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 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攻略(7篇)

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 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攻略(7篇)

时间:2020-05-08 02:37:02

相关推荐

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 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攻略(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多建船闸的办法。在这段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着,没有排外的“地头蛇”欺负外乡人。所以,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成为台儿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由于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容纳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妈祖等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外各大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儿庄的文化标志符号。

关于军事符号,我想大家马上就能想起发生在70多年前的台儿庄大战。诗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诗里写到:“也许,台儿庄没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儿庄。”1938年的台儿庄人,受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确确实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战役,却有着其他战役所不能比拟的经典意义:它是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维护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给军国主义重创的战役,它给法西斯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极大鼓舞。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胜的信心,彻底破除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华民族面临绝望的危急关头,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之地,维护世界和平之地。这一军事标志符号,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在中华民族对日抗战史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大型会战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顾战史,目前在海峡两岸得到认同的将领,首选台儿庄大战的指挥者。这样,台儿庄又成为国共两党联系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标志符号。

繁荣兴盛了300多年的台儿庄,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海,淤塞了山东境内的运河航道,京杭不能贯通,台儿庄的繁荣受到影响。1938年春天,中日军队在台儿庄持续了半个月的血战,使这个称得上中外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被夷为一片废墟。战后,国民政府登报承诺,要重建台儿庄。可是,因为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台儿庄往日的辉煌。

xx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枣庄市人民政府市长、海归双博士陈伟,带领政府部门和各区市的负责人,从滕州市的红荷湿地上船,沿运进行考察,研究讨论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战略。汽船航行了11个小时,天色擦黑才到达考察的终点台儿庄。这时,台儿庄区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陈市长,在台儿庄旧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这段运河,因为废弃不用,在月河街一线留下了十多处古运码头。具有历史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陈市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即决定到现场进行考察。当他听说上海的绿房子公司计划投资六亿元,把这一带开发为商品房时,陈市长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陈市长利用节假日,先后40多次到台儿庄明查暗访,发掘古城遗迹。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决定。这样,我们在四百年前兴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可以说,台儿庄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所谓抢,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陈市长当机立断,所有的历史遗迹都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谓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所谓创,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杨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国家级的景点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等。

今天我们到台儿庄参观游览的景点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

到达现场之后,各景点的导游会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描写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贵宾,欢迎您来太湖,来到美丽的游客中心。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与浙江省相连,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太湖横跨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虎丘区、吴江区)、无锡市滨湖区、常州市武进区、宜兴市,其中大部分水域位于苏州市,分别由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管辖。

太湖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周边主要景点: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常州市)、太湖湾广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万泽太湖庄园、竺山湖小镇、太湖湾度假村、国家龙舟竞赛基地;苏州园林、永慧寺、统一嘉园、玄阳洞、碧云洞、禹王庙、白马庙、罗汉寺、圣恩寺、东西山风景区、三元文化遗址;无锡影视城、灵山大佛、鼋头渚、自然公园、太湖仙岛、万佛塔、五女墓、小王山摩崖石刻、蠡园。

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林苏州,太湖八百里,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

太湖横跨江苏、浙江两省,但作为风景区,最精华的部分则在距离无锡市区18公里处的鼋头渚。1994年10月25日,我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正式通车。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和周边拥有多家三、四星级的农家乐餐厅,游客不仅可以饱尝吴地传统的农家菜肴,还可品尝到镇湖地方特有的渔家菜系,如红烧野生甲鱼、太湖杂鱼和各式野味家乡菜,如果再喝上一壶农家自酿的花酒,那更是人生一大惬意之事。在景区内,您还能品尝到具有浓郁田园特色的农家菜饭、土鸡汤、鱼头汤,或者亲手烹制您从湖中钓上来的鱼虾和下田采摘到的新鲜蔬菜。

您还可以登上青云号画舫,与亲朋好友一起游湖赏景、品尝一顿味道鲜美的太湖船宴。

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脐,雄尖雌团,内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龄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结队顺流东下,至江海交汇处的浅海中,繁殖而后终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经多次蜕壳,逐渐长大,次年便成大蟹。1949年以后,因沿江建闸,蟹苗难以洄游,1966年起以人工流放蟹苗,1公斤蟹苗可出成蟹3—4吨。

太湖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构成了太湖标志性的味觉体验。最惬意的方式是在太湖湖畔的船餐厅品尝“太湖三白”,一湖水色,秀色同样可餐。

