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 明理悟道 充满了浓浓的禅意

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 明理悟道 充满了浓浓的禅意

时间:2023-08-04 04:45:39

相关推荐

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 明理悟道 充满了浓浓的禅意

禅诗滥觞于东晋南北朝,唐代时得到了大力发展,而两宋则是儒释道高度融合的时代。文人墨客深受佛学影响,而僧侣们也深谙儒学和诗词,宋代的诗僧将近有200多人,禅诗创作到了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

禅是通向精神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又仿佛一个攀登巍峨山峰的阶石,它引发人们寻找和发现自我价值。下面介绍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明理悟道,充满了浓浓的禅意。

自题月轩

宋代:释德聪

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

德聪,俗姓仰,宋初姑苏张潭(今苏州)人,初受戒于梵天寺,后遍参名师,深得教益。德聪治学能融会贯通,不受教条约束,尤不喜死背经典。34岁时结庐于浙江畲山东峰,并终老于斯。高僧能诗,诗风清俊雅致,颇有名,74岁时跌坐而终。

一个深秋之夜,大师正在畲山本寺的月轩中静坐。此时一轮明月缓缓升起,诗人心绪被其扰动,他忽然想到李白的名句,“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便自言自语地说,如今我在欣赏明月,感想万千;而千里之外也一定有更多的人也在观看明月,不知他们心中又在想着什么?

此时月色朦胧、山林幽静,清风徐来、帘帷微动,诗人忽然就有了创作的灵感,于是挥毫拨墨、对月吟诗。

前两句构思新颖,“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禅师在轩前汲水,天上明月倒映在水中,仿佛辘轳正摇转着水中的明月。那冰盘般清凛的明月,正是一颗空寂的禅心;抱着这颗禅心,便是诗成也透露着清寒。

佛语中,明月代表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也有一盏残灯。开悟时,心是月;迷途中,则月我两分,月亮永远挂在天空,世人却永远处在轮回中。

大师在轩里吟诗,内心冷峻如冰轮,唯有心静如水,才能坐禅忘机;端居息尘情,春明昼初永,德聪坐在轩里,远离尘俗、不念名利,才会感觉自己的内心也住着一轮明月,那般清澈明亮、纤尘不染。“彻骨寒”三个字,就表现了诗人睿智的思想和豁达的胸怀。

诗人又继续遥想,“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读者朋友一定会想到卞之琳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不过高僧可没有现代人这么浪漫,他只是在讲述禅理。明月代表皎洁的禅心,多少凡尘中人都对此极其向往。可是真正可以超脱的人又是屈指可数,古往今来,无数人遍参善知、行脚万里,无非是为了见此涅盘妙心,证悟实相。然而求道者多,而能息却驰求的毕竟寥寥。

纵观这首禅诗,构思灵巧,引人深思,表现出了一种超脱尘世、随缘任运的思想,高僧寓意劝世,将禅理和禅意通过诗的形式传达给后人。一轩明月千古照人,阅尽人间沧桑。佛言教诲,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人生是一场苦旅,当身直心正、海纳百川,自然就能人生圆满。

如果觉得《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 明理悟道 充满了浓浓的禅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