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如何给渐冻症病人“解冻”

如何给渐冻症病人“解冻”

时间:2021-01-16 13:02:57

相关推荐

如何给渐冻症病人“解冻”

物质的气、液、固态三相变化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命体,作为物质的一种,也不例外。,科学家首次报道了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存在“液-液相分离”现象。实际上,相变在细胞中普遍存在,而相变失调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病理病因——这为科学家们审视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

人们有时候会用“单细胞生物”戏称一个人头脑简单甚至缺心眼儿,其实,细胞一点也不简单。一个细胞就像是一座由蛋白质、DNA、RNA等“砖块”建造的城邦,这些“砖块”搭建了不同的办公机构,保障城邦的正常运转。而散布在胞内的细胞器(organelle)就是这些重要的办公场所。

其中,有一类细胞器被称为有膜细胞器,它们在磷脂膜建造的“办公室”里干活儿,例如产生能量的线粒体、贮藏和转录DNA并产生RNA的细胞核、翻译和加工蛋白质的内质网等。

此外,要正常发挥细胞功能,许多没有“办公室”的无膜细胞器也必不可少,包括细胞核内存储核糖体RNA(rRNA)的核仁,细胞质内对各种刺激起反应的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以及构成有丝分裂纺锤体的中心体等。这些细胞器没有磷脂膜包裹,可以更动态地形成或消失。

就像室外跳广场舞的大妈群体一样,无膜细胞器有相对固定的队员,大家在某个时间聚集在一起,完成活动后又自行解散。可是,蛋白质、DNA这样的小零件是如何做到和大妈一样聪明,自己组建“办公区域”呢?从这个问题出发,本文将通过介绍人们对无膜细胞器形成原理的探索,引出“液-液相分离”这种组建“办公区域”的方法,以及这种新的“建筑模式”如何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器功能和治疗人类疾病。

1. 流动的细胞器

相比于由磷脂膜分隔的细胞器,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及物理性质更为扑朔迷离。我们以P颗粒为例来探究这个谜题。

P颗粒(P granule)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无膜细胞器,直径约为0.1-5 μm,它们位于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P颗粒的神奇之处在于,当线虫的胚胎处于单细胞状态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随着单细胞要开始分裂,P颗粒会慢慢朝细胞后侧集中。有P颗粒分布的后侧在分裂后将成为生殖前体细胞,而没有P颗粒的一侧则成为体细胞前体细胞(视频1)。

图1. 一个装满水蒸气的瓶子放置于有着梯度温度的盒子里,低温侧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滴。(来源:作者手绘)

更有意思的是, Brangwynne博士和同事们还利用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证明了P颗粒在细胞质中确实有如水一般的液态特征:它们大多呈圆球形,具有表面张力并且在受压的情况下会在细胞内流动、交融(视频2)。

图2. P颗粒中的LAF1蛋白,核仁中的GAR-1ΔN蛋白,应激颗粒中的FUS蛋白都能在细胞外呈现液-液相分离[2-4]

那么,这些无膜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为什么会“液化”呢?这是个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因为我们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有希望调控无膜细胞器的形成。以蛋白质为例,相比于平时如“气体“般的弥散分布,蛋白质化为液态后,相互接触得更多。所以,反过来说,如果能让蛋白质连接得更紧密,就自然能促进其形成液体。

有三种情况能促使蛋白质化为液体。首先,蛋白质的量越多,越容易形成液体;其次,蛋白质本身越黏就越容易粘上更多的同伴;最后,如果蛋白本身具有疏水的特性,那就天然地不容易和水互溶了。第一和第三个特质都比较容易控制或预测,第二个特质就比较有趣了……

究竟什么样的蛋白是“黏哒哒”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仍在不停地完善中。原因可能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这些蛋白上要有方便与别的蛋白“牵手”的黏性位点。举个例子,如果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太单一,那这个蛋白质就很难被包装成固定的三维结构,这样的“百变蛋白”会像粘合剂一样吸引其他蛋白或核酸(图3)。不仅如此,有简单重复序列结构的RNA也会自带黏性,出现液-液相分离(图4)。