酱排骨:守着一条历经沧桑的古运河,品尝这道最经典的锡帮菜,排骨的浓香与历史的沉淀滋味同样让人回味。

鲜笋:太湖西岸不仅有百亩茶园,还有千顷竹海。鲜嫩的竹笋不仅是可口的菜肴,还有奇妙的药用功能。

绣花锦:一个雍容华贵的菜名背后实际却是一道相貌清秀、口味清爽的家常青菜,不过这道青菜的鲜嫩可不是在哪里都能尝到的,要不它也不会成为南浔。

莲子:随手买一只翠绿的莲蓬,剥开嫩绿的莲子,取出乳白的莲仁——那满口的清香便是最新鲜的太湖之味。

描写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游客: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因为杭州西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来,她那独具的魅力,不仅使扬州人民喜往乐游,也使不少海内外的文人名士为之倾倒,单单一个“瘦”字,就引出许许多多诗人的佳句。早些年,邓拓游湖时,就对湖山风光赞赏不已,欣然成诗:“板桥歌吹古扬州,我作扬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

当年北宋皇帝宋微宗非常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准备在京城造一座万寿山,这块来自广西的钟乳石在运输的途中正好碰上方腊农民起义,所以遗失在扬州

【名称来历—大虹桥—南门】

各位游客:我国以“西湖”命名的景区有三四十处之多,而“瘦西湖”仅扬州一个。那么她为什么要定名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顷的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游程,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后来改称“瘦西湖”,是因为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扬州好,第一是虹桥”,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名闻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桥。这座桥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十五年后,巡盐御史吉庆、普福、高恒相继重建,并在桥上建桥亭,改“红”为“虹”,意思是桥如彩虹。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虹桥在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乾隆皇帝游扬州时也作诗赞赏虹桥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桥,见一乞丐手执长竿,长竿端头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词,便门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纪晓岚(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专在河边吟诗乞讨为生。乾隆闻听下旨命令乞丐当面吟诗,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烟花风流在,一代天君过红桥。锦帆徐牵碧镜里,落霞贫贱照天烧。”乾隆不得不感叹:“扬州乞儿尚能作此诗,果然不愧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动诗兴,出诗应和:“绿浓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今日大虹桥已成为进人

瘦西湖的咽喉,登桥远望,不仅可见湖水如带,桃红柳绿,画航签歌,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似在招引我们,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门,她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瘦西湖南大门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门厅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扬州已故书法家孙龙父的手笔。门厅廊柱上一副槛联这样写道:“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间平泉草木;湖山倍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是晚清扬州诗人李逸休撰题,并由其女儿扬州著名书法家李圣和书写的。有了这副祖联,瘦西湖风光也更添了几分滋力。几年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那场重头戏就是在这地拍摄的,让我们像当年的元妃那样登上挂揖兰桡,透过珠帘绣幕,去纵情领略瘦西湖的风光吧

【长堤春柳—小方亭—桃花坞】

各位游客:步入大门,脚下一道长堤,逶迤北去。从虹桥直至徐园门前,是一条600米的长堤。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为清初盐商黄为蒲所筑。此景即称“长堤春柳”。每当和煦春风吹到这里时,那细细的柳丝就被染成嫩黄色,继而吐出粒粒绿珠。春意盎然时,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湖上微风吹来,那柳丝们娜起舞,树影婆婆,似青烟绿秀,漫步其间,怎不会令人人迷呢!这正如诗人陈其工所描写的:“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人迷。”

春日踏访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这“问株杨柳间株桃”的长堤上,不知游客们是否有心旷神怕的感受。堤虽长但并不显得单调,请看前面堤畔的这座攒尖翘角式的四柱方亭,显然是让我们在此驻足,静静地揣摩欣赏这里的景色。亭内面西的“长堤春柳”匾是清代进士扬州书法家陈重庆的手笔。联题:“佳气溢芳甸(赵孟頫句),宿云檐野川(元好问句)。”为扬州书画家王板哉所书,登亭小想,使我们在领悟中又进入了新的意境。

堤边的柳与别处是不同的,为什么呢?据说,当年隋场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插柳,既可护堤,又可遮荫。隋扬帝大喜,并亲手先栽一株,又赐垂柳姓杨,所以外地的柳树到了扬州就称杨柳,“多情最是扬州柳”,所以杨柳成了扬州的市树。

如果说“长堤春柳”似东风二月,以桃红柳绿间植取胜,那么挑花坞则以成片桃林,云霞散彩的气派见长,的确是:“花落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之处就叫桃花坞,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拍摄时。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此处以锦囊收桃花艳骨,埋于一环净土之中,当她边舞边歌“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时,连桃花鸡的花瓣也籁籁飘落,似乎同情黛玉的不幸。

