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腰痛 腰突康复的革命性突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概况

腰痛 腰突康复的革命性突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概况

时间:2020-02-13 10:11:21

相关推荐

腰痛 腰突康复的革命性突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概况

腰痛、腰突康复的革命性突破

【你知道吗,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腿痛)都属于“姿势性腰痛”。病因和治疗康复的原则也是相同的——矫正姿势】腰痛是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除了脏器性疾病(如肾炎)和骨病之外(如骨肿瘤、骨结核),绝大多数都是长期的不良姿势,患处长期受力过大而受损导致的,合理的受力是在合理的位置分散、均衡受力,而不合理的姿势,会使力量集中在一起,施于某个局部,压强成倍增大,超出该部位的耐受能力,就形成了具有破坏性的伤害性力量,医学界也称之为“伤力”。也就是说,此类腰痛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姿势,医学上称为“姿势性腰痛”。治疗和康复的原则自然也是相同的——矫正姿势,患者通过调整姿势,让腰椎挺拔一些,分散伤力,就可以缓解症状,但如何长期保持合理的腰部姿势,进而巩固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又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姿势性腰痛很难根治,如果不加以注意,会经常性的反复发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重。姿势性腰痛,矫正姿势是根本。

【什么样的姿势为有害,为什么要矫正腰椎前凸曲度过大的姿势,而不是其他姿势】既然姿势有合理不合理之分,那么对于腰椎什么才是合理的姿势呢?脊椎是由一节节的椎骨活动连接而成,人体的重力也是通过一节节的椎骨来传导的。但同一节椎骨,不同部位的承重能力是不同的。看一下腰椎结构示意图,它可以简单地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圆柱状的椎体,后侧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突关节。显然,前柱的柱状椎体更适合承重,而且柱状上下椎体间是强韧的椎间软骨盘,软骨也适合力的传导。人体的重力的正常传导方式,就是通过骨与关节软骨;而后侧突关节的不规则形状,不利于力的传导,而且上下突关节之间是韧带、肌肉和筋膜等软组织,其功能是控制脊柱运动的,承重能力差。静态时椎间软骨盘和软组织要承上下椎体的挤压力,运动时还要承受剪切力(左右旋转的碾压力),容易造成中间软组织的损伤。从姿势的角度说,直立挺拔的腰部姿势是最合理的,椎骨关节面平行,重力和剪切力被均匀地分散在关节面上,主要通过前柱椎体和椎间软骨顺畅传导。

但一般人很难长期保持腰椎的直立挺拔姿势,多出现屈、伸状,腰部呈弯曲的姿势,那么上下椎骨面就会形成一个夹角,夹角部位尤其是夹角顶端的受力会成倍增加,剪切力的增加更大,长期如此就容易造成慢性损伤。腰部向前屈曲(弯腰)时,腰椎前侧的受力增加,增加部位最大的是椎骨前侧边缘软骨位置,久之容易损伤椎间软骨,和该部位软骨纤维环的老化破裂,导致该部位的骨质增生,椎间盘向前突出,但由于该部位没有神经根分布,所以,即便出现了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也不会有何症状,对生活和工作没什么影响,没有治疗的必要,所以脊柱前柱的慢性损伤,后果不严重。反之,如果腰部的姿势是向前凸出(简称腰椎前凸,即腰部向前挺,向前伸,向前拱起挺肚子的姿势,医学上叫做“过伸位”),维持腰椎前凸的姿势,需要腰背部肌肉长期保持收缩状态,容易过劳受损;而且,腰椎前凸的状态,椎间受力就集中在突关节的椎间软组织上,软组织耐受能力差,上下突关节的长期挤压,也容易形成慢性损伤。这些慢性损伤积累的结果,就是腰肌劳损,腰部扭伤等急性损伤恢复不好也是一个因素。上下突关节间的互相挤压,还容易出现突关节的慢性损伤,表现骨赘形成、增生肥大、关节间隙变窄,背部出现两侧小关节不对称,又称小关节综合症。长期腰椎前凸的姿势,也将导致椎体后边缘的受力集中而损伤,椎体后缘部位软骨损伤,形成骨质增生,进而椎体后缘的软骨纤维环老化破裂,导致椎间盘突出,和椎体前缘损伤截然不同的是,椎体后侧是脊髓和神经根,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刺激脊髓和神经根,会造成严重的疼痛和麻木,即骨质增生症和椎间盘突出症,“症”的出现是最根本的差异,严重的会生活不能自理。可见,腰椎前凸的过伸位比腰部向前屈曲的姿势,更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人体脊柱的生理弯曲在腰部还恰恰就是向前凸出的前伸位,同时人的运动本能也是向前的,重心的前移也容易加大腰椎前凸造成“过伸位”。所以,要防范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症,所要克服的姿势就是腰椎前凸,这是根本,康复的方法也是一样,矫正腰椎前凸,不但可以减缓症状,也是防止复发的必须。

