藏锋、露锋以及虚实等方面。总之,要使各种笔法互相配合,加上毛笔运动过程中的轻重缓急的变化,才能写出既富意蕴、又有神采的笔画,取得良好的书写效果。

参考资料《中国书法》

如果觉得《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笔法结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