据野史记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间以古人“飞红”为题,行令赋诗。到了某盐商时,因才思枯竭,无以为对,竟然说出“柳絮飞来片片红”之句。金农为之解围,说是古人确有该诗,并为之补全,诗说:“廿四桥边廿四风,凭闹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明知是金农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农的才思敏捷。

【四桥烟雨—徐园】

各位游客:扬州素以桥乡闻名,它与江南绍兴一样桥多、桥美,不同的是,绍兴以梁桥为多,而扬州却以拱桥见长。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点叫“四桥烟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间,以前为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经也是大盐商的私家园林,登上这四桥烟雨楼,南面的虹桥,北面的长春桥,近处的春浓桥和西边的五亭桥,都历历在目。每当风雨萧萧时,四桥就忽隐忽视,故称“四桥烟雨”。可贵的是诸桥近在咫尺,桥桥不同,但这四座桥却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衔接起来,又以各桥不同的落点和构架将全彻景点划分为各具特色的若干区间,使每一风景区都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韵味。难怪乾隆每次来扬州都要登临四桥烟雨楼,凭窗眺望。“趣园”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时的御笔。

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墙将大片湖水挡住,仅以一圆形的洞门引我们入内。清初这里是韩园桃花坞故址。民国4年(191年)改为徐宝山洞堂,故名徐园。徐宝山曾任辛亥革命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统管两淮及八百里长江的缉私。他曾追随孙中山,与清军对阵作战,其后又提出撤销扬州军政府,从而统一江苏的主张。由于他轻视袁世凯,并赶走袁派来监视他的参谋长,袁世凯下毒手派人将他炸死。此时,曾与徐宝山共事过的著名书法家吉亮工不待请求,主动写了“徐园”两字。刚挥毫时,他心情还比较沉重,所以“徐”字为行楷,而后越写越激动,以至写“园”时,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愤写成了行草。字径虽逾尺,但两字配合和谐,笔力遭劲。

这一小小园林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此园是瘦西湖正门进入的第一个园,游客一入其中顿感江南园林的精巧。未到过瘦西湖的人,就以为这就是瘦西湖的风貌,其实这正是构园者的苦心,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小金山—风亭—本樨书屋】

我们穿过徐国的后门,越过小虹桥,来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清朝时,为了使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开一段莲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开挖出来的河泥人工堆积而成的。那时满岭遍植梅花,香气四溢,故称“梅岭春深”。据说当初在堆土成山时,屡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也急得头晕眼花,一次在睡梦中,看见关羽带领士兵正在打梅花桩,将木桩几个一组打在河心,然后堆土成山。他猛然惊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后,果然堆成一座“小金山”。其后乾隆游览至此,闻听此事大悦,左右乘机连媚说:“皇上南巡,感动天地神灵,连关帝也主动为皇上效力。”乾隆更加高兴,即命重赏。

对了,刚才有位游客问,扬州为什么老是引用人家的名称?杭州有个西湖,这里就叫瘦西湖;镇江有个金山,这里就叫小金山。原来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借乎小”。

下面我们沿着碗蜒山路,拾级而上,岭上便是风亭,匾额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阮元所题。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深,贵在曲折。此时俯瞰小金山,上有风亭,中有观音阁,下有各种形式的厅堂,很有层次,四周碧水时宽时窄,时直时曲,使人感到变化无穷而又富有自然之势。

古城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瘦西湖一直有“翰墨园林”之称,到处都显示出文学艺术的特征。现在我们来到了临水而建的琴室,门前古柏两株,树龄都在200年以上,树高过檐数丈,葱笼叠翠。请大家随我走进琴室的庭院,请看东面花瓶门的石额上刻着“静观”两字,这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的手笔。琴室后是木标书屋。游客们:大家请保持安静。为什么?因为这里是读书所在,自然要安静了。园内种有老桂树15株,花开时节浓香醉人,又名“桂园”,木挥是桂花的别称。

【吹台—五亭桥—白塔】

各位游客:在小金山西麓有一条岸柳成行的长堤,伸向湖心,长堤的顶端就是吹台,也叫。提起,我们会想起北京国宾馆的,另外还有陕西宝鸡姜太公的。扬州的自有其高妙之处,伸出水面的小岛,岸柳成行,宽丈许,长有百余步,直插湖心。整个吹台既无繁杂的斗拱挑出,又无雕梁画栋的富丽堂皇,而是素油涂抹梁檐,显得朴实无华。建于清乾隆年间,最初设计者的本意是:乾隆游湖时,乐队在其中弹奏江南丝竹,以助游兴,所以亭内有沙孟海题“吹台”匾。谁知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到此地,觉得此处更宜钓鱼,于是勃发钓鱼之兴。这下忙坏了手下人,管事的盐商火速暗中挑选水手,潜入水下,以荷叶盖顶,以荷茎换气。每当乾隆落竿垂钓,水手就将活鱼一条条挂上构去,乾隆举竿鱼跃,大家都喝彩欢腾,以为水神也从太君心意,盐商也自然得到奖赏。现今檐口的三字匾,是书法家刘海粟所题。两边槛联,上联为“浩歌向兰渚”,是唐代徐彦的佳句;下联为“把钓待秋风”,是唐代杜甫的名言。吹台三面各开圆洞门,以门借景,有“三星拱照”之称,为我国造园技艺中运用借景的杰出范例。