【姿势性腰痛的三个阶段: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腿痛)】姿势性腰痛不同于外伤,它是慢性损伤长期积累的结果。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进程,症状从轻到重;从最初的不大在意不以为然,到后来的生活难以自理而不得不进行治疗,这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从影像学角度,从轻到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姿势性腰痛的最初阶段】腰肌劳损患者,影像学检查无异常,但有疼痛等症状。腰肌劳损的发病原因很多,不合理姿势是主因,腰部曲度过大,过度劳累也容易形成不合理的姿势,腰部的受力集中在腰椎后部,造成腰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损伤,成瘢痕组织(类似于疤痕)。轻度的腰肌劳损,如果注意休息并注意保持挺拔的姿势,容易得到控制和康复。比如女性妊娠期,由于腰椎的负担增加,骨盆前倾腰椎曲度增加,多出现腰痛,有的延续到产后,被称为“产后腰痛”,但仍属于腰肌劳损的范畴,如果形体恢复及时得当,康复难度也不大,但延续下去,会逐渐加重,终生难愈。产后腰痛康复的病例有很多,只要形体恢复好,产后腰痛是可以康复的,产后腰痛的形成和康复过程,也可以作为腰肌劳损形成和康复的一个缩影,从而也说明,只要矫正了姿势,形体恢复好,早期腰肌劳损的康复并不是不可能的,只是严重的腰肌劳损,不良姿势较为顽固,康复难度相对较大。轻度腰肌劳损临床检查无异常,重度的腰肌劳损,触诊腰后部有硬结,腰部僵硬严重,活动受限,腰椎前凸曲度增加较大,姿势被固定在了不合理的位置,休息时也不能放松,仰卧平躺时腰部仍然悬空不能着床放平。平时腰部易感劳累,觉得腰直不起来,很多人会喜欢蹲着或者坐矮凳使腰部处于拉伸状态,会舒服些,腰部向前屈曲困难。腰背筋膜等组织损伤后形成瘢痕组织,遇冷比正常组织更容易产生过度收缩,所以腰肌劳损患者一旦腰部受凉,容易因瘢痕组织的强烈收缩而产生症状,对阴雨天气变化也比常人敏感许多。腰背部瘢痕组织的收缩,产生的牵拉力量,又会进一步导致腰部曲度的增加,受力加大,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和瘢痕组织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疼痛严重时,可服用药物止痛,最终的康复,还是要矫正不合理姿势,减小腰椎曲度,腰部尽可能保持挺拔姿势。

【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间阶段】骨质增生,是软组织过度受力而受损的基础上,骨组织过度受力磨损,损伤后非正常修复的结果。有骨质增生的,一般都有腰肌劳损,而且通常相对较重。这种损伤的性质与磨损类似,有人也形容为微型骨折(也叫微小骨折、亚骨折)。最初表现为椎骨后侧边缘的形态变化,椎骨后侧长期的过度受力,边缘软骨被挤压变形只能向外生长,时间久了部分软骨骨化,形成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主要发生在椎骨上下表面(关节面)的周边,影像学检查很容易发现,椎骨边缘有变形,呈不规则向外突起,而正常的椎骨边缘是光滑的。根据增生突起的不同形状,尖利刺状的称为“骨刺”,唇状的称为“骨唇”,还有不规则的称为“骨赘”,有的上下增生部位生长融合在一起,称为“骨桥”。多数人没有特殊症状,只是感觉腰肌劳损重了一些,骨质增生多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这种没有症状的情况,没有治疗的必要,但须加强防范,注意保持合理姿势,控制发展。有些骨质增生会产生明显的症状,尤其是体积较大的增生,会压迫刺激脊髓和神经根,称为“骨质增生症”,需要积极治疗。同其它的姿势性腰痛一样,治疗和康复的根本原则,也是矫正姿势,使后腰部的受力分散,避免集中在患处或某一局部,造成更严重的损伤。骨质增生,可以发生在椎骨边缘的任何部位,但只有处在后背侧(后缘),才会刺激脊髓和神经,形成骨质增生“症”。只有长期的腰椎前凸曲度过大,才会在椎骨后缘产生骨质增生,和骨质增生症。

