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家长国学堂|对联文化|清风明月

家长国学堂|对联文化|清风明月

时间:2024-04-13 01:32:48

相关推荐

家长国学堂|对联文化|清风明月

文/渔歌子

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广布于庙堂和江湖,长期流行于文人圈和民间,是一个人学养、智慧、才情的瞬间爆发。

家长国学堂,我们今天学习一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的对联,感受其凛然之气节和皎然之心志。

清风明月

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17世纪的中国,离乱动荡,翻天覆地。腐朽到极点的明帝国,全国到处燃起了揭竿而起的火焰;东北满洲人迅速崛起,从觊觎中原,到趁乱入侵,最终一举击溃刚刚推翻明朝的李自成军,奇迹般地建立起清王朝。汉族人或苟且偷生于乱世,或激昂大义于逆境,《桃花扇》式的人间悲剧在神州大地处处上演。正是在这个改朝换代的乱世之中,南岳衡山孕育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号船山先生,湖南衡州府人,天资聪颖,自幼研读儒家经典,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张献忠攻克衡州,有意招揽,王夫之避匿;李自成攻下北京,王夫之闻之,数日不食,作《悲愤诗》百韵;清军南下,王夫之在衡山举兵抵抗,兵败南逃;加入南明永历政权,因弹劾奸臣而险遭不测;后潜回故乡,四处躲藏,最后在衡阳石船山下筑草庐定居,开始隐居著述的生活,直至病逝。

传说在王夫之晚年,清朝多次派人请王夫之出仕。曾有衡州知府亲携厚礼到其湘西草堂拜访,王夫之以疾病推辞不见,并书写了一副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张贴于草堂之上。知府看后,悻悻而归。

后人解释这副对联,大都认为清风之“清”,指清朝;明月之“明”,指明朝。整体而言就是:无论你清朝多么有意,都留不下我为你服务;无论明朝多么无心,明朝都照耀在我心中。

这一解释,我觉得似是而非,整体上无法成立。

上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是直接表明王夫之的不合作态度:无论清风多么有意,伸出的橄榄枝多么诱人,我绝不留恋。王夫之终其一生,“反清”是一定的。年轻时期举兵反清,四处避难誓不剃发,年老宁愿隐居乡野著书立说也绝不出仕,下雨不下雨出门都打把伞子,表示与清朝不共戴天。我想清朝皇帝康熙也很清楚他这种不合作态度,但依旧派人反复拉拢。不断拉拢是一种态度,表示入主中原的满洲皇帝还是非常愿意拿出一番诚意或姿态,来显示自己颇为崇尚儒家学问和礼敬贤士,只要你不明目张胆举旗造反就行。

下联“明月无心自照人”,则不一定在表示对明朝的忠诚。

理由如下:

第一,康熙皇帝虽然为了统战需要,可以容忍王夫之等人的不合作态度,但绝不会允许明目张胆的“复明”言行,要知道“反清复明”是绝对的时代敏感词,康熙皇帝也在搞文字狱,也非常重视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

第二,王夫之可以坦承自己对清朝的不合作态度,但不必也不会以对于明朝的忠诚来刺激清朝皇帝。这样做即使是忠臣,也是找死的傻瓜了,王夫子的智商和文学技巧不至于这么低下;

第三,“明月无心自照人”,字面上的意义为:明月虽然无心,但仍然光彩照人。即使按双关理解,也附会不到明朝上。

我觉得“明月无心自照人”一句,由《春江花月夜》中“江月何年初照人”演变而来,其原诗上下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表现的是人生一代代在走,岁月一年年在流,江月虽然孤独,但江月永远保持着自身的皎洁。王夫之在此,我想也是在借“明月”之皎洁与永恒来明其心志:我心如明月,虽然无意显露,但皎皎者自然肝胆照人!

在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中,清风明月原本就是一对儿,常常相携相从,但王夫之在这里表达的却是:不管你清风如何有意,我都无心相和;我心皎皎,日月可鉴。所以王夫之此联,不在于表达对明朝的忠诚,而在于表明自己的心志和气节。

如果简单沿用传统的忠君思想,仅仅把王夫之看作一个孤忠之臣,实在是小瞧了这个大思想家的境界。

家国天下,家学即国学,国学亦家学。

家长国学堂,与热爱国学的家长朋友一道,每日花几分钟时间,细品国学滋味,同享传统文化,点点滋润,日日更新,并与子女在互动互助中共同提升。

如果觉得《家长国学堂|对联文化|清风明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