游客们:前面横跨瘦西湖南北两岸,巍峨屹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环拱石桥就是五亭桥。五亭桥不仅是扬州瘦西湖的象征,而且是全国风景名胜中独一天二的景观,因桥上建有五亭,大家便都称它为“五亭桥”。此桥是由巡盐御史高恒为迎奉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年)而建,又因为其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全长55.5米,桥基平面分成12个大小不同的桥墩,最为独特的是桥基,虽然用大块青石砌成,但十分纤巧,桥亭比例适当,配置和谐,造桥者把桥基建成“艹”形,主桥为单曲拱桥,旁构4翼,每翼各有3个半拱的桥洞,连同引桥两个扇形桥洞,共有15孔。孔孔相连,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5孔,大小各异,形状各殊;泛舟桥下,孔孔相通,犹如城堡。莲花出水似的五亭桥,结构巧妙,造型独特,桥亭结合,气势宏伟,举世无双,被著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评价为“中国古城交通桥与观赏桥结合的典范”。

五亭桥南面为莲性寺,原称“法海寺”,初建于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改为“莲性寺”。里面有名的建筑是白塔,巍峨矗立,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塔身为砖结构,分三层,上层叫刹,中层是龛,均呈圆形,下层是塔基,为正方形。整个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据说这座白塔是一夜之间造成的。一天,乾隆的游船到了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开窗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原来这座白塔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

描写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枣庄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观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枣庄之行的地接导游员。坐在驾驶座上全神贯注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十几年的旅游车驾驶经验,由他为我们开车,交通问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师傅和我会像接待老朋友一样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预祝大家此次枣庄之行能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现在我们乘车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台儿庄古城”,大家一边欣赏沿途风光,一边听我讲讲枣庄的基本情况。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端,与江苏省接壤。是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称。建市于1961年,辖五区一市和一个高新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万。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的“冠世榴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因此,枣庄被誉为“万年家园,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台儿庄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历史上的台儿庄只是一个城镇,乾隆皇帝御笔钦赐“天下第一庄”。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文化积淀,又为这座城市赋予了历史的厚重。途经台儿庄的运河,是三千华里运河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是“活着的古运河”,有人说,“观长城上八达岭,看运河到台儿庄”,可谓真知灼见。

1938年春天,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所以,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扬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

说话间,我们已经快进入台儿庄古城景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红色旅游车的车牌号:123456,我的手机号码是,有什么问题,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

现在我们参观游览的是重建之后的台城旧志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官式建筑是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成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前面这座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大衙门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大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大衙门街的旧名。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风格,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南楼经营珠宝,北楼经营茶艺。

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栈。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胡文广原先是一位书生,乘船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台儿庄,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放弃科考,留在这里经商。他的经商理念是“和为贵”、“和气生财”,没过几年,就成为台儿庄的富商。他把堂号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远恪守和为贵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两座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左边这座名为“可意楼”,通过这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楹联,我们能够猜到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右面这座名为“可风楼”,告诉人们这座商铺虽然紧靠青楼,它的主人仍然洁身自好,“可作风范”。

好了大家请跟紧我,注意脚下的台阶,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座桥就是广源桥,又称“玉带桥”,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时任参将赵登高主持兴建,寓有“财源广进、兴旺发达”的之意,故称“广源桥”。桥长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桥面宽2.2米,是古城所有拱桥中跨度最高的单孔石拱桥。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个座建筑就是扶风堂,这处宅院为晋派建筑,俗称万家大院,由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四十万”兴建。万家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鼎盛时期有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被称作“四十万”。这座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体式,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60多间房屋,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台儿庄大战期间,一度成为我军掩体,战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军轰炸。现在我们看到的扶风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称为“文化基因复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这条河就是古运河,明万历二十一年动议开挖,三十二年通航,400年来未曾断流。台儿庄大战期间,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桥,就在前面这个位置。1959年,国家对京杭运河进行改造,将原运河取直,这段运河保留在旧城内,成为景观河。

