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2岁孩子很自私?妈妈 请别误会孩子的物权敏感期

2岁孩子很自私?妈妈 请别误会孩子的物权敏感期

时间:2018-07-25 10:30:40

相关推荐

2岁孩子很自私?妈妈 请别误会孩子的物权敏感期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特别闹心的视频:

游乐场里,一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在争抢玩具时发生碰撞,男孩妈妈觉得自己孩子吃了亏,于是抱着孩子与同样抱着孩子的女孩妈妈理论,期间开始动手,并扯起小女孩头发在地上拖行数米,直到工作人员将其拉开。随后当地公安局通报了此事,男孩母亲被拘留15日并罚款500元。

网友纷纷表示,男孩母亲做法太偏激,这让孩子得受多大伤害?

小孩子闹矛盾,家长该不该介入?

前段时间同事跟我讲她家孩子的事:两岁的小姑娘暖暖,和同小区一个一般大的小女孩点点玩得特别好。有一次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积木,点点抢了暖暖的积木,暖暖手比较快,一把抓在了点点手背上,小孩子皮肤很嫩,手背上立马出现了两道红印,点点妈妈随手对暖暖就是很响的一巴掌。

同事说:暖暖打了点点,我本来想说自家闺女,并且跟点点道歉,但点点妈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打了暖暖,立马带着点点走了。当时我就火了,但想着孩子的矛盾再加上大人,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大,所以我就没理她,转而安慰自己娃,从那之后,再没和他们一家有过交集。

很多家长特别“护犊子”,见不得自己孩子受到丁点委屈,一旦孩子受到疑似伤害,立马炸毛,淑女化身狮子,开始对目标疯狂攻击,丝毫不会考虑,这样的行为也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逞一时之快,受伤最大的可能是孩子。

小孩子之间闹矛盾很正常,家长该不该介入?

孩子闹矛盾,家长掺和进去是很不明智的,很多冲突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那么要如何陪孩子顺利度过爱起冲突的这个过程呢?

2岁孩子的占有欲—被误解的物权敏感期

上面起冲突的两个例子都源于孩子对玩具归属引发的小矛盾,很多妈妈也会发现,孩子到了2岁左右会特别“自私”,看见什么都是“我的”,和小朋友前一刻还玩得特别嗨,下一秒有可能就会因为一个小东西直接动手开打。他们会下意识地开始保护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其他人的接触会时刻充满警惕,不肯和人分享,有时候还会直接上手,即使是爸爸妈妈也不行。

家长们会认为这样的孩子很自私,他们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特别容易因为玩具或者零食的分配等问题发生肢体上的冲突。其实,家长们还真的误解了孩子。孩子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有一个专业名词,叫“物权敏感期”。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一种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的归属权来认识他们与物品的关系。

物权敏感期大多发生在孩子2岁左右,持续时间短则三四个月,长则半年,甚至更久。

物权敏感期的表现

在大多数孩子懂得分享之前,物权敏感期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段时间,孩子会表现得特别自私、有很强的占有欲。

※语言方面: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2岁左右的孩子突然变得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口头禅是:玩具是我的,妈妈是我的,爸爸是我的。

※情绪方面:特别容易激动

在孩子心里,他确定东西是他的,别人就不能碰,碰了或者拿了他的东西,就会让孩子情绪激动,很易怒。

※动作方面:特别爱动手

两个小朋友开始玩得好好的,一旦一个小朋友认定另一个小朋友抢了自己的东西,就会直接上手开打,甚至是做出偏激行为。之前在游乐场遇到一个小男孩守着一箱子海洋球玩,后来又过来一个小女孩,从箱子里拿了两个球,小男孩就生气了,一把推倒了小女孩。

这些行为都是孩子进入物权敏感期的表现,家长要对其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最终学会分享的意义。

物权敏感期,家长要不要介入?