【腰突的成因:腰椎曲度过大,受力集中于腰椎后部,椎间软骨盘后壁(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全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椎间盘又叫椎间软骨盘,呈圆盘状,与上下相邻的两节椎骨生长在一起,软骨盘的上下软骨也就是上下椎骨关节面的软骨组织,上下软骨盘的中间有一个游离状的果冻样内核(也叫髓核),髓核四周是一圈多层且厚实的软骨纤维,也叫软骨纤维环,与上下软骨盘交结编织生长在一起,围绕包裹着髓核。腰椎间盘纤维环作为软骨纤维环,不但非常强韧而且有弹性,受力易变形,力量消失后复原,所以不容易受损。它的破裂一定是在建立在上下软骨反复损伤的基础之上的,软骨损伤后软骨纤维环逐渐变性,弹性下降,丧失韧性,老化变薄变脆,才容易破裂。如果把椎间盘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组织,骨质增生的出现说明椎间盘已经受损,骨质增生所损伤的软骨就是椎间盘(上下表面)的边缘软骨,该部位也是软骨纤维环的上下边缘,而且软骨的损伤还直接影响人体对椎间盘的营养供给,所以,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非常明显的骨质增生,也就是骨质增生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合理的姿势,使椎间盘后壁纤维环过度受压,容易使受压部位的物理性能下降,老化、变薄、变脆、破裂,一旦椎间盘纤维环后壁破裂,便形成了一个容易突破的缺口,髓核就随时有可能向后膨出、突出或脱出,如果刺激脊髓和神经根,各种各样的腰突症状就出现了,腰痛难忍,它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而且疼痛会向下肢放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腰腿痛。髓核的突出的趋势是向后的,但由于受到强韧的后纵韧带的阻挡,向正后方向的中央型突出比较少,多会微微向左右方向偏斜,刺激左右侧的神经根。髓核突出刺激马尾神经,则产生坐骨神经痛。从理论上说,健康的椎间盘不会因突然的外力损伤而造成椎间盘突出,因为软骨纤维环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弹性,短时间的外力增加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长期不合理姿势的累积,日积月累的损伤和变形却会使椎间软骨盘边缘受损而逐渐变性,从量变到质变是椎间盘突出的真实历程。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长期的慢性腰痛史,而且在椎间盘突出前已经出现了骨质增生,只是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从最初的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再到椎间盘突出,是逐渐积累而成的,从最初可承受的疼痛,发展为刺激神经或脊髓生活难以自理,不得不就医。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是程度严重的姿势性腰痛。严格的说,椎间盘突出不是病(病变),而是伤,是多年轻微损伤的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骨质增生一样,椎间盘髓核可以发生在周边的任何部位,但只有处在后背侧(后缘),才会刺激脊髓和神经,形成椎间盘突出“症”。最终原因,还是长期的腰椎前凸曲度过大,才会导致向后侧突出,需要矫正的,仍是腰椎前凸曲度过大的不合理姿势。前面说过,应力集中在某一部位,就会产生伤害性力量,而腰椎前凸曲度过大所产生的伤害位置,正好危机到脊髓和神经,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腰椎过度前凸的原因:骨盆前倾,因为骨盆是脊柱的基座】可见腰突是腰椎向前曲度过大,腰椎后部受力过于集中而损伤的结果,这也是腰痛患者发病前的体态特征(如右图)。所以,腰突治疗和康复的根本方法是减压,尽可能减小腰椎后侧的受力,腰突急性发作时,唯一的方法是绝对卧床,减小整个腰椎的受力。以后的治疗和康复仍然以减压为核心,必须要矫正姿势,让腰椎尽可能直一些,就可以使腰椎后侧患处的压力减小,症状减轻。腰突患者也会被迫把腰部的姿态保持得直一些,腰椎曲度明显减小,甚至比正常还要直(即生理曲度消失),这是减小压迫症状的需要,医学上称为:保护性姿势。所以,矫正姿势是关键中的关键,保守治疗的核心是通过矫正腰部过度的弯曲姿势来减压,解除压迫;手术治疗的核心也同样是矫正姿势,所以所有的椎间盘手术都叫做“矫形手术”,无论采用什么手术方法,共同的目的都是减压,规范的手术