四十万码头:为万家私人码头,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货船装卸货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内现有此类码头13座,这些古码头,在准备拆除的时候,因为陈伟市长的发现,才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见证“活着的运河”的历史遗存。

广济桥,俗称“丁字桥”,原为木桥,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万家出资修建为石桥。桥长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桥面宽2.7米,桥石为皇宫专用的苏州木渎金山石。街坊邻居感念万家周济大众的慈善之情,称其为“广济桥”。

三恪堂与运河税史馆,为鲁南风格的民居,是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为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陈家对三恪的解释是,对待天、地、人,都要谨慎恭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主人陈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时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现存“陈万祥”商号。

这样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鲁南民居,是土墙草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只是不坚固,每隔几年就要维修。那些经商赚了大钱的,往往大兴土木,建造豪宅。鲁南民居,宅院无论建得多大,门头都要收敛。陈府的门头不大,可是在大门西旁,建了几间面朝衙门街的门市,使院落与院门保持匀称。这临街的门市,如今成为运河税史馆。

这座建筑为台庄驿站,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驿。驿站是古代飞报军情、接送客人、运输军需的中转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命脉”。驿站的功能,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招待所。凡持有“驿关”证件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每隔十华里设有一个邮铺,次要邮路间隔二三十里。台庄驿为水驿,是伴随着漕运发展而设立的。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河漕总督御史曹时聘在台儿庄设立驿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编制增加到五人。

台儿庄水驿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风格。现在作为驿站文化展示区,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华民族三千年邮驿文明史及地方驿站发展历程。

这座庙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学校,名为翠屏学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为义塾,对外收徒。该私塾1938年毁于战火,现在原址重建。

这个大院为日升昌票号的分号——日升昌记。为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据文献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人吴玉章从太原阳谷带职来台儿庄,开设“日升昌”分号,俗称吴家票号,为各路商贾办理汇兑和存放金银业务。这样的票号,在台儿庄有七家之多。吴家票号虽为山西人所建,却是典型的鲁南风格。

现在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陈列、多媒体场景再现等手法,用货币、契约、商标、印鉴、戥(deng)秤、税单、股票等商业实物和资料,展示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台儿庄商贸文化,讲述台儿庄的商业文化变迁,特别是票号发展的历程,从不同角度折射台儿庄商业文化的流金岁月。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现在原址复建。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驻台参将赵登高陪同他游览了台儿庄城。

当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这座拱桥时,一位女子说:“步步高。”

乾隆皇帝走到桥上,问:“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这女子说:“万岁爷洪福齐天,国运步步高扬,我们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问:“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说法啊?”

女子脱口而出:“万岁爷,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乾隆皇帝说:“你真是一张巧嘴。”

后来,城里人把这位苏州女子称为“巧嫂子”。

谢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楼,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绮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为苏杭茶楼。沈绮有茶园百亩,因台儿庄商运兴盛来这里销售茶叶,兼开茶馆。咸丰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了苏杭茶楼,改名谢裕大茶行。原建筑毁于1938年的战火,因为是全木质结构,大火三天不灭。现在原址复建,为茶艺文化展示区。

这座京派建筑名为文汇酒楼,原名“聚奎楼”,为守备署守备瞿翼龙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经营沿运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在此用膳而名声大振。台儿庄大战胜利后,更名为文汇酒楼,现为大战文化展示区。

到此我们今天的游程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处还请各位提出

描写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 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20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20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 、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描写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枣庄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观光旅游!我是小王,是大家此次枣庄之行的地接导游员。坐在驾驶座上全神贯注开车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十几年的旅游车驾驶经验,由他为我们开车,交通问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李师傅和我会像接待老朋友一样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鼎立配合。在此预祝大家此次枣庄之行能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现在我们乘车前往今天的旅游目的地“台儿庄古城”,大家一边欣赏沿途风光,一边听我讲讲枣庄的基本情况。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端,与江苏省接壤。是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之称。建市于1961年,辖五区一市和一个高新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3万。

枣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公园;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的“冠世榴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因此,枣庄被誉为“万年家园,千年古郡,百年城市”。

台儿庄是枣庄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历史上的台儿庄只是一个城镇,乾隆皇帝御笔钦赐“天下第一庄”。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文化积淀,又为这座城市赋予了历史的厚重。途经台儿庄的运河,是三千华里运河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是“活着的古运河”,有人说,“观长城上八达岭,看运河到台儿庄”,可谓真知灼见。

1938年春天,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所以,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扬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

说话间,我们已经快进入台儿庄古城景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红色旅游车的车牌号:123456,我的手机号码是,有什么问题,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

