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珍觀——張小黎台灣首個展

珍觀——張小黎台灣首個展

时间:2019-08-10 07:33:30

相关推荐

珍觀——張小黎台灣首個展

贵宾预展|11月15日

座谈会|11月16日15:00

与会嘉宾|艺术家张小黎、佛光大学历史系王舒津教授、台南市美术馆研究典藏部吴侊峻研究员

开幕茶会|11月16日16:00

展览时间|11月16日-12月22日

展览地点|大观艺术空间(台北市中山区敬业二路69巷16号)

展览作品

请将手机横向欣赏该作品

小世界The Worldlet

230x75cm

绢本

塔IPagoda I

140x60cm

绢本

塔II Pagoda II

140x60cm

绢本

60x60cm

绢本

请将手机横向欣赏该作品

界 Boundary

60x20cm

绢本

请将手机横向欣赏该作品

十景图 Ten Views

110x35cm

绢本

罐头III

75x50cm

绢本

一篮秋 A Basket of Autumn

55x55cm

绢本

石语 II

绢本

请将手机横向欣赏该作品

仲夏夜之梦 Mid-Summe

55x120cm

绢本

小世界

文/张小黎

“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实景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方士庶《天慵斋随笔》

传统山水画是自然实景与画者心境虚实一体的存在,是画者藉由山水形态生发探求万物之道的艺术与哲学实践。然而从明清开始,山水画开始重师法古人却不重写生,甚至形成人称“纸抄纸”的现象。这一趋势在我看来,是山水语言脱离实景依附而逐渐走向概念化符号化的过程。时至今日,尤其对城市人,缺乏“造化自然”的视觉经验浸润,所绘山水的实景依附越发微弱,藉由山水形态而求万物之道也难以适用。对于我而言,山水语言为这个时代所用,更多在于它虚境的部分,“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绘制基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图景”。

与古人不同,科技与信息为当代人提供了大量新的视觉元素,包括许多非现实、由理论分析、仪器观测、或者数据处理形成的图像元素,例如分子结构、显微图像、B超,虫洞模型等等。这些图像在复制广传的过程中,成为人们认识抽象理论之间的桥梁;在反复使用和想象中,人们与这些图像与背后的理论概念甚至建立起情感联结;而图像背后的概念逐渐成为当代人理解和感知世界的构成部分。这些非现实的图像于是成为意涵丰富的符号,也成为组成“精神图景”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我们常常面临着意识形态的碰撞。这一点与15-18世纪的欧洲人借助航海探索世界时的状态有些相似。那个时期产生的珍宝馆(Wunderkammer),用以陈列来自不同文化、地理、历史、宗教等等稀奇物品或珍贵文物。我们虽然没有在现实中建立这样的珍宝馆,但意识与想象中也会有一个类似的虚拟合集。这个“虚拟珍宝馆”中包括的不仅有现实中的事物,也有上文提到的分子、细胞、声波、黑洞等等虽不可见,但通过人工制造的图像而变得可感的事物。如同传统的珍宝馆,它反映着当代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虽然我们力图做到客观又全面,但依然会因为偏好与信念的影响,带有些许神秘主义色彩。这些藏品共同组成一个人好奇心的图景,成为我们理解世界并与时空建立联结的缩影和集合。

这是我所想要表现的“精神图景”。

我的创作从“盒中山水”开始,描绘被意识收藏的抽象之物,如记忆,概念等等,引发了我关于盒子的一系列思考。

盒子中的事物是耐人寻味的存在。盒子创造了一个空间,也创造了边界和限制,其中的事物与外界封闭隔离,被精心收藏,小心呵护。它是一个小小的碎片,恰好被收藏者注意,收集和关照,像一个定格的瞬间,又或一个指向完整故事的隐喻。盒子本身也十分值得玩味。它既隔离了盒中之物,又暗示了它与外界的联系。质地、纹理、尺寸、标签、编号——收藏者怎样看待盒中的藏品都可在这些特征中找到线索。

而当这样几个盒子放在一起,片段与片段之间就产生起一段似是而非的联结,从而能够完型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体系。这就成为了创作《塔I、II》《十景图》《小世界》的契机。佛教用语中,“小世界”是宇宙中的最小世界单位。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图景”,如同山水画中常说“胸中丘壑”,就是这样一个“小世界”。

张小黎 二零一九年于北京

如果觉得《珍觀——張小黎台灣首個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