名称也都有“减压”二字。术后要求佩戴腰围来维持腰部挺拔的姿势,解除腰围后医生会嘱咐患者仍然要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压力再向患处集中,同时要强化腰部肌力进行康复锻炼。目前的牵引、按摩等常规治疗手段,都可以减小腰椎前凸,使腰突症状得到缓解。但是,这些方法只是短期内有效,疗效不够巩固和稳定,患者常常是反复发作,于是就形成了“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根本:腰椎难以保持挺拔的姿势,是骨盆前倾造成的,因为骨盆与脊柱是一个整体,它是脊柱的基座,骨盆的前倾必然导致腰椎曲度增加,要保持腰部姿势的挺拔首先要矫正骨盆前倾(如左图)。

【骨盆前倾与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前文说过,腰椎间盘突出最初阶段是腰肌劳损,是长期的不良姿势积累持续损伤而成,而腰肌劳损的重要原因,也正是骨盆前倾。素有“医师圣经”之称的,国际公认的权威的现代医学指南《默克诊疗手册》,就曾明确指出腰椎过度前凸、骨盆前倾是腰肌劳损的危险因素(第17版第586页),所以无论是椎间盘突出还是腰肌劳损,矫正骨盆前倾是关键。骨盆前倾与腰椎间盘突出是否出现“症”直接相关,腰椎间盘突出没有症状的对生活没有影响,也没有治疗的必要,只有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的,出现严重的症状,才会叫做“椎间盘突出症”,不得不进行治疗。脊髓和神经根在脊柱的后方,骨盆前倾,则腰椎向前的曲度加大,受力向后集中,容易导致椎间盘后侧的退变,导致椎间盘向后突出,容易直接刺激脊髓;由于后纵韧带的阻挡,多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会微微向左右侧偏斜的,容易刺激左右侧神经根,所以长期的骨盆前倾导致的椎间盘突出最容易产生症状。而椎间盘向其他方向(比如正前方)的突出,由于没有脊髓神经的分布,则不产生症状,对生活基本没有影响,更没有治疗的必要。骨盆前倾过度之害,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以及是否产生症状方面,至关重要。矫正骨盆前倾的重要性医生们都很清楚,三十年前就提出了“骨盆平衡疗法”,类似的理论国际上还很多,只是缺乏矫正骨盆前倾的有效手段,这个方向的研究,也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骨盆平衡疗法突破了腰痛医腰的局限,揭示了腰痛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骨盆前倾,从而也从理论上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单纯地矫正腰部姿势是治标不治本的,但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矫正骨盆的前倾?

【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根本原因:骨盆前倾难以矫正】大家知道,骨盆是与腿骨连接在一起的,处于活动状态,其前倾与否取决于臀部和下肢肌肉,那么,只有康复锻炼

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通常用于矫正骨盆前倾的锻炼方法主要有三种,即:贴墙半蹲锻炼,头顶重物锻炼和倒走锻炼。这三种方法都能有效矫正骨盆的前倾,从而减小腰椎的前凸,但对于腰突患者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矫正的效果不可能持久。在锻炼时,骨盆前倾的问题解决了,锻炼完毕骨盆又回到前倾的状态,对生活中的姿态矫正作用很小,而腰突康复的关键恰恰是要矫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因而上述方法的疗效只能是暂时的。以倒走为例,它是三个方法中效果最好的,也是人们最常用的,但倒走毕竟违反了人类向前行走的运动本能,所以很难持久,而且容易发生摔倒和其它意外,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注定倒走锻炼对多数人来说是难以持续的,也就难以帮助人们从根本上摆脱腰突的困扰。所以,尽管骨盆平衡疗法的科学理论提出多年,但仍旧没有改变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被动局面。