现在我们参观游览的是重建之后的台城旧志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官式建筑是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成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前面这座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大衙门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大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大衙门街的旧名。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风格,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南楼经营珠宝,北楼经营茶艺。

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栈。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胡文广原先是一位书生,乘船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台儿庄,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放弃科考,留在这里经商。他的经商理念是“和为贵”、“和气生财”,没过几年,就成为台儿庄的富商。他把堂号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远恪守和为贵的理念。

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两座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左边这座名为“可意楼”,通过这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楹联,我们能够猜到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右面这座名为“可风楼”,告诉人们这座商铺虽然紧靠青楼,它的主人仍然洁身自好,“可作风范”。

好了大家请跟紧我,注意脚下的台阶,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座桥就是广源桥,又称“玉带桥”,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时任参将赵登高主持兴建,寓有“财源广进、兴旺发达”的之意,故称“广源桥”。桥长13.9米,高3.25米,跨度6.2米,桥面宽2.2米,是古城所有拱桥中跨度最高的单孔石拱桥。

好了大家看,我右手边的这个座建筑就是扶风堂,这处宅院为晋派建筑,俗称万家大院,由台儿庄四大家之一的“四十万”兴建。万家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迁至台儿庄,因漕运而发迹,鼎盛时期有店铺商号20余家,官银40万两,被称作“四十万”。这座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采用青砖青瓦的梁柱式砖木体式,楼高院深,墙厚基宽,设计精巧,雕刻考究。有四合院、过庭院、偏正套院,60多间房屋,其豪华程度为台儿庄之最。台儿庄大战期间,一度成为我军掩体,战役打到第四天,遭到日军轰炸。现在我们看到的扶风堂,是在原有的地基上重建的,被称为“文化基因复活的成功范例”。

前面这条河就是古运河,明万历二十一年动议开挖,三十二年通航,420xx年来未曾断流。台儿庄大战期间,池峰城破釜沉舟,下令炸掉的浮桥,就在前面这个位置。1959年,国家对京杭运河进行改造,将原运河取直,这段运河保留在旧城内,成为景观河。

四十万码头:为万家私人码头,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用于货船装卸货物,兼具汲水、洗菜、洗衣等生活功能。古城内现有此类码头13座,这些古码头,在准备拆除的时候,因为陈伟市长的发现,才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见证“活着的运河”的历史遗存。

广济桥,俗称“丁字桥”,原为木桥,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万家出资修建为石桥。桥长11.8米,高3.1米,跨度5.8米,桥面宽2.7米,桥石为皇宫专用的苏州木渎金山石。街坊邻居感念万家周济大众的慈善之情,称其为“广济桥”。

三恪堂与运河税史馆,为鲁南风格的民居,是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建于清朝末年,名为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陈家对三恪的解释是,对待天、地、人,都要谨慎恭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主人陈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时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现存“陈万祥”商号。

这样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鲁南民居,是土墙草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只是不坚固,每隔几年就要维修。那些经商赚了大钱的,往往大兴土木,建造豪宅。鲁南民居,宅院无论建得多大,门头都要收敛。陈府的门头不大,可是在大门西旁,建了几间面朝衙门街的门市,使院落与院门保持匀称。这临街的门市,如今成为运河税史馆。

这座建筑为台庄驿站,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驿。驿站是古代飞报军情、接送客人、运输军需的中转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命脉”。驿站的功能,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招待所。凡持有“驿关”证件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每隔十华里设有一个邮铺,次要邮路间隔二三十里。台庄驿为水驿,是伴随着漕运发展而设立的。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河漕总督御史曹时聘在台儿庄设立驿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编制增加到五人。

台儿庄水驿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风格。现在作为驿站文化展示区,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华民族三千年邮驿文明史及地方驿站发展历程。

这座庙堂式建筑是古城的一所私塾学校,名为翠屏学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为义塾,对外收徒。该私塾1938年毁于战火,现在原址重建。

这个大院为日升昌票号的分号——日升昌记。为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据文献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人吴玉章从太原阳谷带职来台儿庄,开设“日升昌”分号,俗称吴家票号,为各路商贾办理汇兑和存放金银业务。这样的票号,在台儿庄有七家之多。吴家票号虽为山西人所建,却是典型的鲁南风格。

现在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陈列、多媒体场景再现等手法,用货币、契约、商标、印鉴、戥(deng)秤、税单、股票等商业实物和资料,展示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台儿庄商贸文化,讲述台儿庄的商业文化变迁,特别是票号发展的历程,从不同角度折射台儿庄商业文化的流金岁月。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现在原址复建。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驻台参将赵登高陪同他游览了台儿庄城。

当乾隆皇帝一步步走上这座拱桥时,一位女子说:“步步高。”

乾隆皇帝走到桥上,问:“这‘步步高’是什么意思?”

