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危害着50%已育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危害着50%已育女性

时间:2021-05-20 20:39:09

相关推荐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危害着50%已育女性

女性在怀孕和生产之后,盆底肌肉受到极大损伤,如果不及时恢复,女性容易出现产后性生活不快、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且进入更年期之后,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宫脱垂等现象会更加严重。产妇分娩后4

1不同盆底功能障碍康复要“对号入座”

女性在怀孕和生产之后,盆底肌肉受到极大损伤,如果不及时恢复,女性容易出现产后性生活不快、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且进入更年期之后,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宫脱垂等现象会更加严重。

产妇分娩后42天后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

盆底是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而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经历一个完整的生育过程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诞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是人生一大乐事。但是对于盆底肌肉来说,怀孕和分娩无疑给了它一次重创。怀孕期间,由于胎儿不断长大,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随之增大,盆底肌的弹性极限受到挑战。分娩时,盆底肌肉又进一步受到挤压和撕扯。经历怀孕和分娩之后的盆底肌肉就像一根被拉扯到极限的橡皮筋,弹性和收缩的能力大大减弱,已经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由于盆底肌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容易出现产后性生活不快、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如果受损的盆底肌肉不及时恢复,在女性进入更年期时,随着整个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宫脱垂等现象会更加严重。

难道盆底肌肉损伤真的无法逆转了吗?

也不尽然如此。其实早在1948年,美国性学家凯格尔就提出妇女要进行盆底肌训练,即有意识、有节律地做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盆底肌的力量。而妇产科专家也建议产妇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针对不同盆底功能障碍症状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

其实,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不复杂,而且治疗效果很好。“轻度的病人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回家做盆底肌肉的锻炼。而中重度的病人可以在医院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的治疗,以尿失禁为例,65%的人能彻底治愈,95%以上的人能缓解。”刘刚主任强调,如果不注意接受任何治疗,随着其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的下降,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松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也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康复训练采取五大治疗方式

1、电子生物反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原理,凭借高科技的治疗仪,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2、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原理是通过神经肌肉刺激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使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增强,同时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使尿失禁得到完全控制。

3、运动治疗:①凯格尔训练(Kegel):有意识的对耻骨—尾骨(即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的收缩锻炼。反复进行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缩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min为一组锻炼,每日进行2-3组,6-8周为一个疗程。②利用thera-band(弹力带、弹力球、振动棒)进行锻炼。

4、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记录每天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膀胱功能训练表,有意识的延迟排尿间隔,最后达到2.5—3小时排尿1次,使病人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

5、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生活起居规律、避免强体力劳动等。

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危害着50%已育女性

中国现有4000万尿失禁患者

据了解,中国目前尿失禁患者各个年龄段总计超过6000万,其中轻中度女性患者约占2/3,达到4000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目前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定义,通常表现为尿失禁、肛门失禁、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等。不仅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在产后妇女中也至少1/3存在。常在咳嗽、大笑、提重物等腹内压增高时尿失禁或突感有“肿物”掉出体外,妨碍生活,严重者不敢外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发病因素较多:年龄、肥胖、妊娠及经阴道分娩次数、绝经、雌激素缺乏、盆腔手术和神经损害、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怀孕和分娩后盆底松弛又未能得到很好的康复训练导致的。”杨艳说,“女性的盆底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组成的,它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

据悉,女性妊娠期间,整个子宫的重量随妊娠期的进展而逐渐增加,子宫在盆腔内的位置也逐渐变垂直,到怀孕晚期子宫几乎变成一个垂直的脏器,从而使更大的力量直接压向盆底的支撑组织。随着子宫的增大,脊柱的向前弯曲,盆腔逐渐承受到向前下方的巨大压力,导致盆底肌纤维受到巨大的损伤。妊娠分娩的同时会损伤盆底肌肉神经,尤其是分娩时会阴撕裂伤、会阴侧切对肌纤维及神经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盆底肌肉和括约肌损伤并造成尿道支撑结构受损,直接影响产后盆底肌的功能。

3警惕盆底功能障碍“缠上”中老年女性

专家指出,盆底组织受损在上了年纪的妇女当中较为常见。曾经有病人来看病,本来并不是为看尿失禁而来的,但一问她是否小便有问题,对方却会点头说“有”,然后介绍自己的一些情况,类似于有时蹦蹦跳跳、打喷嚏时都会尿出来的情况,这都是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可能出现的情况。

哪些原因导致女性盆底组织受损、功能缺陷?

女性盆底功能受损的病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产伤,这可能是女性生小孩时造成,因为有些女性在分娩时出现会阴撕裂、产钳拉伤等情况。还有长期从事用腹压的动作,即重体力劳动,也会造成盆底组织受损。另外就是有些人的韧带先天比较松弛;加之年龄增大、身体机能衰退,松弛现象更甚,也是盆底组织受损的病因之一。

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衰老是主要原因。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几率增加。

产伤和年龄会导致盆底组织受损,那应该如何预防?