【专业舞蹈演员矫正腰椎前凸和骨盆前倾的奥秘 和自我体验】骨盆前倾在舞蹈界称为“撅臀”“塌腰”,是舞蹈演员最要不得的,必须克服的,否则就不能形成舞蹈演员应有的挺拔修长的优美体态,矫正体态克服撅臀(骨盆前倾),是最基础的训练内容,通常称为形体训练。专业舞蹈演员的具体训练方法是:脚跟并拢站立,两脚脚尖向外分开180度,成“一”字(如右图所示),术语称为“一位”。这是所有舞蹈演员的基本功,也是每天最常规的练习内容,这是维持好的体态所必须的。大家也可以自己亲身体验一下,以“一位”的要求站立,人体会立刻变得挺拔,骨盆前倾会得到根本性的矫正,脊柱立即被拉直。舞蹈界把形体训练称为“整形”,舞蹈演员的完美体态,就是这样被“整”出来的,长期的“一位”训练,容易形成脚尖外撇的八字脚,所以八字脚也是舞蹈演员的职业特征,也是长期“一位”训练的痕迹。“一位”训练虽然简单,但这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任何花哨的动作设计都不可能达到的,这才是“专业”方法,“专业”水准。在舞蹈界,矫正骨盆前倾早已不是问题,只是这种训练方法难度很大,也很痛苦,无法在普通人群中推广,所以公众对此的了解也很少。

【专业方法的原理、应用和自我体验】 “一位”训练好像很是神奇,但从人体力学的角度看,它只是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的一种手段。重心位于骨盆上方,和骨盆的姿态变化是同步的,重心前移,骨盆就前倾,重心后移骨盆就直立。普通人站立时,人体重心在脚心位置,弯腰驼背者,则重心前移骨盆前倾。而以“一位”站立,重心只能在脚跟,否则就要摔倒,这就强制人必须要维持骨盆直立,保持提臀收腹的姿势。也就是说,矫正骨盆前倾的根本,是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也是“一位”能成功矫正骨盆前倾的原因,在舞蹈教材《舞蹈生理学》(第143页)中有详细说明。我们知道了其中奥秘和原理之后,就可以用更简单方法进行替代训练,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所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前脚垫高,因为重力总是向下的,同样可以强制人体重心后移,矫正骨盆前倾。大家也可以试验一下,双脚并拢站立,穿平底鞋或赤足,前脚踩一本18毫米左右厚度的书,体会一下重心是不是后移了,骨盆前倾是不是减小了,腰椎是不是变直了,脊柱是不是变得挺拔了。为了便于保持这种姿态和效果,还可以使用一种鞋底前高后低的鞋(也叫负跟鞋),只要穿上这样的鞋站立行走,就如同在进行形体训练,这就将专业训练彻底生活化了,大大降低了形体训练的难度。这项研究成果,被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权威刊物《舞蹈》(2000年第四期《以人体力学浅析形体训练的科学性》),作为教育材料进行推广,由于它能降低形体训练的痛苦和难度,又能提高训练效果和进度,获得了广大舞蹈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在舞蹈界已成为基本的常识,请教一下专业舞蹈老师会更明白。