图3 . 有简单氨基酸序列存在的蛋白不容易被包装成固定的结构,如该蛋白两端的结构域,像两支灵活的手“呼朋引伴” | 来源:维基百科

图4. 由CUG或CAG核苷酸序列重复排列47次构成的RNA能形成液滴[5]

除了在无膜细胞器中,液-液相分离的形式还在基因转录机器,mRNA剪切体甚至一些细胞组成——比如神经细胞传递信号的突触区域——发挥功能。液-液相分离除了能为细胞器分隔出独立的工作区间外,这个工作间内高度密集的“员工”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每个分离出的小液滴也是个微型仓库,那些暂时用不着的“货物”可以被黏黏的蛋白拉来临时储存在里面,方便调节细胞整体的工作节奏。但若不小心拉来了别人家的关键分子,液-液相分离也会减缓一些反应的进行。

3 像雾像雨又像……冰雹子,相变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既然蛋白质这些组成细胞的“砖头”能凝结成雨一般的液珠,那是否还能凝固成“冰雹子”呢?如果你听说过“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应该不难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图2中提到的FUS蛋白就能慢慢从液体变成果冻一样的胶状,最后成为尖牙利爪的结晶体(图5)。这种在不同物理形态中变化的过程就是相变(phase transition)。

图5. 纯化的FUS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能从液体状(左1)成为凝胶状(左2),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胶状甚至会进一步固化成晶体状(右)[6]

固/液形态对无膜细胞器的功能有什么影响呢?对此,Hyman博士有一个很好玩的比喻:固态情形下的大分子就像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在任何时间每个同学的位子都不会改变;但如果这群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固态就变为了液态,每个时间点谁在哪里出现都变成未知了。简单来说,固体与液体相比少了动态,而动态是细胞生命所必须的。

而如何检测一个无膜细胞器内的分子动态水平呢?以核仁为例,如果我们将核仁里的代表蛋白质连接上红色荧光蛋白,再用一束高强度的激光照射这滴红色小球上的一点,由于光漂白作用,被照射的那一点红色就会瞬间消失(如图6中间图)。但由于核仁内部有无数跑来跑去带着红色荧光的蛋白,所以没有被光漂白的荧光蛋白就会移动着填补上这个空缺(图6)。而通过计算填补所需的时间以及对比填补前后被漂白处的荧光亮度,我们就能知道这滴核仁内部的分子动态水平。

图6 .由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核仁组成蛋白光漂白恢复的过程[7]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很多和疾病、特别是脑疾病相关的蛋白或RNA会发生相变。以FUS蛋白为例:FUS蛋白不仅本身能液-液相分离,还能参与应激颗粒的液-液相分离,而Fus基因的突变能造成脑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渐冻症。并且,随着渐冻症病情的发展,部分原本应是液态的应激颗粒竟有渐渐朝固态转变的现象,而这种“变性”了的应激颗粒非常不利于细胞的存活。研究也发现,Fus基因的突变能够加速这一变性的过程。

那是否能将这种“变性”的应激颗粒重新“融化”成液态,从而治疗渐冻症呢?Hyman博士实验室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就朝着这个方向做出了大胆的尝试[8]。他们筛选出了能重新提高应激颗粒中FUS蛋白动态的小分子。他们将这种小分子试用于线虫、果蝇和人类细胞的ALS模型中后,都观察到了显著的症状改善。我们相信这个振奋人心的结果会进一步带动更多研发工作,把相变换/相分离过程作为疾病治疗的靶标。

除了这篇文章使用到的小分子药物筛选法,如果科学家们能更深入了解液-液相分离的形成以及液-固相变发生的机制,比如找到其过程中的关键和限速步骤等,也将会推动我们研究疾病机制和治疗方法。除此以外,相变或相分离又是如何影响细胞器或蛋白质发挥功能的?这些问题也是那颗石子投下后激起的涟漪,等待着我们解答。

如果觉得《如何给渐冻症病人“解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