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身体发冷_身体发冷偏方_身体发冷怎么办

身体发冷_身体发冷偏方_身体发冷怎么办

时间:2018-06-16 05:05:09

相关推荐

身体发冷_身体发冷偏方_身体发冷怎么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不太冷的季节会穿很多的衣服,但是仍然会感到很冷,身体发冷令人痛苦的同时也会得到一些人异样的眼光,身体发冷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下吧。

1身体发冷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寻找身体发冷的原因,一些疾病可以导致身体出现发冷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贫血,其中痔疮慢性出血和月经过多所引起的贫血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在去除病因治疗贫血后,身体发冷的现象会好转。

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以导致身体出现发冷的现象。因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后,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下降,使得身体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不好,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发冷的现象。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在经过治疗后,发冷的症状会有所好转。

血压很低的人也会感到发冷,因为血压低会导致身体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不好,导致身体出现发冷的现象,在低血压症状得到控制后,发冷会慢慢好转以至于消失。

身体发冷除了治疗原发病外,还可以通过多穿衣服,来减少身体产生的热量散发。从而解除身体冷的感觉。我们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且通过运动,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身体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会变好。身体发冷的感觉会消失。

我们还可以从食物上来改善身体发冷的感觉。身体感觉发冷的人可以多进食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瘦肉,花生米等食物,这些食物的产热量很高。在进食后,可以使我们冷的感觉消失。如果是属于贫血所致的发冷,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猪血,菠菜,木耳等类的食物,来通过食疗来纠正贫血的发生。

另外,一些肝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也会导致发冷的发生,因为肝脏是进行代谢的主要器官,当肝脏发生疾病后,代谢不能正常进行,能量的产生发生障碍,所以会有冷的感觉。心血管疾病也会导致发冷的发生,因为心血管发生病变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末梢循环不好,会导致人体产生冷的感觉。肝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冷主要通过多穿衣服和治疗原发病来解除冷的感觉。

2身体发冷吃什么好

1、狗肉

狗肉里含有大量多肽和牛磺酸,另一方面,其脂肪含量不高。在中医里,狗肉被认为是具有温肾补气以及助阳散寒功效的食物,对于改善冬天手脚冰冷、夜尿频繁、畏寒、腰痛等情况有很大帮助。

2、辣椒

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流向体表的血液增加,可刺激食欲、增进消化。故冬天吃点辣椒可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受湿润而引起的关节痛、腰腿痛和胃虚寒症。

3、牛肉

牛肉性温味甘,富含维生素A、B和菸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中医认为它补益脾胃、强筋骨。牛肉与性味平和甘润滋补的党参北芪合为炖汤,甘润可口,补体虚、益气血,增强人体御寒能力,亦男女老少皆宜。

3摆脱身体发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早上起床。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改善畏冷的第一步,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不要老是蜗居在被窝里,振奋一下精神起床,然后好好的运动一下身体吧。心情愉悦的睁开双眼,不仅能防止畏冷,还能提高一天的效率。

2.运动身体。早晨起来运动身体,能使全身肌肉彻底的放松并舒展开来,防止由于全身僵硬导致的畏冷,人体经过一晚上的睡眠,往往处于血液不循环的状态,因此适当的运动放松身体很重要。

3.吃饱早餐。新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好的体质也从好的早餐开始。

4.注意服装。切忌穿着紧窄的内衣,以及对身体有束缚的服装,不利于周身的血液循环。

5.尽可能步行。步行是温暖身体的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

6.通过午餐来温暖身体。进餐是改善畏冷的关键,通过一些高热量的午餐能够温暖身体。俗话说得好,中饭要吃的饱,一定要准时进餐,保证热量的摄取。多吃一些粥类,加入梅干菜等阳性食品,对暖身非常有效果。

7.与人谈话有奇效。与朋友聊天是减压的特殊方式,对防止畏冷有奇特效果。

8.补充适度水分。水分的补给是非常重要的,摄取水分的同时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更能使血液循环畅通,每天补充2升的水分为佳。

9.呼吸法。感觉疲劳的时候,慢慢呼吸对畏冷症有很好的疗效,将手放在胸部,吸气的时候鼓起腹部,采用此类腹式呼吸法,能把氧气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分,促使血液循环,改善畏冷状态,在座位上就能轻松实行,亲身实践下吧。

10.晚餐。晚餐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能够温暖身体的阳性食品,阳性或阴性可以通过颜色等来识别。一些阳性食品主要为红颜色的暖色系食物,包括胡萝卜,生姜,梅干菜等。一些阴性食品多为白色或冷色系食物,如热带水果等,所以一定要适度选择。

11.洗澡和洗脚。洗澡不仅能消除畏冷症状,更能调节身体状况,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平时也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加入有疗效的中药会更好,如红花等。

4身体发冷偏方

瑶柱鸭汤

原料:冬菇1粒,瘦肉4两,鸭半只(人多用一只),江瑶柱6粒(大).

