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缠绵难愈的湿温病3则(赵绍琴)

缠绵难愈的湿温病3则(赵绍琴)

时间:2023-01-17 03:43:15

相关推荐

缠绵难愈的湿温病3则(赵绍琴)

明德初心

出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西医诊断:肠伤寒【医案详情1】

邢某某,男,21岁【初诊】身热8日未退,头晕胸闷,腰际酸楚乏力,大便粘腻不爽,因导而下,临圊腹痛,脘痞,嗳噫不舒小溲色黄不畅。舌白苔腻,脉象沉缓而濡,暑热湿滞互阻不化,湿温已成。先用芳香宣化、苦甘泄热方法。

鲜佩兰10克,鲜藿香10克,大豆卷10克

炒山栀10克,苦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

陈皮6克,姜竹茹6克,白蔻仁2克(研冲)

二付

【二诊】药后身热渐退,头晕胸闷渐减,腰酸已减而未除,腹痛未作,大便如常,时有嗳噫,舌仍白腻,脉来沉濡。汗泄己至胸腹,此湿温邪有渐化之机,病已十日,得此转机,势将热减湿化,仍拟芳化湿郁,兼调气机,饮食当慎。

藿苏梗各6克,佩兰叶10克,淡豆豉10克

炒山栀6克,前胡6克,苦杏仁10克

半夏曲10克,新会皮6克,焦麦芽10克

鸡内金10克,二付

【三诊】身热渐退。昨日食荤之后,今晨热势转增,大便二日未近,小溲色黄。舌苔根厚黄腻,脉象两关独滑。此湿温虽有转机,却困食复增重,当防其逆转为要。再以栀子豉汤增损。

淡豆豉10克,炒山栀6克,前胡6克

苦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

保和丸15克(布包入煎),焦麦芽10克

炒莱菔子10克,枳壳10克,白蔻仁2克(研冲)

二付

【四诊】药后大便畅通,身热略减,体温仍高,38.5℃,舌苔渐化,根部仍厚,脉象两关滑势已退,自觉胸中满闷大轻小溲渐畅。湿温有渐解之机,积滞化而未楚,仍须清化湿热积滞,少佐清宣,希图21日热退为吉。饮食寒暖,诸宜小心。

淡豆豉10克,炒山栀6克,杏仁10克

前胡6克,厚朴6克,新会皮6克

白蔻仁3克,炒苡米10克,方通草2克

焦三仙各10克,二付

【五诊】身热已退净,皮肤微似汗出,津津濡润,已遍及两足,两手脉象沉滑力弱,舌苔已化净,二便如常。湿温重症,三周热退,是为上吉,定要节饮食,慎起居,防其再变。

白蒺藜10克,粉月皮10克,香青蒿5克

大豆卷10克,炒山栀5克,制厚朴6克

川黄连3克,竹茹6克,炙杷叶10克

保和丸15克(布包),半夏曲10克

鸡内金6克,三付

药后身热未作,食眠二便如常,停药慎食,调养两周而愈。【按】:湿温病湿与热合,如油入面,难解难分。故其病程较长,发热持续难退。治当芳香宣化,宣展气机,分消湿热之邪,使气机畅,三焦通,内外上下宣通,乃得周身汗出而解。且汗出必得周匝于身,从头至足,遍体微汗,是气机宣畅,腠理疏通之征,如此则热必应时而退。按七日为一候,热退必在满候时日,如二候14日、三候21日、四候28日等。此等规律皆从实践中来。此案初诊后已有转机。本当14日退热,因患者不慎口味,致食复热增,遂用仲景治食复法,于宣化方中,合入栀子豉汤为治,并增入消导积滞保和丸、莱菔子、焦麦芽等,食滞一去,则湿热之邪无所依附矣澈凡湿温之病(不独湿温)极当慎饮食、节口味,肥甘助湿,辛辣增热,皆当忌之。否则,虽用药精良,亦不能效也。