【负跟鞋科学替代倒走,更科学,更安全,更容易坚持】负跟鞋的功能,说通俗了更简单。从医学康复锻炼的实践角度讲,负跟鞋与倒走锻炼的原理完全相同。大家都知道倒走对腰痛有很好的效果,很多人因为坚持倒走而摆脱了腰痛的困扰,倒走与正常行走的本质区别,就是在于强制重心后移,与负跟鞋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强制人体重心后移,都具有锻炼作用,也具有相同的效果,但它比倒走更优越。倒走是靠反方向的运动来矫正骨盆前倾和腰椎的前凸,而负跟鞋是在正常行走中矫正骨盆的前倾和腰椎的前凸。倒走由于安全等原因,必然存在运动量的不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影响锻炼效果,而负跟鞋可以在所有的正常行走过程中发挥作用,运动量有足够的保证,康复效果自然比倒走优越得多。负跟鞋把康复锻炼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对正常行走施加有益的强制性的影响,是倒走康复的替代方法。负跟矫正鞋好比是一个力学转换器,把人的正常行走转化为有益于腰椎康复的康复锻炼。其优点是:(1)由于它顺应了人的前行习惯,可减轻不必要的紧张,安全性显著。(2)把体育疗法融入日常生活中,在正常行走时,也相当于倒走锻炼,运动量大大增加。(3)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和动力定型,使原有的不良姿势得到克服和纠正。这些是倒走不可能作到的,长期的姿态优化必然会使不良体态也得到优化,这正是康复锻炼的最终目的。 坚持倒走摆脱腰痛的例子有很多,但常人难以做到,而穿上负跟鞋就好像是整天都在倒走,既有安全保障又有运动量的保障,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坚持。不必再担心倒走的不安全因素(有人曾因倒走而丧生)。负跟鞋在研发过程中得到了权威医学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医学研究论文

《腰痛足疗法的探讨与实施》发表在权威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年第一期。大型医院从事科研的专家会比较了解,并向患者推荐,很多患者也得到了满意的康复效果。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概况

急性腰扭伤是理疗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是指各种突然 刺激造成的腰部软组织损伤,俗称“闪腰”。好发于男性青壮 年,90%好发部位是腰骶髂关节,患者多为重体力劳动者,汽车驾驶员等 ,是士兵训练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常因身体过 度负重,在搬抬提拿时 ,用力过猛或在劳动中姿势不正,配合 不当或腰部功能过度,甚至有时弯腰扫地,打喷嚏,突然转身,闪扭都可发生本病。

本病临床诊断较易:在2周内有过明显外伤史,腰部剧 痛难忍,重者不能弯腰,腰肌痉挛,活动受限。有的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 ,腰部疼痛加剧 ,或放射到整个背部或臀部; 有的在骶棘间、腰骶部压痛明显,伴有腰肌紧张。均需排除 骨折、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损伤。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瘀血内滞 ,《金匮冀》指出: “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血脉凝涩,经络壅 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瘀血停留,不通则痛,用针刺在于调气 ,气行则血行 ,达到行瘀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常 采用辨经分型取穴疗法、手针疗法、耳针疗法等,现按各疗法

作以下综述。

1 辨经分型取穴疗法 腰部有多条经脉分布,不同经脉受 损则l 床所见亦有差异 ,治之亦当取不同穴位,以加强其针 对性,提高疗效。《素问 ·刺腰痛论篇》中论述了奇经八脉及 正经皆可令人腰痛,并应用不同刺法予以调治。临床上以足阳经 、足少 阳经、督脉、带脉损伤最为常见 ,如下分 四型论 述之。

1.1 足太阳型

1.1.1 临床表现 疼痛以腰部一侧或两侧足太 阳膀胱经循经部位为甚,在腰部正中位旁开 1.5寸左右压痛明显,腰部 活动受限,尤以弯腰为著。

1.1.2 取穴 委中、天柱、攒竹穴等(取其一或二穴针之 ,下 同)

1.1.3 针法 针委 中,让患者站立 ,在委中穴上反复揉按 2 分钟 ,快速刺人约 1.5寸,得气后 ,大幅度捻转 ,反复行针 2 分钟,针感向远端传递或逐渐传至腰肌疼痛部位,然后慢慢 出针 ,不扪针孔,或可用三棱针在委中刺络放血;针天柱 ,患 者端坐垂首 ,医者在双天柱穴上先作点按 ,使患者产生较强 的酸胀感。右手迅速次递刺进两穴 0.5~1寸深 ,得气后,将 针提至皮下 ,针尖 向下 ,与皮肤呈 70~80角,捻转 2~3分 钟,留针 15分钟;针攒竹 ,让患者活动腰背 ,达到出现最痛的