蒙台梭利说:经历敏感期的孩子,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会受到鼓舞。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生命助力,如果儿童敏感期内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他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其心灵、人格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尊重儿童在敏感期内的行为并且提供必要的协助,以避免孩子错失其一生中难得的特别生命力。

对孩子而言,物权意识的建立非常重要,顺利度过物权敏感期,孩子能够树立独立自主、爱护自己东西、维护正当权益的意识。而一旦家长介入太多,就会出现文章开头那一幕,不止小女孩身心受影响,小男孩因此也会有一个观念:我的东西抢过来就行,抢不过来还有妈妈。

一旦孩子有这样的观念,一辈子就毁了,现在是物权敏感期有些自私,以后可能就是明强强要……有这样一位妈妈做“榜样”,真为小男孩的未来担忧。

孩子进入物权敏感期,家长需要介入,但并非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介入过多,而是协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接纳自私的孩子

物权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孩子变得自私也很正常,但是有些家长可能会对自己自私的孩子感到很失望。在这里,家长需要从心理上解释自私的孩子,理解、包容并正确引导他们,孩子才不会在成长的路上走偏。

面对自私的孩子,家长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你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慢慢陪孩子建立物权观念,逐渐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强调物权观念

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告诉孩子,什么是谁的。比如说早上做了早饭,奶奶盛好了饭菜,这一碗是给爷爷,那一碗给奶奶,这一碗是你自己的,吃饭要吃自己碗里的,不要霸占整个菜盘子。

通过这些语言和动作的指导,家长可以逐渐强化孩子的物权观念。

※引导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两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他们划分了玩具的归属,甲想玩乙的小汽车,乙不让,乙也很想玩甲的小货车,甲也不让,眼看着两个孩子要抢起来了,老师过来,让甲和乙用自己的玩具换了对方的玩具,这样两个孩子都玩得很开心,这就是分享。

让孩子多体验几次这样的分享与交换,他们就会逐渐发现分享的快乐,远比你花十句八句给孩子讲道理要好用的多。

一些孩子不愿和人分享,是害怕自己的东西拿不回来,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分享的东西可以要回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也就不会再害怕去分享了。

※分享这件事,不要和孩子玩游戏

曾经见过一个奶奶带孩子,奶奶逗孩子:你的苹果看起来很好吃,来让奶奶吃一口你的苹果好不好?

孩子起初是不愿让奶奶吃苹果的,她把苹果抱得紧紧的,经过多次沟通,孩子终于抱着苹果放在奶奶嘴边,奶奶却说:奶奶逗你玩呢,苹果你自己吃吧。

看似一个简单的游戏,却会让孩子对于分享的喜悦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孩子便不会再去分享了。正确做法是,直接切下一块苹果,咬一口,然后开心地告诉孩子:你的苹果真甜,谢谢你的分享。孩子会从你的表情中找到分享之后的喜悦,这种成就感会促使孩子爱上分享。

※别人家的东西不能拿

说完了自家的东西,我们再来说说自家之外的东西,有朋友带孩子去亲戚家做客,孩子看上了亲戚家的一个卡通摆件,抱在手上就不放手,临走的时候,孩子撒泼耍横,亲戚碍于面子,只好把摆件送给了朋友家孩子,朋友回头把孩子一顿揍。

这样的事情很常见,归根结底是孩子对他人物权概念的模糊。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样的物权观念肯定是不可取的,家长需要明确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你还可以引导孩子:如果是你的玩具,妈妈很喜欢,直接拿了,你会怎么样?多来几次,孩子就会逐渐明白物权观念里面的我的和你的了。

※家长做好榜样

重新回到文章开始的例子,两个孩子之间因为玩具发生矛盾,男孩妈妈直接上手,很显然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坏的影响,男孩的物权观念也很容易走歪。孩子是一面镜子,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是父母最真实的反应,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的榜样力量不容忽视。

如果觉得《2岁孩子很自私?妈妈 请别误会孩子的物权敏感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