做法:把鸭肉切洗净,去肠杂,瑶柱冬菇先浸至透,将以上各物一齐放入瓦煲,六至七碗水,煲四小时以上。鸭肉味鲜,蛋白质丰富;瑶柱乃海产食物,滋阴入肾;元肉为温补要药,温中逐寒。凡上热下寒者饮此汤相当适合,配瘦肉、冬菇使此汤更加清甜而温补。

人参枸杞汤

原料:人参、枸杞各5钱,加入1500cc的水,

做法:用大火煮滚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

人参核桃饮

原料:人参7-8片、核桃15-20颗,

做法:加水盖过,用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煮10-20分钟,睡前温饮,可光喝汤汁,但最好将熬煮的渣一并服用。

红枣龙眼饮

原料:红枣、龙眼适量,

做法:加水熬煮即可饮用,特别适合贫血、容易感到头晕的人。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45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

做法:水煎服。煎好后吃肉喝汤。中医称“人参补气、羊肉补形”,羊肉中的脂肪含量仅猪肉的1/2,因而女性不必担心因摄入过多而引起肥胖。

大枣姜汤

原料: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

做法: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促进气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手脚自然就温暖起来了。

黄芪当归生姜羊肉粥

原料:黄芪30克,当归20克,生姜10克,生羊肉250克,粳米80克。

做法:黄芪、当归先煮20至30分钟,将药渣捞去,留汁炖羊肉,待羊肉烂后,放入生姜,陈皮丝(5克),粳米煮30至50分钟,即可食用。

姜丝爆羊肉

原料:羊肉、生姜、花椒、八角

做法:羊肉切薄片,生姜切细丝,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青烟时,倒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倒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三香辣椒

原料:红辣椒、花生米、大葱

做法:红辣椒(根据自己吃辣的程度,选择辣椒品种),在炉火上烤干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葱在炉火上烤至外层焦糊,剥去外层。以上三种原料,分别捣烂,然后再混合,加盐和味精,即可食用。

5中医教你常按身体取暖穴位告别身体发冷

开关一:耳朵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季经常按摩双耳,不但能预防冻疮,还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以下是三种最常用的方法。

拉耳垂:用两手拇指、食指揉搓耳垂至发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

提耳尖: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度提拉耳尖,提拉时大拇指和食指顺便按揉耳尖,以微发热为度。

摩耳轮:拇指置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置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捏,以感到发热为度。

开关二:大椎

大椎穴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汇。按摩大椎就相当于打开了全身“暖气”的总开关。

大椎穴的取法是: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处。在家中淋浴时,可将淋浴头对着颈后连续用热水冲洗,能让你在寒冷季节感觉浑身温暖。一般淋浴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20分钟),体弱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还应酌情减少时间,水温在40℃左右为宜。

开关三:肩井

常做肩部按摩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按摩时感觉肩部不但轻松,还有点暖和。这是因为气血顺畅,阳气运动起来了。而藏在我们肩部的“暖气”开关就是肩井穴。按摩肩井不但能让肩部更暖和,还可缓解肩膀酸痛、头重脚轻、落枕等症。

具体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取坐姿,按摩者站在其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者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力度不可过重,时间不宜过久。尤其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过度。

开关四:神阙

寒冷季节容易着凉腹泻,而腹部的“暖气”开关就是我们的肚脐———神阙穴。神阙穴是长寿要穴,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放于肚脐,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至发热,可使腹部温暖、面色红润,缓解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等症状。

开关五:阳池

手上有一个“暖气”开关———阳池穴,这个穴位顾名思义就是阳气聚集的地方,它位于手腕背横纹的中点处。刺激阳池穴,时间要长,用力要缓,两手交替按揉,可缓解手部冰凉的症状。

开关六:劳宫

有朋友可能觉得只按阳池力度不够,没关系,我们手上还有另一个取暖开关,就在我们的掌心里,叫做劳宫穴,当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就是该穴。劳宫穴五行属火,可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做逆时针按摩,每穴按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能够起到暖手助热、宁神养心、促进睡眠的作用。开关七:足三里

如果觉得《身体发冷_身体发冷偏方_身体发冷怎么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