【医案详情2】

华某某,男,30岁【初诊】身热6~7日,体温39℃,头晕目沉,面色淡白,胸中满闷不舒,周身酸楚乏力,大便略溏,小溲短黄,腰际酸沉,夜寐不安。经某中医治疗,先服银翘解毒丸,后又服汤剂,甘寒清气热,姒生地、元参、知母、沙参等为主。药后大便溏泄,身热加重,周身乏力,舌白滑润,根部厚腻,两脉沉濡,按之无力,近似迟缓孙溲短少,口淡无味。病属素体中阳不足,脾胃运化欠佳,外受暑湿之邪,留连不去,误服甘寒之品,湿邪增重+气机受阻,三焦不利。湿重于热,故面色淡白,唇口不华,脉象亦为寒湿遏阻中阳之象,拟以芳香宣化,疏调气机,以畅胸阳。俟湿化阳复,气机宣畅,则三焦通利,病自渐愈。忌食甜、粘及有渣滓食物。

淡豆豉12克,炒山栀3克,藿香叶10克(后下)

陈香薷15克(后下),焦苍术45克

厚朴4.5克,白蔻仁3克,杏仁泥10克

川连2克,半夏10克,陈皮4.5克

鲜煨姜3克,冬瓜皮20克 二付

【二诊】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8.5℃,头晕沉重渐解,胸闽渐轻,胸部头额略见小汗,大便仍溏,小溲赤短,腰痛,周身酸楚乏力,苔白滑腻,根部略厚,两脉弦滑力弱,按之濡缓。此为暑热湿邪互阻不化,且过服甘寒,脾阳受遏,三焦不通,气机不畅,再以芳香宣化,通阳祛湿。

淡豆豉12克,炒山栀3克,藿香叶10克(后下)

香白芷6克(后下),白蔻仁4.5克,杏仁10克

半夏12克,厚朴6克,炒薏米12克

焦苍术4.5克,川连2克,煨姜3克

茯苓皮12克,二付

【三诊】叠服芳化通阳祛湿之剂,自觉遍体潮润,已下至两腿,胸中满闷大减,气分亦畅,头部沉重渐解,小溲通畅色深,体温37.8℃,大便今日已渐成形,腰痛,周身酸楚乏力,舌苔白腻略厚,脉象已转濡滑,较前有神。暑湿互阻不化,连服芳香宣解,湿邪渐减,热象亦轻,再以宣化上、中二焦,希图三周热退为吉。

白蒺藜10克,香豆豉12克,嫩前胡3克

香青蒿45克,制厚朴4.5克,焦苍术6克

焦薏米10克,制半夏10克,白蔻仁3克

煨姜2克,杏仁泥10克

白米30克炒焦煎汤代水,二付

【四诊】身热已退净,体温36.6℃,头部尚觉徽痛,大便通畅,咳嗽痰多,口淡无味,舌苔白腻,两脉和缓有神,湿温三周而解,遍体潮润,唯胃纳欠佳,脘闷仍不思食。再“辛泄余邪,调和阳明。病虽向愈而正气未复,由虚涉怯,意中事也,饮食寒暖,备宜小心。

白蒺藜10克,香青蒿4.5克,粉丹皮4.5克

厚朴花4.5克,川连2克,川贝母10克

杏仁10克,香砂枳术丸15克(布包)

范志曲12克(布包),香稻芽10克

新会皮3克,白米30克炒焦煎汤代水

三付

三付之后,诸恙皆安,停药后一周而饮食二便皆正常,遂渐康复。

【按】;湿温乃感受湿热之邪,胶固难解,缠绵难愈。因其高热不退,医者往往执寒药以疗之,每致误事。此案前医不知湿温初起当芳香宣化透邪外出,反用寒凉之剂,湿邪遇寒则凝,阻塞气机,三焦不利,邪无从出,其身热更甚,恐将昏蒙矣。故初诊即重用芳香宣化,疏调气机,其方用藿香,不用佩兰,以佩兰性寒不利于湿重故也,炒山栀,川黄连等清热之药用量极轻,其余诸药皆为芳香化湿宣展气机之用。俟三焦畅、气机行则邪可透出矣。药后微汗出从头至颈胸,乃邪透之标志。此后数诊,皆宗此法进退,终至汗出至下肢,乃断其三周退热,果不其然。先生常日;治湿温症必得教汗遍及周身,至双脚趾缝中亦似潮润,斯为邪透尽之征。若误用寒凉滋腻,则湿邪愈盛,邪不得出矣。湿温虽禁发汗,然必得汗出,乃得邪解。【医案详情3】

