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你是孩子的“唐僧”吗?家长快停止你的唠叨 5点做好才更有效

你是孩子的“唐僧”吗?家长快停止你的唠叨 5点做好才更有效

时间:2024-07-23 16:18:23

相关推荐

你是孩子的“唐僧”吗?家长快停止你的唠叨 5点做好才更有效

今日问题:家长快停止你的唠叨,学会正确引导

唠叨是每个家长的通病,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总是担心孩子吃亏,也总是担心孩子有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家长就像唐僧一样唠唠叨叨,这样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会让孩子听不进去。可是如果自己不唠叨孩子,孩子真的就会做得不达标。家长真的很纠结,到底如何说孩子才能听呢?

有一种担心,叫做妈妈的"不放心"

木木对孩子的培养可真心是细致入微,不论是孩子上学还是兴趣班木木都会对孩子叮嘱半分。最近木木的孩子正在准备表演考试。木木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紧张,在孩子比赛的前一周目目就开始唠叨孩子。每天要复习比赛的内容,要把每一页的重点说上十遍以上。孩子刚开始非常的配合,并且和妈妈玩儿的也很开心。

可是到了第三天,木木的孩子就开始有点儿不耐烦。墨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唠叨,他跟孩子说。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被别人赶超,你学这个表演就没有意义了,他想告诉孩子的是,自己的努力不能白费,如果这次没有表现好,就相当于半途而废。可是孩子并没有听进去,木木则是继续唠叨,甚至把她担心的点全盘托出内幕的孩子无处耳朵大声的说,是你考试还是我考试?

木木觉得自己做的并没有错,如果不提示孩子真的能考好吗?结果到了考试那一天,孩子发挥的水平跟平常一样不突出,也没有什么食物。木木又接着唠叨:你也就是这个水平了,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加的努力,接连又说了好几遍之后让孩子做的事情,孩子特别的反感,直接告诉木木,他不想再学了。木木也实在没办法,从考试之后,孩子的出勤就越来越不好了。

家长过分的唠叨,只会引起反效果

1.孩子变得叛逆

家长的唠叨只是出于让孩子表现得更好,但是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极限的,他们最开始可能觉得妈妈说的是对的,所以愿意去适应妈妈的想法,尝试做一下。但是如果妈妈的说词永远都是一样的他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为什么妈妈还要去强调?难道是自己没有达到妈妈预期的标准?可是妈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每次说的都是一样的,自己都能背下来了所以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的叛逆。

2.孩子与家长保持距离

孩子在身体上也会远离家长,因为不想听他的唠叨,就会时刻保持和家长的距离。他们会觉得只有保持距离才能听不到家长的唠叨,自己也就能够尽心地做一些事情。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的大脑是敞开的,无论说什么他都会吸收进去,随着月龄的增大,她会把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没有用的观点全都删除掉。

此时如果家长还是一味地唠叨,那么孩子就会出现自动屏蔽的状态。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在家里学习,愿意跟自己的伙伴到书店或者是咖啡店学习,他们躲开了唠叨的环境,更能专注地完成手里的作业,提升自己的专注力,让写作业的效率也提高了。

3.左耳听右耳冒

孩子可能也会敷衍了事的回应家长,因为孩子觉得,这些话语都是没有经过脑子说出来的,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可能只是听过就没事了。他们不会把它记在心里,印在脑子里,只会成为过眼云烟。最后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如果家长还是在过分的唠叨,他们就会捂住耳朵不想去听,这样反倒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煎熬和压力。

停止你的唠叨,要学会做正确的引导

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看到它要承担的结果,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孩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她去看一看,因为他的失误造成了怎么样的影响或者是造成了怎么样的伤害?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做的不足,我可以不说给孩子听,而是带孩子去看。但是对于那些听觉型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先告诉孩子他哪个地方做得不好,然后再去带她解决问题,对于那些视觉性的孩子,就要少说一点,多做一点,让孩子看见,并且能够理解她自己的做法不妥当了。

2.问题要说到点

如果家长觉得总是引导孩子,会让孩子造成放纵的性格,可以直接说出孩子存在的问题,不要过分的铺垫或者是翻旧账,当家长过分铺垫的时候,孩子捕捉不到重点,不知道到底自己哪里做错了,反倒会浪费时间,孩子也会觉得更加的唠叨。也不要去翻旧账,因为过去的事情就已经过去了,孩子可能也会忘记了,如果家长再提,就会把之前的错误再次的翻出来,加深孩子的印象,要就当下的问题进行讨论,直接告诉孩子你的行为,我不喜欢,我希望你怎样做。

3.换位思考

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此刻自己是孩子,可能还没有孩子解决的妥当,所以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控制孩子。应该看看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按照孩子的需求去引导他,帮助他去解决接下来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孩子还是不承认错误,或者是一直发脾气,家长就要去等一等,帮助孩子先疏导情绪,然后再去解决问题,因为孩子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家长说得再多都没有用。

4.间接性暗示

如果孩子是听觉型的,那么家长就可以间接性地暗示孩子,可以提示孩子注意家长的行为,家长在旁边给他做一个示范,并且加上语言引导,孩子,如果我是你,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或者是直接去做跟孩子一样的行为,但是要用正向的语言去引导,这样孩子就会通过模仿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家长起到的作用一定是榜样性的,有价值的,这样孩子才能够印象深刻,体会得更深。

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当家长看到孩子焦头烂额的时候,家长间接性地给出两种解决的办法,让孩子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间接性地去帮助孩子,不要把答案直接给到孩子,这样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得到的答案也是自己想要的,同时他也会感谢家长给予的选择,让他走出困境。

5.做好赏罚平衡

家长可以设立一些奖惩制度,比如完成了哪些学习目标,会得到一些奖励,如果没有完成就会或得到惩罚,奖赏制度可以用在上学以后的孩子,让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做法,可以得到奖赏或者是惩罚,说到做到,家长也不要总是夸大孩子的惩罚,只要让他知道如何面对困境解决问题就好。奖励可以不是物质性的,可以是一次出游或者是一些书籍,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

育儿启迪:

唠叨的家长只会让孩子更加的远离你,所以家长要用爱和关注去陪伴孩子成长,尽可能地定好计划并且和孩子一起去执行,我们要说的少,做得多,孩子才能理会的透彻。

每日一问:

您最常和孩子唠叨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总会唠叨这句话呢?

如果觉得《你是孩子的“唐僧”吗?家长快停止你的唠叨 5点做好才更有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