受限姿势时,刺人攒竹 1~2分(至骨),有针感后反复捻转 3 分钟,要求流出眼泪,再留针 20分钟,留针期间 ,令患者活动 腰部 。

1.1.4 分析 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膀胱经循行过腰部 ,四总穴歌云 :“腰部委中求”《素问 ·刺腹痛篇》所云 : “足太 阳脉令人腰痛 ,引项脊压背如重状 ,次其郗中,太 阳正 经出血。”郗中即委中穴。天柱穴属膀胱经,攒竹穴为足太阳 膀胱经的腧穴,通过针刺委中穴、天柱穴,以达到疏通经络中

壅滞气血 ,逐瘀化滞。

1.2 足少阳型

1.2.1 I晦床表现 以腰两侧疼痛明显,并伴有同侧下肢外侧疼痛为特征,向对侧侧弯时疼痛加剧;

1.2.2 取穴 悬钟,丘墟等

1.2.3 针法 穴位常规消毒,取28号 1.5寸毫针刺人穴位,用捻转泻法,先捻转 3分钟 ,继而 留针 5分钟。留针期间嘱 患者活动腰部,继轻捻 1分钟出针。

1.2.4 分析 悬钟又称绝骨 ,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又是八会穴之髓会 ,扭伤为筋骨之损伤,骨纳髓,故针刺悬钟事荣养骨 髓而使腰扭伤自愈 ;丘墟为足少阳经原穴,功能舒筋通络利 腰胁 ,在《灵光赋》中就有“髀枢不动泻丘墟”之言 ,故取其以 疏达少阳脉之气血。

1.3 督脉型

1.3.1 I临床表现 于腰部正中线之某一点疼痛显著,压之更甚,腰部不得前屈,屈则痛甚。

1.3.2 取穴 水沟、龈交等

1.3.3 针法 针水沟 ,取坐位 ,头稍后仰,用左手从鼻唇沟两侧捏起肌肉,右手进针,针尖 向上呈 15夹角,刺人 0.2~ 0.3寸,先旋转半圈,再行雀啄法,反复行针 1分钟,嘱患者活 动腰部 ,运行幅度由小到大,留针 15分钟,出针时不扪针孔;针龈交 ,取坐位 ,医者左手提起患者上唇 ,右手持针刺人龈交 穴,使患者感觉酸麻胀痛后,令其移动身躯以不痛为度,然后 起针。

1.3.4 分析 水沟穴为督脉起始穴,又是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交会穴,龈交为督脉之末穴 ,为根据《灵枢 ·终始》“病在下 ,高取之”的取穴原则 ,故针刺督脉腧穴,可以舒通督脉的 经气、调和气血,则腰部经脉气血运行通畅而扭伤自愈。

1.4 带脉型

1.4.1 临床表现 腰部 以酸痛重坠为主,患者自觉腰部正 中向两侧如带状酸痛,并伴有腰部脱节感,腰部活动无明显 受限。

1.4.2 取穴 足临泣等。

1.4.3 针法 穴位常规消毒 ,取28号 1.5寸毫针刺人穴位,用捻转泻法,激发经气向腰部传导。先捻转 3分钟,继而留 针 5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腰部,继轻捻 1分钟出针。

1.4.4 分析 足临泣为八脉交会穴之通于带脉者,故取其以调带脉使气能血畅。

2 手穴疗法

2.1 取穴 腰痛穴(位于手背2~3,4~5指总伸肌腱中间, 背横纹下,一寸半处,一手两穴)、养老穴(掌心向下时,在尺 骨茎突的高点处取穴 ,当屈肘掌心向胸时,转手骨开,穴在尺 骨茎突的桡侧骨缝中)

2.2 针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 ,快速进针,得气后 ,边行针边 嘱患者活动腰部 ,留针 20分钟 ,每 5分钟行针一次 ,用捻转 提插补法。

2.3 分析 腰痛穴是手针腰痛点 ,是治急性腰扭伤之验穴, 为气血汇集根部,贯通十二经脉 ,以补法推动经络气血循环,逐瘀化滞 ;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郗穴”,郗穴临床上常 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同名经和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阳经郗穴多治急性疼痛,根据“同名经相通,同气相求”医理,通