华某某,男,30岁

【初诊】身热6~7日,体温39℃,头晕目沉,面色淡白,胸中满闷不舒,周身酸楚乏力,大便略溏,小溲短黄,腰际酸沉,夜寐不安。经某中医治疗,先服银翘解毒丸,后又服汤剂,甘寒清气热,姒生地、元参、知母、沙参等为主。药后大便溏泄,身热加重,周身乏力,舌白滑润,根部厚腻,两脉沉濡,按之无力,近似迟缓孙溲短少,口淡无味。病属素体中阳不足,脾胃运化欠佳,外受暑湿之邪,留连不去,误服甘寒之品,湿邪增重+气机受阻,三焦不利。湿重于热,故面色淡白,唇口不华,脉象亦为寒湿遏阻中阳之象,拟以芳香宣化,疏调气机,以畅胸阳。俟湿化阳复,气机宣畅,则三焦通利,病自渐愈。忌食甜、粘及有渣滓食物。

淡豆豉12克,炒山栀3克,藿香叶10克(后下)

陈香薷15克(后下),焦苍术45克

厚朴4.5克,白蔻仁3克,杏仁泥10克

川连2克,半夏10克,陈皮4.5克

鲜煨姜3克,冬瓜皮20克,二付

【二诊】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8.5℃,头晕沉重渐解,胸闽渐轻,胸部头额略见小汗,大便仍溏,小溲赤短,腰痛,周身酸楚乏力,苔白滑腻,根部略厚,两脉弦滑力弱,按之濡缓。此为暑热湿邪互阻不化,且过服甘寒,脾阳受遏,三焦不通,气机不畅,再以芳香宣化,通阳祛湿。

淡豆豉12克,炒山栀3克,藿香叶10克(后下)

香白芷6克(后下),白蔻仁4.5克

杏仁10克,半夏12克,厚朴6克

炒薏米12克,焦苍术4.5克,川连2克

煨姜3克,茯苓皮12克,二付

【三诊】叠服芳化通阳祛湿之剂,自觉遍体潮润,已下至两腿,胸中满闷大减,气分亦畅,头部沉重渐解,小溲通畅色深,体温37.8℃,大便今日已渐成形,腰痛,周身酸楚乏力,舌苔白腻略厚,脉象已转濡滑,较前有神。暑湿互阻不化,连服芳香宣解,湿邪渐减,热象亦轻,再以宣化上、中二焦,希图三周热退为吉。

白蒺藜10克,香豆豉12克,嫩前胡3克

香青蒿45克,制厚朴4.5克,焦苍术6克

焦薏米10克,制半夏10克,白蔻仁3克

煨姜2克,杏仁泥10克

白米30克炒焦煎汤代水二付

【四诊】身热已退净,体温36.6℃,头部尚觉徽痛,大便通畅,咳嗽痰多,口淡无味,舌苔白腻,两脉和缓有神,湿温三周而解,遍体潮润,唯胃纳欠佳,脘闷仍不思食。再“辛泄余邪,调和阳明。病虽向愈而正气未复,由虚涉怯,意中事也,饮食寒暖,备宜小心。

白蒺藜10克,香青蒿4.5克,粉丹皮4.5克

厚朴花4.5克,川连2克,川贝母10克

杏仁10克,香砂枳术丸15克(布包)

范志曲12克(布包),香稻芽10克

新会皮3克,白米30克炒焦煎汤代水

三付

三付之后,诸恙皆安,停药后一周而饮食二便皆正常,遂渐康复。

【按】;湿温乃感受湿热之邪,胶固难解,缠绵难愈。因其高热不退,医者往往执寒药以疗之,每致误事。此案前医不知湿温初起当芳香宣化透邪外出,反用寒凉之剂,湿邪遇寒则凝,阻塞气机,三焦不利,邪无从出,其身热更甚,恐将昏蒙矣。故初诊即重用芳香宣化,疏调气机,其方用藿香,不用佩兰,以佩兰性寒不利于湿重故也,炒山栀,川黄连等清热之药用量极轻,其余诸药皆为芳香化湿宣展气机之用。俟三焦畅、气机行则邪可透出矣。药后微汗出从头至颈胸,乃邪透之标志。此后数诊,皆宗此法进退,终至汗出至下肢,乃断其三周退热,果不其然。先生常日;治湿温症必得教汗遍及周身,至双脚趾缝中亦似潮润,斯为邪透尽之征。若误用寒凉滋腻,则湿邪愈盛,邪不得出矣。湿温虽禁发汗,然必得汗出,乃得邪解。

本文摘自《赵绍琴临证医案精选》,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留言

如果觉得《缠绵难愈的湿温病3则(赵绍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