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读书笔记】《学会提问》——受用一生的批判性思维

【读书笔记】《学会提问》——受用一生的批判性思维

时间:2021-07-28 05:34:04

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学会提问》——受用一生的批判性思维

内容简介

摘抄语录

批判性地倾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加以系统判断,然后做出回应,这需要一整套技能和态度。批判性思维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海绵式思维:吸收外部世界很多信息,被动。淘金式思维: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互动,质疑作者主张。淘金式思维的精神检查表,我有没有问“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某件事?在我想到别人所说的话可能存在的问题时,有没有把它们记下来?我有没有评估别人说过的话?针对某一主题,我有没有基于别人所说的合理内容来形成自己的结论?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都提出批判性地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在内。正是你赋予抽象观念的重要性最能影响你在面对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时所做的抉择和行动。目标就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以及更好的决定。批判性思维主要价值观:自主判断、好奇心、谦恭有礼、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论证是由一个结论和支持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构成的。《每日秀》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相信你肯定不是希特勒。”在思考重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慢”。我们最大的偏见可能正是:认为只有我们自己没有偏见,而那些和我们意见不同的人都心怀偏见!奇迹式思维:有些事情在科学还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时,人们就会依赖奇迹来解释它们的来龙去脉,或是设法用奇迹来控制科学无法掌控的事物。只有找到结论,我们才能客观评价!只有在你找到支撑结论的各种理由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质疑态度“为什么作者或演说者相信这个”,“为什么作者或演说者相信这个结论”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信念支持的信念。在得出结论前,要探究可能存在的各种理由。因为1.之前研究可能在还未决定采用批判性思维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2.以前的研究也许做得并不正规,没有坚持不懈地去挖掘各种理由和证据3.之前的研究很可能已经跟不上形势和潮流了。帮助读者确定你的理由,特定句子使用指示词和短语;提供一份蓝本。一个词或短语越是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外延意义是指使用一个词约定俗成的、外在描述性的指称对象;内涵意义是指我们附加给术语或短语的感情上的联想意义。会思考和判断的人都相信,自己做主、遇事好奇、通情达理等价值观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些目标。假设具有下面特征:1.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2.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3.对决定结论有较大的影响;4.可能有一定的欺骗性。先检查理由,然后检查结论,寻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价值观假设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找出价值观假设提示:调查作者的背景;问一下“为什么作者的立场产生的后果对他而言显得那样重要?”;寻找类似的社会争论,看着同类的价值观假设;使用反串的方法。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着哪些价值观对这一相反立场显得非常重要;找一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例如个体责任和集体之间的冲突。定位描述性假设: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使自己站在作者或演说者的立场上;使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避免将不完全成立的理由当成假设。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可不可以接受,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是小。人身攻击型谬误: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寻找谬误的方法:找出结论和理由;记住结论并思考你认为可能与之有关的理由,将你的理由与作者的理由作比较;如果结论支撑某个行为,那就判断理由是否表明了某个特殊或具体的优点或不足,如果没有,就要当心;问一下自己“如果理由成立,一个人要相信什么才能从逻辑上支撑这个结论,他还得相信什么才能让理由成立?”找出任何可能存在的假设;问一下自己:“这些假设有没有道理?”如果是明显错误的假设,那你就找出了论证中的一个谬误,这个论证也就是可以放到一边不管了;看看有没有一些强烈诉诸你的情感的短语可能干扰或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没有考虑到相关理由。滑坡谬误:设想采取提议的步骤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却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错误地认为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诉诸公众谬误: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试图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认为大部分人喜欢的事就是可取的。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因此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方案。乱扣帽子谬误:错误的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你就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计划谬误: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无数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光环效应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品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转移话题谬误: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此来帮助赢得这次论证。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1.甲主题正被讨论;2.将乙主题介绍进来,它长得好像和甲主题有关,而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关;3.甲主题被置之不理。循环论证谬误:指在论证过程中已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倾向于同意它是事实断言: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当这个断言是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当这个断言有坚实的证据合理加以支撑。以偏概全谬误: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被抛弃。抽样:样本覆盖率必须要大到足以产生概括或得出结论的程度;样本应足够的多样性;随机性越大越好。类比会让论证变得极富洞见和极有说服力。错误类比谬误:这种情况发生于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特别相关的不同点。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起事件发生的一个促成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有因果关系的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你越是能尽快熟悉多种不同的视角,你就越能对各种事件找到可能的替代原因。相关性或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因果混淆谬误: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是认不出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忽略常见原因谬误:认不出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常见的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事后归因谬误:假设某件事乙是由另一件事甲所引发,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在甲之后发生。因果先后方向正确回答:“一个圆圈根本就没有起点。”不完整的论证出现的理由:时空对论证产生的限制;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限制,论证必须要尽快完成;立论者的知识总是不全面;论证常常是为了欺骗;立论者常常与你有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

收获感悟

这本书是在看《俞军产品方法论》里面推荐的,之前也忘记在哪里听到的理论,说是提问是种艺术,因为同样是表述观点,或者让他人认同理解你,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他们思考,这比长篇大论给人讲道理要容易被接受得多。

书中反复强调了一个名词“批判性思维”。其实我原本认为我一点也不缺乏批判性思维,因为我完全不全信别人说的话,质疑不盲目从众,这在我生活工作中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可是读了这本书有一句很简单的话让我感觉自己之前的理解太浅薄,那句话就是“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都提出批判性地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在内。”质疑他人挑毛病很简单,那自己的想法是否考虑全面没问题呢?

论题+结论+理由+假设,这四部分构成了思考的闭环。不同的提问方式可能思考的方向完全不同,比如是否对错二分类问题和怎么办为什么类开放性问题。结论是有背景前提的,它包含了作者的价值观。理由也存在各种形式,但都要小心质疑态度去判断。假设是那些没有明说却能让理由和结论连接起来。

总结本书给我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保持好奇心、保持谦虚开放的心态。

上一篇:【读书笔记】《读懂孩子的心》——重新了解完整的自己

如果觉得《【读书笔记】《学会提问》——受用一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