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时间:2022-12-13 01:23:15

相关推荐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一)细菌因素实验研究表明A组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一)细菌因素

实验研究表明A组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为RA发病的一个持续的刺激原,A组链球菌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 损伤而致病。支原体所制造的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人的RA相似,但不产生人的RA所特有的类风湿因子(RF)。在RA病人的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从未发现过细菌或菌体抗原物质,提示细菌可能与RA的起病有关,但缺乏直接证据。

(二)病毒因素

与病毒,特别是EB病毒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RA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滴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

(三)遗传因素

本病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位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四)性激素

研究表明RA发病率男女之比为1:2--4,妊娠期病情减轻,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动物模型显示LEW/n雌鼠对关节炎的敏感性高,雄性发病率低,雄鼠经阉割或用β-雌二醇处理后,其发生关节炎的情况与雌鼠一样,说明性激素在RA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但多数患者病前常无明显诱因可查。

2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怎样

患了类风湿关节炎,以后究竟会怎样?这是所有病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多变,一些病人的病情向严重方向发展;另一些病人能自然缓解;大多数病人的病情波动不稳定。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有个体差异性。大量统计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预后大致如下:

有15%—20%病人发作一次以后缓解至少1年之久或不再发;另有10%—15%的病人病情进展迅速,在两年内出现破坏和畸形;其余70%病人的多关节炎呈反复、周期性发作,经合理治疗,其炎症能逐渐减轻。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女性病人一般比男性病人预后差。

2.老年病人较年轻病人差。

3.急性发病者差。

4.有对称性、多关节侵犯者差。

5.早期有多关节积液者差。

6.有全身症状者差。

7.早期有类风湿结节者差。

8.有关节外病变,如类风湿血管炎、神经病变者差。

9.早期出现骨质侵蚀者差。

10.早期类风湿因子滴度增高者差。

11.延误治疗者差。

12.持续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高,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差。

13.早期激素治疗(短期)症状不能获得完全缓解,并不能以泼尼松(强的松)每日10毫克维持者差。

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否结婚

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年龄为20~45岁的约占80%,而且病程长,迁延不愈。因此,一些病人特别是女性能否结婚,婚后可不可以生育,成了人们关注的大问题。

从30余年来对大量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观察,以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来看,多数人一般发育正常,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无特殊变化。故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同正常人一样,有情爱的自由,也有生育的权利。当然,类风湿关节炎仍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遗传倾向,但其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人,其子女并不一定患类风湿关节炎,“沾亲带故”者毕竟少数,这决不能说明他们不能恋爱、结婚,不能生儿育女。

一些年轻人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后,由于关节终日肿痛不已,在害怕将来残疾等心理因素的缠绕下,对“谈情说爱”已不感兴趣;或者在恋爱过程中稍受挫折就丧失信心。其实;他们不仅有爱的自由,而且需要比常人更多的爱,他们应该结婚。一个美满的婚姻,将会给病人带来生活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希望。心灵上的爱抚常能减轻病人身上的痛苦。我们在治疗实践中,常常碰到不少经治疗后关节肿痛仍较明显的病人,当恋人、爱人、子女等亲人前来探望后,病情顿减三分,起到了药物不能替代的作用;而少数病情并不严重的病人,当失恋或亲人好久来来探望时,便日思夜想,忧心忡忡,精神不振,病情霎间加重。

不过,这里有个建议,在谈恋爱时,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一方要向另一方讲清楚,尽可能取得对方的理解,而不应该隐瞒。因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时间一长,终将被对方发现,反而落下个不诚实的“罪名”,甚至埋下祸根。有的病人因顾虑重重,在恋爱过程中遮遮掩掩,不肯将真情透露,结果辛辛苦苦谈了多年,最终还是告吹;即使是结了婚,一旦露馅,也会引起吵吵闹闹,甚至结婚多年,还是分道扬镳。所以,在交友、恋爱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地将真情和盘托出,才是上策。只有事先求得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谈得上有共同的生活基础,才能彼此照顾,白头到老。

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怀孕和生育吗

大量资料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然而当母亲患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抗体检测为阳性时,可导致新生儿红斑狼疮。

一般来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是可以生育的,但必须以病情得到适当控制为前提。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病情处于活动时,一方面“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往往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照顾自己尚有困难,又哪来精力照看好孩子呢?另一方面,即使怀孕,在服用较多药物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对下一代不会产生影响。若病情较严重,除了关节外,其他部位如心、肺等也都会累及,一旦妊娠,便有危及病人生命之虞。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妊娠前,需要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对病情作出判断,不宜草率行事,否则会使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加重,甚至影响到胎儿的健康。一般认为,孕前半年应停用甲氨喋呤、硫唑嘌呤等具有生殖细胞毒性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柳氮磺嘧啶、氯喹、雷公藤等药物在孕前3个月应停服。

在妊娠期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血浓度增加,这些激素的某些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关节症状,大部分病人在妊娠初3个月病情能缓解,而产后病情通常加重。因此在妊娠时可以停药,尤其是停用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而产后必须立即进行正规治疗。

若在妊娠期间症状未完全缓解,用什么药治疗较好呢?因小量泼尼松(强的松)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却能稳定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所以可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妊娠初3个月及妊娠后期必须严格限制使用,仅必要时可在妊娠中期应用。甲氨喋呤、环磷酰胺、金制剂、青霉胺、雷公藤等均不宜应用。

哺乳期间,若因病情需要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最好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如布洛芬等。另外,在产后注意不要受凉、受潮,不要因带小孩过分劳累,尽量避免疾病发作。对社会上所谓养一个或再养一个孩子能把类风湿关节炎“带好”的说法,千万不可听信,那是不科学的,是与事实不符的,当彻底摒弃。

5类风湿关节炎会遗传吗?

类风湿关节炎会不会遗传,这涉及到生儿育女的大事,青年病人十分关心。

家谱调查结果表明,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家族中,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家族中高2~10倍。曾报道29对单卵双胎子女中,有两对患类风湿关节炎,另一对虽分居两地,但在53岁和56岁时也都发生类风湿关节炎。

在对10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调查中,发现有家族史者仅例,有的是兄弟姐妹中不仅仅只有一个患类风湿关节炎,有的是父母亲也患类风湿关节炎。但究竟是否遗传得来,尚无直接证据。因为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应考虑同一家庭环境、营养状态、心理情况等各方面的影响。

国外有人分析了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孪生子女28对,其中25对有一人罹患类风湿关节炎,另3对是两人均患类风湿关节炎。美国学者对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印第安居民的家族史作了调查,不能提出本病具有遗传因素的结论。

由此可见,经早期家系调查和孪生子患病率的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轻微的家族聚集倾向和孪生子共同患病的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有一种HLA-DR4(人类白细胞抗原 DR4)共同的遗传基因,说明类风湿关节炎和HLA-DR4相关,尤其在严重病例,但并不是具有这种基因的人都会患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有遗传易感性,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其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觉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