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展讯 | 中国当代隐 字像艺术 墨化艺术第三回(群展)

展讯 | 中国当代隐 字像艺术 墨化艺术第三回(群展)

时间:2021-04-12 17:29:26

相关推荐

展讯 | 中国当代隐 字像艺术 墨化艺术第三回(群展)

參展艺术家:孙大壶、王昀、金锋、贾善国、郝世明、张孙哲

展期:.8.10 - 9.24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2号南新仓

此次的学术展览集中于探讨汉字书法艺术在当代转化的可能性,如何让汉字艺术生成为更为具有普遍性与当代性的“字象艺术”。

作为一种当代的“字象艺术”,本次展览将展开三个方面的学术讨论。

1、当代艺术理论首先要具有明确的区分性,“字象艺术”首先要明确自己与其它各种文字艺术的差别或不同:

1,它不同于传统与现代的“书法形态”,第一眼看上去不应该是一张传统的书法作品,尽管我们并不排斥笔墨的书写性,但必须隐藏在背后,可读性向着可视性转换。

2,它不同于接续禅宗而来的单字数或“日本少字数”的表现性现代书法,比如井上有一的作品,这是过于把文字向着绘画转化,却无法面对篇章文本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因此与中国当前的“汉字艺术”也不同。

3,它不同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抽象画”,这是仅仅把汉字或者水墨材质做成了一种简单化的抽象形式语言,丧失了汉字的语义或余意。

4,它不同于设计性的“文字观念”,观念化的文字作品基本上丧失了笔墨书写性的文化历史性,但并不反对观念的反思性。

2“字象艺术”必须明确指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贡献:

1,它以“假似”的方式接续了中国“书画同源”的原理,但不同于传统仅仅以线条获得的共感,而是在保持汉字字形的同时,但更为强调从文字字形走向字形的图像化,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间性上,走向更为不相似,以此“假似”的方式,既保持了汉字字形的某种相似性,但又可以摆脱汉字的识别性,而走向图像的普遍性。

2,继续拓展了“汉字-图像-姿态”三者在事态中共感的可能性,只有汉字书写的艺术具有让文字与图像,图像与生命姿态,在一个即将发生的势态中获得共感的整体性感知,当代字象艺术更为强调此三者共感的多样性与立体性。

3,让水墨黑白的元现象获得当代视觉观念的呈现。水墨是黑白艺术,如何让黑白阴阳获得新的视觉呈现,甚至是跨文化的对比,需要在当代概念与呈现方式中得以重建。

3、一个具有明确学术理念的艺术展览,其选择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与典范性:

1,郝世明围绕一个字形的基本笔划,多次叠加书写,但又保持每一次书写的痕迹,生成为魔方立体又镂空透明的字象形态,基本上可读但又具有一种悬空的幻化感,重新激活了一个字的可能形态,但是还可以隐约辨认,重构传统书法的这个篇章而无比鲜活生动。

郝世明先生的作品

郝世明 / 「书」 绢本水墨60 x 60 cm

郝世明 / 「深」 绢本水墨60 x 60 cm

2,孙大壶以假似文字空间的黑白对比重新改造传统书法的"间架结构",在解散笔划后,以新的笔触重构新的不确定空间,如同某种“待考文字”或原始的建筑空间,在接近与断开的书写节奏中,让笔痕具有行走时的呼吸活力,在黑度的强烈对比中形成了平面上富有张力的立体感,破碎中的连接又看似建筑空间的重组,形成了意在言外又可多重解读的形态组合。

孙大壶先生(右)

孙大壶 / 「前衛書---1」 宣纸 中国墨248 x 124 cm

孙大壶 / 「前衛書---6」 宣纸 中国墨124 x 248 cm

3,金锋的“字象”雕塑作品,以其整体上看似诗词的篇章加以拟似性的文字“捏造”或"假造",建构起富有古旧质地的互文立体空间,向原初的绘画性与造型型态还原,又使之具有草书的笔意。既模仿文字也模仿人形,还是在舞蹈的生命体,甚至在一种整体带有带有原始献祭氛围或群体神圣舞蹈,是一个"即刻幻化"的生命力场。

金锋先生

金锋 / 「雅」 铜 绢 木板110 x 110 x 15 cm

金锋 / 「书法系列 No.6」 铜70 x 30 x 40 cm

金锋 / 「新青铜时代#4」 铜200 x 190 x 15 cm(尺寸可变) 20

金锋 / 「生腾No2」 铜 不锈钢64 x 79 x 40 cm

4,贾善国的装置作品大胆借用印刷或版画的方式,通过版画明暗雕刻的差异,以其“一阴一阳之谓道” 同名系列作品体现出黑白主义的转化原理,又假借碑帖拓印的复制方式,看似古典的书卷册页与可读性,但更多是一种质感厚度的触感还原,其书册的厚度对应着石碑的生命厚度,显示出抵御时间与虚无的尊严与典雅。

贾善国先生

贾善国 /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 宣纸 中国墨90 x 120 x 5 cm

贾善国 / 「一阴一阳之谓道--阳」 宣纸 中国墨90 x 120 x 5 cm

贾善国 / 「千层纸系列之真水无香」 宣纸 中国墨60 x 55 x 30 cm

5,张孙哲重新让我们理解绘画与书法的关系,一方面,他抄写传统书法的篇章但使之隐藏在模糊暗淡的背景中,如同石碑历史风化后的暗隐,并且抄写莎士比亚的英文诗句,形成暖昧的对话,另一方面,又被前景处的不同绘画图像所遮盖,我们看到了传统的竹石图,但又只是暗影。在这种“显-影”的相应与背离的双重游戏中,在可读与不可读的诱惑与拒绝中,让古典的绘画图像与文字配达形成了新的视觉组合,并隐含灵晕的诗意氛围,如此之远但又似乎可以接近。

张孙哲先生

张孙哲 / 「从白居易到莎士比亚」 绢本50 x 200 cm

张孙哲 / 「碑痕·水调歌头」 绢本50 x 200 cm

张孙哲 / 「石语·桃花源I」 绢本50 x 40 cm

6,本次展览特邀艺术家王昀以其建筑师的空间敏感,直接从中国草书的书写空间中发现了黑白的转化方式,把《肚痛贴》的草书书法作品转化为立体的建筑作品,在空间切片的任意叠加后,在内脏感知与建筑体积之间,寻求共感的节奏,让文字的生命空间真正活化生成为生活空间,可以居住,充分体现了汉字书写的可塑性。

王均先生

王昀 / 「《肚痛贴》空间切片的任意叠摞」 PVC 49 x 49 x 102 cm

如果觉得《展讯 | 中国当代隐 字像艺术 墨化艺术第三回(群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