过调解养老穴而达到疏通腰部膀胱经的气血运行状态恢复 正常,即“通则不痛”。

3 耳针疗法

3.1 取穴 两侧腰痛取双耳,一侧腰痛取同侧耳。常取神 门、腰痛点 、枕三穴。

3.2 针法 用 28号0.5寸毫针分别刺人三穴 ,应用捻转手 法 ,使针刺局部产生胀、麻 、热感,这样 能激发经气 向腰部传 感 ,同时令患者站立做前屈、后伸、侧弯等方位的腰部活动。 留针 20分钟 ,间隔 10分钟行针 1次,每 日1次。

3.3 分析 耳针疗法属祖 国医学“微针灸系统”范畴 ,作用 机制主要与生物全息理论和经络学说有关。人体发生病变, 都可反应到耳廓相应的部位 ,同样寻找敏感点治疗疾病 ,可收到如期的效果。取神门 ,行气止痛,舒筋活络 ;腰 痛点 ,健 腰止痛 ;枕 ,消肿止痛。应用针刺手法 ,通过经络信息传递 ,

将针刺效应全力传感受于患处,激发经气,直达病所,使其经 脉疏通 ,从而达到治疗的 目的。

4 眼针疗法

4.1 取穴 常取眼针双下焦区、双肾区、双膀胱区

4.2 针法 常规消毒后 ,左手手指压住眼球,并使眶内皮肤 绷紧,右手持 32号5分不锈钢针距眼眶外缘2分处轻轻刺人穴位,多平刺或斜刺 3~5分,但不可超越所刺分区,或可直 刺 2~3分,如针下没有得气 ,可以把针稍微提上一点 ,重新 调整方向刺人 (不施补泻手法 ),留针 20分钟,共行针 3次

(用指 甲轻刮针柄),并嘱病人活动腰部,每 日一次。

4.3 分析 眼针疗法亦属祖国医学“微针灸系统”范畴。 《灵枢 ·口问篇》记载“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 ·邪气 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走空窍,其精气上走于目而为精。”说明眼与脏腑经络之间存在 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眼针分 区的含义 ,故取下焦 区、肾区、膀

胱区,可通过经络传导来达到通经络、行瘀止痛的作用。此 法取穴一定要准 ,深度以达到眼眶骨膜为度,一定要有 酸麻 胀痛的得气现象。

5 靳三针疗法

5.1 取穴 阿是穴、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

5·2 针法 肾俞:直刺1~1.5寸,腰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 部及下肢放散。大肠俞:直刺 1~2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 向臀部及下肢放散。委 中:直刺 0。8~I。2寸,局部酸胀, 有麻电感传至足底;有时要用三棱针刺破浅表静脉点刺出血。针用泻法,可灸。针刺得气后,接 电针仪 ,密波,强度 以 患者耐受为度。为加强疗效,也可在出针后用强的松龙与利 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进行局部封闭疗法。

5.3 配穴 下肢疼痛或运动感觉障碍者 ,加足三针 ;腰骶痛 加次寥 。

急性腰扭伤后 ,在上唇系带处会有 白色结节,可用酒精 消毒后将三棱针挑破结节 ,嘱患者用嘴吸啜出血少许。

6 王文远一针疗法 (I)腰脊正 中痛,不敢直腰,动则痛剧 取腰痛奇穴 ,沿皮下骨膜外向印堂直刺 I.5寸。(2)腰脊 旁肌肉痛,俯仰不能,转侧不利 ,取上肩痛穴(手三里),直刺 2寸。(3)腰三横突压痛明显,取下肩痛穴(中平奇穴),直 刺 2寸。(4)伴腹痛者,取腹部腰痛对应点,点揉 I min。 (5)外伤,取臀痛穴 ,刺 2寸,泻法,体差者平补平泻.左痛取 右 ,可配双侧太冲。(6)嘱患者立位,双脚与肩同宽,伸出双 手 ,手掌朝下,取胸痛穴透刺三阳络,进针 2.5寸,平补平泻, 得气后活动腰部。(7)取腰痛穴 ,偏向印堂平刺 I~I.5寸, 针尖偏向健侧,中强刺激,不留针。

临床还有头针疗法、鼻针疗法等,均具有相当疗效。针 灸治疗本病,具有方法简单,取穴少,见效快,痛苦小,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等特点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标签:腰椎间盘治疗疾病驾驶员深呼吸劳动者

标签

如果觉得《腰痛 腰突康复的革命性突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概况》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