女人到中老年的时候,韧带都会有松弛的现象,所以合理的锻炼很有必要。中老年妇女可以经常注意收腹锻炼,这个动作有一定预防作用;另外经常性便秘也有可能加重病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带给患者的影响大吗?

如果在患病早期多加注意,也就是多做收腹锻炼,仅可能减慢病情的增加速度,对于患者影响相对较轻。但是一旦疏忽它,发展到中晚期,那影响就大了。比如子宫脱垂和尿失禁,对患者而言很痛苦。她们不敢外出,子宫脱垂,导致阴道口总是有东西掉出来,当然会觉得不舒服,经常觉得腰酸。而尿失禁患者,像小孩一样控制不住小便,有的病人甚至长期用尿布兜着,痛苦和麻烦可想而知。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采取治疗方案?

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就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例,早期以一些功能锻炼和理疗为主,多锻炼、多收腹,做一段时间的电疗等等。但是到了后期,单靠药物和功能治疗效果甚微,必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就是所谓的盆底重建手术。根据不同损伤程度进行特殊化手术方案。

药物治疗没用吗?

药物治疗一般效果甚微,它就像一个皮筋松掉了,你要靠什么把它收回去?只能通过手术中的网片将它支撑上去。

在临床上,妇科微创手术与之前的差别大吗?

盆底重建手术有很多,以子宫脱垂为例,传统的方法是把子宫切掉,然后前后阴道壁修补;或者有人的宫颈过长,就直接把宫颈切掉,而最近几年网片技术推广,大家都会选择用网片,就是用网片吊,并不用切掉子宫或宫颈。另外,某些传统手术方法较大的缺点是容易复发,如今的复发几率明显降低了。

盆底组织受损、功能缺陷对部分中老年女性无法避免,而盆底重建手术却为女性患者带来治疗希望。从手术的引进、施行到专家团队对网片材质改良,医生们都以解除疾病困扰为重,在治好了病的基础上,让患者的伤口美观,同时保证他们的生活愈加充实,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4提醒:四类人需重视盆底保健

临床研究显示,一旦盆底受损,不仅会带来器官移位,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严重的盆底障碍性疾病,甚至还会引发“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从而带来一连串社会问题。在日前北京宝岛妇产医院召开的“妇女盆底医学学术论坛”上,来自海峡两岸的妇产科盆底医学专家学者,就台湾妇女盆底保健医疗模式和大陆妇女盆底现状进行了探讨研究。有关专家特别提醒,以下4类女性要特别重视盆底肌能的保健。

1、孕期准妈妈:随着孕期子宫的膨大,盆底肌承受压力不断加大,盆底伤害已经开始。在台湾,盆底保健和卫教工作在孕期就已开始介入。与之相比,目前大陆更多医疗机构开展的盆底修复服务,大多着眼于产后,缺乏全程保健观念。

2、刚做完月子的新妈妈:一般产后1至2周即可做盆底功能操。特别提醒的是,新妈妈做完月子后,第一件需要关注的事,就是盆底肌能评测和训练,产后42天是医学上公认的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的最佳时机。

3、已育和30岁以上的女性:30岁以后,女性机体肌能开始衰退,尤其是有过生育经历的女性,如果产后忽略了盆底保健,则更应尽早进行肌能评测,已发生盆底功能障碍者,应及时开展康复训练和治疗。

4、更年期女性:更年期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病变的另一个爆发期。随着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身体状况的变化,尿失禁等盆底疾病进入高发期,此时及时进行盆底肌能评测可防患于未然。

资料链接

有着“弹簧床”美誉的盆底肌,指的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与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感以及增进性快感等有关。

怀胎10月,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压力均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的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便在持续受压中逐渐松弛。因此,即便选择剖宫产,盆底损伤也无法完全避免。一旦盆底肌肉发生松弛或破损,其支持作用就会减弱,继而盆腔器官发生移位,更有许多女性会在产后感觉性生活质量下降。

虽然盆底康复治疗被称作“产后必修课”,但事实上,早在计划妊娠期,女性就有必要学习如何准确定位肌群、正确收缩,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地进行盆底训练。因为随着妊娠发展,子宫慢慢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和损伤也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在孕期开展科学、有效的盆底机能训练,如何将盆底保健工作嵌入孕期卫教、孕妇保健工作当中,是目前大陆医学界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5已育女性性生活质量低 原因在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盆底主要是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像吊床一样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性功能、排尿、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正常人在妊娠、肥胖、咳嗽、便秘、泌尿生殖感染、孕期和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轻度不适,重者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

资料证实,我国已婚已育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95%都有性生活质量不高(阴道肌肉不会收缩或不能收缩——阴痿)。因此,全社会应重视及关爱妇女盆底疾病的防治,广大妇女自身更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预防,有此症状的妇女应尽早治疗,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如果觉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危害着50%已育女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