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时间:2019-01-21 09:16:01

相关推荐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痛哉! 痛哉!痛哉!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今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今日在网上浏览,看见许多评论,问:于敏是谁?小编心中悲痛,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先生有多人不识。下面小编为大家仔细的讲述国家栋梁于敏先生。

1926年,于敏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的一户普通家庭。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惨痛的经历给于敏带来了深刻的印象,于敏立志发奋图强,为中国带来美好明天。不负众望,1944年,18岁的于敏考上北京大学工学院。1945年,美军于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于敏深感原子弹的威力,又对中国武器实力薄弱感到痛心。1946年,于敏毅然决然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走上一条科技兴国之路。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此开始了他的科技兴国之路。

1960年,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人就意味着于敏要放弃以做出成绩的基础研究,隐姓埋名,长途奔波,从事氢弹研究,为了国家的利益,于敏接受这份沉重的任务。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当时中国的设备无法与外国相比,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在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有了深刻的认识。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之后,于敏在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67年,在新疆罗布泊的上空,伴随者一声巨响,蘑菇云拔地而起,我国第一颗氢弹空头爆炸试验成功。1986年,邓稼先和于敏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这项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因身体原因退出研究领域,以“顾问”的身份为中国核事业发光发热。获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月16日,于敏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于敏在氢弹试验时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在首次地下核试验,于敏上台阶都要抬着腿慢慢上去,坚持到小山岗上观测火球,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劳累,身患疾病,在工作现场于敏几至休克。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身体难受休克过去,经过医生抢救转危为安。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于敏,这位为了国家需要,近半个世纪站在核试验的前线的国家功臣。于敏,为了国之重托,隐姓埋名30年。于敏,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国之栋梁。让我们永远的感谢于敏,引用网上的一句话: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引用一首诗总结于敏先生轰烈的一生: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

如果觉得《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