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糖尿病人谨防低血糖

糖尿病人谨防低血糖

时间:2023-04-29 17:57:25

相关推荐

糖尿病人谨防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3.0毫摩尔/升(mmoL/L)而导致的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对于每位糖尿病患者来说,一生中都会经历数十次至数百次的低血糖反应,这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

1糖尿病怎样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3.0毫摩尔/升(mmoL/L)而导致的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对于每位糖尿病患者来说,一生中都会经历数十次至数百次的低血糖反应,这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控制血糖的最大的障碍。进入冬季后,糖尿病患者更应该要预防发生低血糖,注意合理进餐、适量运动及正确使用降糖药物。

预防措施:

1.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2.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3.糖尿病患者避免低血糖,最好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尽可能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运动,这时候血糖较高,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另外,糖尿病患者不要空腹锻炼,更不要运动完之后洗热水澡,或泡桑拿,运动本来就使血糖下降很快,如果再洗热水澡或泡桑拿,血液循环加快,血糖更会降低。

4.糖尿病怎样预防低血糖:在选用胰岛素方面,为避免低血糖,母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选用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的基础胰岛素方案,即基础胰岛素+口服药或餐时胰岛素,如今年7月1日将进入北京医保的长效人胰岛素,在有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上有很大提升,作用可持续24小时,平稳无峰,显着减少一些传统胰岛素因峰值原因发生的低血糖事件。

2五个细节预防糖尿病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轻微的低血糖反应可能导致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严重的低血糖更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因此对于糖友来说,生活中预防低血糖是非常必要的。

五个细节预防低血糖

1 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要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

3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 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可在睡前监测血糖。

5 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电话、用药等。

3糖尿病人谨防低血糖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低血糖主要是没有掌握好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这三条原则。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发生低血糖症。高血糖危害是长期缓慢发生的,暂时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危害快速,危及生命。低血糖会减少脑细胞的供能,导致脑细胞坏死与软化,如持续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脑损伤即不(整理)可逆转;低血糖减少心脏的供能与供氧,易发生心律失常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低血糖虽然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但它可以避免。糖尿病患者应针对低血糖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1、认真核对胰岛素剂量,勿使胰岛素超量;饮食与胰岛素要配合好,进食量不可忽多忽少。

2、使用降糖药从剂量最小开始,逐渐根据血糖值调整;肝、肾功能显著受损者,尽量不用口服降糖药,必须定时定量进食三餐。

3、老年人要慎用长效口服降糖药,看清楚用药剂量,勿过量。

4、空腹不运动,运动后要加餐。

5、发生低血糖时,迅速进食至少10~15克可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3~5块糖果、2~3汤匙糖或一杯果汁)。

6、特别警惕夜间发生低血糖,出现震颤或出汗等症状被惊醒,应意识到可能是低血糖征象。经血糖测试确定,一旦证实夜间低血糖,应及时加餐,减少睡前胰岛素剂量。

7、对低血糖反应迟钝者,即血糖虽低于3.0毫摩尔/升,但无震颤、饥饿、惊慌等症状,必须经常监测血糖。

8、发生低血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并告诉医生患者的用药史。

9、对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兼有未察觉的低血糖者,对定时出现的疲劳感、感觉异常、简单事务不能完成时,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10、随身携带简要病史,并写明日常服用药物和家属联系方式。

4糖尿病人开车需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一般出现得非常快,也很明显,如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面色苍白、虚弱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这可以促使患者及时自救或就诊,被认为是低血糖的警示信号。

但是,如果糖尿病病程较长(超过5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一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些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能没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嗜睡、昏迷等。与前者相比,后者由于缺乏警示信号,更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因而更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危险性也就更大。这其中又以“无症状性低血糖”更凶险,因为在发生低血糖时,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或典型症状,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昏迷状态。如果抢救不及时,轻则昏迷,重则可能致死。部分患者经抢救虽保住生命,但可能因低血糖状态持续时间过长而变成植物人。

为什么会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长期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使交感神经对儿茶酚胺等物质不敏感,因此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面色苍白、虚弱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反复的低血糖发作,使体内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对低血糖反应的阈值显著升高。

老年人多有肝肾功能减退,加之常合并糖尿病肾病,可使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排泄减慢、易于在体内积蓄,更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

病史过5年,开车前做好准备

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头晕、眼睛黑蒙甚至昏迷等,非常危险。尤其对于驾驶员和从事高空作业的人来说,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患有糖尿病超过5年的患者,尽量不要开车或从事高空作业。

为安全起见,患有糖尿病的司机朋友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随身携带平常使用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血糖仪及食品(糖果、饼干、含糖饮料等)。第二,开车外出前最好测一下血糖。一般地讲,不能让血糖降到低于5.6毫摩/升。如果需要开长途车,在途中还要定时检测,若血糖低于5毫摩/升,就不要开车。

健康网温馨提示

不论血糖太高还是太低,对司机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过,患有糖尿病的有车族只要定期随访,把血糖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是完全可以安全驾车的。

5如何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使劲的降糖,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正常的血糖才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追求的疗效。因此,糖尿病人在治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如何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

每日热量摄入不能太少,饮食要定时定量,用药后应按时进餐。因故进食减少,要相应减少降糖药量。对经常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不失为预防低血糖的一项有效措施,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另外,由于酒精可抑制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空腹运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运动时应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不时之需。每日运动量最好相对恒定,临时增加运动量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血糖控制目标不搞“ 一刀切”

制订降糖目标要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因人而异。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严重慢性并发症者、血糖忽高忽低极不稳定者以及反复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均需适当放宽降糖目标。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2.0mmol/L即可。

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要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特别是并发肝病、肾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要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巧,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以免药物使用过多引起低血糖。

如果觉得《糖尿病人谨防低血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