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宝宝幽门螺杆菌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宝宝幽门螺杆菌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时间:2023-07-01 08:07:23

相关推荐

宝宝幽门螺杆菌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一、宝宝幽门螺杆菌的病因是什么呢

1、病原菌

(1)Hp与胃炎关系的确立:现有的大量资料均支持Hp为慢性胃炎的病原菌。由于Hp进入体内主要定居在胃黏膜,故慢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很高,而正常胃黏液几乎无Hp检出。此外,发现胃黏液上Hp定居的数量与胃黏膜内白细胞浸润数目成正比,与炎症程度正相关。在成人胃炎炎症活动的主要成分是中性粒细胞;而在儿童淋巴细胞则居主导地位,且胃镜下黏膜的形态学改变主要是胃窦黏膜小结节、小颗粒形成。Macarhur等人总结了20篇有消化道症状小儿Hp感染的状况,发现凡有Hp感染者,其产生胃窦炎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无Hp感染者。最低为1.9%最高达71.0%,平均为11.38%,瑞金医院的研究也发现在小儿慢性活动性胃炎中Hp感染率高达96.97%,而在非活动性慢性胃炎仅为43.56%,Hp清除后,胃黏膜组织的炎症明显改善。而且从儿童胃内取出的Hp,感染小鼠动物模型获得成功,与国外文献报道用Hp人工感染(Gnotobiotic乳猪,Rhesus猴等)产生胃炎一样。Hp作为胃炎的一种病原菌已达到Koch定律的要求。可见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慢性胃炎重要致病因素。

(2)Hp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虽然尚无人类志愿试验者产生溃疡的记录,也无此方面的动物模型,但在成人中大量的临床资料使人相信,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病相关,最令人感兴趣的依用克拉霉素加铋剂和甲硝唑的1周疗法治疗22例患者结果21例根除,根除率达95.45%。Ellc等报道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阿莫仙)和甲硝唑或雷尼替丁加上述两种抗生素Hp的根除率分别是87.1%与77%。总之,儿童尚缺乏安全有效Hp治疗方案。但滥用抗生素有会导致耐药株在人群中传播,给今后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尤其近年来发现克拉霉素与甲硝唑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所以寻找一个对小儿患者安全性大、根除率高、复发率低、服药时间短的有效Hp根治方案,是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三、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并发症是什么呢

常至患儿消瘦,营养缺乏并发贫血;可并发消化性溃疡,可致消化道出血,少数可至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1、出血:出血的并发症有时可以是溃疡的首发症状而无任何前驱表现。呕血一般见于胃溃疡,吐出物呈咖啡样,而黑便较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当出血量较多时任何一种溃疡可同时表现呕血与黑便,在小儿胃内引流物呈血性多提示胃出血但引流物阴性者,不能排除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的可能(因为血液可不经幽门反流入胃)。

2、穿孔:穿孔较出血少见得多,溃疡穿孔常突然发生,可无任何先兆症状。少数儿童可无溃疡病史以穿孔并发症为首发症状经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在新生儿早期也可见应激性胃溃疡穿孔表现腹痛、腹胀。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但易复发,至病情迁延而影响小儿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

预防: 由于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高,以及根除困难容易复发等因素,研究者开始研制Hp的高效疫苗试图从根本上解决Hp的感染与传播。

四、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是怎么样的呢

Hp的确切致病机制尚不清楚,除了细菌的毒力因素外,宿主的免疫反应,环境的影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Hp的致病机制有赖于细菌的毒力(定植)因素和致病因素,Hp的螺旋形和能动性,具有适应性酶和蛋白以及黏附于细胞和黏膜的能力,使其能在胃腔内生存其分泌的毒素和诱导的炎性介质,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损伤。

1、毒力因素

在毒力因素中动力是Hp定植在胃黏液表面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在Hp菌体的一端存在着2~6根鞭毛使Hp具有能动性,穿透黏液层。Hp产生的一种特殊黏附素,可将Hp黏附至胃或十二指肠胃化生的上皮细胞上,引起这些细胞表面变形,细胞骨架改变。Hp对胃黏膜的黏附是防止细菌在食物运送过程中和持续流动的黏液层中丧失以维持其感染所必需。鉴于Hp只特异地定植在胃组织,故推测胃上皮细胞表面有特异的受体存在。如lewisb血型抗原等。

尿素酶是Hp最主要的定植因子,Hp合成的尿素酶量很大,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氨可以中和盐酸,这种一过性的低酸和高pH使细菌能够顺利穿过胃黏液层到达黏膜表面,并在此碱性微环境中定植和生存;同时尿素酶产生的氨增多时对胃黏膜也有毒性作用。

2、致病因素

在致病因素中细胞毒素的作用为大家所关注。成人中报道60%Hp菌株儿童40%~70%Hp菌株发现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associatedgeneA,cagA),此基因编码一个120~140kD的蛋白(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cagA蛋白在消化性溃疡及中重度胃炎患者中有非常高的检出率,cagA无细胞空泡活性,但它却与细胞空泡毒素的表达相关。细胞空泡毒素(vaculatingcytotoxin,vacA)由vacA基因编码,最早由Leunk等人发现,Hp的培养液含有一种物质,用该菌的培养滤液与不同的细胞一同培养,可造成部分细胞如Hela细胞空泡样变性,故称之为细胞空泡毒素,vacA在pH<6至pH1.5时强烈被激活在pH2.0时对胃蛋白酶有极强烈的抵抗力,通过幽门排到肠管在活化的vacA在未被肠内一些蛋白酶消化前,即引起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于是在十二指肠缺乏Hp存在的条件下导致十二指肠溃疡,从而形成了十二指肠溃疡形成机制的漏屋假说(leakingroofhypothesis)。针对部分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做cagAvacA检测及Hp的毒力基因分析,其结果也与文献报道相符,在Hp感染的胃炎患儿血清中68.18%可测及CagA抗体,但在十二指肠溃疡患儿68.96%可同时测及cagA与vacA,更说明vacA与小儿消化性溃疡产生有关。

如果觉得《宝宝幽门螺杆菌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