这女子说:“万岁爷洪福齐天,国运步步高扬,我们这些黎民百姓跟您享福。”

乾隆皇帝狡黠地一笑,问:“再往前走又有什么说法啊?”

女子脱口而出:“万岁爷,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乾隆皇帝说:“你真是一张巧嘴。”

后来,城里人把这位苏州女子称为“巧嫂子”。

谢裕大茶行,是座木雕茶楼,最初由浙江茶商沈绮于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名为苏杭茶楼。沈绮有茶园百亩,因台儿庄商运兴盛来这里销售茶叶,兼开茶馆。咸丰七年(1857年),徽州茶商谢正安收购了苏杭茶楼,改名谢裕大茶行。原建筑毁于1938年的战火,因为是全木质结构,大火三天不灭。现在原址复建,为茶艺文化展示区。

这座京派建筑名为文汇酒楼,原名“聚奎楼”,为守备署守备瞿翼龙的后裔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造,经营沿运地方名吃,因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在此用膳而名声大振。台儿庄大战胜利后,更名为文汇酒楼,现为大战文化展示区。

到此我们今天的游程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不周之处还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期待您的再次光临!

描写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古时候属于兰陵旧疆,现在是枣庄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与江苏省接壤,为山东省的南大门。

现在,我利用大家乘车去台儿庄的时间,简要地介绍一下台儿庄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台儿庄名字的由来。我们今天提到“庄”这个字的时候,常常与“村”合用,称为“村庄”,与城镇相对。其实,在古代,村与庄,是两个概念。村,是由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后来成为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庄,是朝廷、贵族所拥有的土地,在这些圈定的土地上居住的居民,是军人或雇民。台儿庄,应该是荀子任兰陵令的时候楚国的屯田,后来在此形成居民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是,台儿庄土地肥沃,但是地势低洼,汛期成为洪水走廊。人们在这里筑台而居,于是被称作“台庄”。唐代准提阁内的碑文上,出现“台家庄”的名字,明代正德年间所立的泰山庙碑文中,出现“台家庄集”,证明那时候已经不是普通的村庄而是颇具规模的集市。大运河开通之后,南方客商语速比当地居民快,使“台庄”的发音出现儿化。明代崇祯十二年所立的防务碑上,已使用“台儿庄”的称谓。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也使用台儿庄这个名称。今天,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台儿庄由田庄到运河重镇的过程,是伴随者运河的开通与兴盛的。

按照行政级别和面积,台儿庄赶不上河北石家庄,可是,她却赢得了“天下第一庄”的声誉。

这不是台儿庄人夜郎自大,“天下第一庄”的美育,出自乾隆皇帝之口,他和康熙皇帝分别六下江南,都要路过台儿庄。有一次,乾隆皇帝面对台儿庄的繁荣与兴盛,发出“天下第一庄”的赞誉。而明清两代和20世纪的沉重事实,又为这块土地赋予了文化的斑斓和历史的厚重。

今天,台儿庄仍然是“天下第一庄”的原因,一是她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二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三是她保存了50多处二战遗迹,四是市区两级政府对台儿庄的抢救性重建,使她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文化、军事和政治标志符号。

我们先说台儿庄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

万里长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画下雄浑的一撇,京杭大运河画下了遒劲的一捺,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而建,今天,只剩下象征意义,而没有了实际功能。而京杭大运河,这个沟通中国南北的伟大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优化生态的功能。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必须梳理一下运河的历史。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27xx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境内的逼阳国,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24xx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了从今天的扬州到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北起河北的涿郡,经洛阳通达浙江的余杭。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疏通,到公元13世纪,元世祖完成了由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工程。明朝初年,永乐皇帝出于把国都由南京前往北京的考虑,在元代运河的基础上,疏通、扩建了京杭运河,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使之成为明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那时候,微山湖尚未形成,今天的湖区一带,是十几个互不相连的小型湖泊。途经这里的京杭运河,自济宁往下,走的是微山、留城以西的线路,自徐州至淮安,运河借走黄河水道。因为黄河为季节河,旱季断水、汛期黄犯,一年之中有半年不能通航。为了保证这条国家命脉的畅通,一代代治河大臣,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人认为治运必先治黄,有人认为治黄不如避黄。于是,在“借黄就运”和“避黄行运”的问题上争执了几十年。万历年间,“避黄”派胜利,在万历三十二年,开通了时称泇运河的台儿庄运河。这段运河的开通,避开了黄河水患,使运河通航天数增加80多天,每年经过台儿庄运河的船只7000多艘,运输物资400万担。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微山湖的形成,成为补充运河水源的水柜。

