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万象悉其中” 宋代的一首禅诗 彰显了虚空的境界 充满了禅意

“万象悉其中” 宋代的一首禅诗 彰显了虚空的境界 充满了禅意

时间:2018-10-25 21:37:09

相关推荐

“万象悉其中” 宋代的一首禅诗 彰显了虚空的境界 充满了禅意

自然界经常变幻多姿,世人也有七情六欲,很多时候心境难以平静,其实都是因为想得太多,又难以实现,于是便心生杂念,辗转难眠。诗佛王维曾有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随意洒脱,又彰显出诗人的心志高洁,后世可以效仿其恬淡襟怀。

佛语说,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当群芳已谢、百花尽残,很多人就开始惆怅时光匆匆、芳华不再。其实缘聚缘散,仿佛一场梦幻,人生就需要经常看清自己,又勇敢地直面现实。

宋代一位高僧就非常懂得这个道理,物之本性、犹如虚空,本源清净、见性成佛。下面介绍他的经典作品,“万象悉其中”,宋代的一首禅诗,彰显了虚空的境界,充满了禅意。

锦镜池宋代:释鉴一鉴涵虚碧,万象悉其中。重绿浮轻绿,深红间浅红。

锦镜池位于浙东的风景名胜雪窦山之中,池水清澈见底,周围群山环抱,一年四季都显得苍翠葱茏。这里丽景如画,映景入池,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赋诗。

释鉴是宋代的一位高僧,他学识渊博,见解高深,还喜欢与文人墨客交往。诗人住在山中,经常在池边静坐。青山碧水让他心情畅快,松涛清风更令其愉悦。这首诗篇幅短小,却充满禅意,令人感悟颇多。

起首落笔于池水本身,“一鉴涵虚碧”,这一句总写水静池清。水池边还有芳草、青苔,柳树、杂花等等,但诗人并非视而不见,之所以只选择了池水,就是为了突出描写对象,表达内心的感悟。

鉴,形容出池水清澈,如同明镜。虚碧,展现了碧水深邃,更令人感到虚静。一个“涵”字,用字精妙,本来是包容的意思,这里引申为混茫渊深、令人遐想。

次句抒写水中的映象,“万象悉其中”。倒映在碧水中的不仅有青山、白云、高树、人影等景物,还有人性、灵魂等抽象的事物。作者虽然没有点出万象的具体形态和种类,却给读者留下发挥的余地。

“万象”与“一鉴”的并列,突出了很大的数量差异,却产生了强烈的对照效果。正所谓,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当内心无尘,就会感到碧水清澈;而心有杂念,便觉得水面晃动不停,也折射出内心的不安和焦躁。

后两句具体描绘水面上的映象,“重绿浮轻绿,深红间浅红。”大自然缤纷多彩,既有墨绿,也有新绿;不仅有深红,还有浅红。由于阳光的照耀、水面的反射,以及人们观察角度的不同,在水面上的倒影也不尽相同。

读者一定会联想到璀璨的山花、碧绿的草木,以及苍翠的青山、舞动的红袖,等等。这两句妙在不具体阐述,而用“浮、间”二字,显出不同的比重、以及不同的状物角度。诗僧以颜色代替景物,虽然是虚写,读者却仿佛看见了很多实景,非常耐人寻味。

释鉴的这首禅诗构思独特,意境深邃,充满禅意。作者紧扣池水的映照功能,并抓住一个“涵”字,先总写万象悉其中,然后再虚写不同的颜色。空间上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心理上也产生了很多联想,于是就形成了虚空的境界,禅意便由此而生。

虚空是一种感受,宇宙里并没有绝对的空,当内心清净无尘,虽然并未皈依佛门,但已进入禅定状态。自性觉悟时,就会感受到虚空里映照着心灵,就像清澈的池水可以照见身影。诗人浅描景物,深层设喻,却融合无痕,令人叹服!

如果觉得《“万象悉其中” 宋代的一首禅诗 彰显了虚空的境界 充满了禅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