台儿庄地势较微山湖一带低洼,其海拔高度低于微山湖的湖底。为了防止汛期储存的湖水通过运河一泄而下,治河官员想出了多建船闸的办法。在这段运河开通之初的明朝万历年间,从微山湖口的韩庄至台儿庄,建起了八座节制闸。从南方载货北上的船只,经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量的官船和商船要在台儿庄等待,这个特殊的漕运枢纽于是滞留了大量流动人口,使得台儿庄迅速繁荣。明末至整个清代,台儿庄始终保持着“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是一个移民城镇,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土着,没有排外的“地头蛇”欺负外乡人。所以,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都愿意借助台儿庄的商机创造财富,置办家业,长久定居,进而捐助善款,修桥铺路,建庙办学,成为台儿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到清代的康熙年间,台儿庄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流动人口达到七八万人。由于在此经商和定居的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在营建自己的商铺和住宅时,带来了各地的建筑风格,使得台儿庄城里集中了京派、晋派、陕派、鲁南、江浙、徽派、闽南、岭南、欧式、中东等不同建筑;容纳了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妈祖等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外各大宗教,据文献记载,大战前的台儿庄,大小庙宇多达72座;由于台儿庄富有商机,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医药、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在这里驻扎、布道、淘金和发展,成为不同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

以上是台儿庄的文化标志符号。

关于军事符号,我想大家马上就能想起发生在70多年前的台儿庄大战。诗人桑恒昌曾在一首诗里写到:“也许,台儿庄没有看到全世界;//但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台儿庄。”1938年的台儿庄人,受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看到全世界,可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确确实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台儿庄大战不是规模最大的战役,却有着其他战役所不能比拟的经典意义:它是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抗击外侮的正面战场上打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败仗,同时,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维护和平的力量第一次给军国主义重创的战役,它给法西斯的最终灭亡敲响了丧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极大鼓舞。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在“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时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国威,也给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了必胜的信心,彻底破除了军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华民族面临绝望的危急关头,台儿庄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之地,维护世界和平之地。这一军事标志符号,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在中华民族对日抗战史上,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大型会战很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回顾战史,目前在海峡两岸得到认同的将领,首选台儿庄大战的指挥者。这样,台儿庄又成为国共两党联系互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标志符号。

繁荣兴盛了300多年的台儿庄,到1855年也就是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海,淤塞了山东境内的运河航道,京杭不能贯通,台儿庄的繁荣受到影响。1938年春天,中日军队在台儿庄持续了半个月的血战,使这个称得上中外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台儿庄,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坚固的城墙、威严的衙门、宽敞的会馆、庄重的庙宇、华丽的商铺、朴素的民宅,被夷为一片废墟。战后,国民政府登报承诺,要重建台儿庄。可是,因为战事紧张,加上后来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承诺一直没能兑现。台儿庄的居民,在断垣残壁上重建的商铺和民居,已经无法重现台儿庄往日的辉煌。

xx年隆冬的一天,新任枣庄市人民政府市长、海归双博士陈伟,带领政府部门和各区市的负责人,从滕州市的红荷湿地上船,沿运进行考察,研究讨论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战略。汽船航行了11个小时,天色擦黑才到达考察的终点台儿庄。这时,台儿庄区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陈市长,在台儿庄旧城区,还保留着一段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这段运河,因为废弃不用,在月河街一线留下了十多处古运码头。具有历史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陈市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即决定到现场进行考察。当他听说上海的绿房子公司计划投资六亿元,把这一带开发为商品房时,陈市长立即下令叫停。之后,陈市长利用节假日,先后40多次到台儿庄明查暗访,发掘古城遗迹。经过专家论证,市政府作出了重建台儿庄古城的决定。这样,我们在四百年前兴建、一百年前衰落、七十年前被战争摧毁的基地上,复活了台儿庄古城。

可以说,台儿庄古城是抢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所谓抢,指的是抢救性保存与重建,如果不是陈市长当机立断,所有的历史遗迹都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彻底破坏,失去了恢复的可能;所谓挖,指的是挖掘古城的文化基因,与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相衔接,进行基因修复与再造;所谓创,就是在重建中,不拘泥于战前的原貌,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造出康乾盛世时期的台儿庄古城风采。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本着存古、复古、生古的原则,使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承载了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台儿庄是运河文化古城,是民族杨威之地,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这里,国家级的景点有,国务院第一个批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等。

今天我们到台儿庄参观游览的景点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a区。

到达现场之后,各景点的导游会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如果觉得《江苏周庄古镇心得体会及收获 江苏周庄古镇旅游攻略(7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