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哲学 ——玄学时代的佛 道 儒(2-3)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哲学 ——玄学时代的佛 道 儒(2-3)

时间:2021-02-16 15:42:57

相关推荐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哲学 ——玄学时代的佛 道 儒(2-3)

《摄大乘论》与摄论学派摄论学派是研习和传播《摄大乘论》的佛学派别。《摄大乘论》的作者是印度无着,在中国前后有三译:北魏佛陀扇多译二卷本,陈真谛译三卷本,唐玄奘译三卷本。世亲注释此书,着《摄大乘论释》,也有三种汉译本:陈真谛十五卷本,隋达摩笈多十卷本,唐玄奘十卷本。摄论师研习的《摄大乘论》主要是真谛译本。真谛的主要思想是“唯识无尘”,并以八识、三性论证此说。真谛译《摄大乘论》认为,传统之“六识”,佛教视为生灭无常,因而不能有效解释全部精神活动的延续性、连贯性。为此,有必要在“六识”之外建立一个能统一所有精神活动的识体,以此作为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终极。这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又以染污识(阿陀那识)为执持阿赖耶识为自我的第七识。《摄大乘论》卷上说:“此界无始时,一切法依止;若有诸道有,及有得涅槃。”意思是说,自无始以来,阿赖耶识(“此界无始”)是世间一切法的总的依据;若无阿赖耶识,便无世间一切法(包括三界六道、凡圣众生、一切事物)。阿赖耶识(“有”)是世界众生(“诸道”)的本原。阿赖耶识一旦获得转依,将其中污染种子转换成清净种子,便证得涅槃。所以该论卷卷一又说:“应知依止,立名阿赖耶识”。“应知”指世界一切事物,“依止”指根据、总的依据。这是说,阿赖耶识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解脱的根据。一般讲唯识,只讲八识,至阿赖耶识为止。真谛摄论学的特色,于八识之外,又立第九识阿摩罗识。真谛认为,阿赖耶识虽为妄识,系一切现象的依据,但此妄识中又有一分纯净之识。于是,他把这纯净之识从阿赖耶识中独立出来,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清净无垢,又名无垢识、净识,即通常说的第八识,实际就是真如佛性。众生如果注意培植阿赖耶识中的纯净之识(净分),以对治虚妄之识(染分),便可证得阿摩罗识而径趋佛道。所以真谛所译《摄大乘论释》说:“如此九识,是应知依止。”(卷五)由八识为一切法依止,进入以九识为一切法依止,是真谛唯识论与后来玄奘唯识论的重大区别。阿摩罗识的确立,实际上肯定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三性”指依他性、分别性、真实性。后二者相当于通常说的遍计所执、圆成实性。真谛译《摄大乘论》卷中说:“幻等显依他,说无显分别,若说四清净,此说属真实。”说明幻是依他,有无是分别,惟有认识到所见一切“并无实尘,悉是识之所作”,才是真实无妄的觉悟之境。“悉是识之所作”就是“唯识无尘”的意思。所谓 “无垢清净,谓此法出离一切客尘障垢”,“一切法实唯有识”皆不离“唯识无尘”之说。真谛的三性说还有以下两个特色。一是把依他性的重点放在染污的性质方面,强调依他性和分别性一样,最后也会断灭,从而返回真实。二是将真实性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性成就(有垢真如),另一类是清净成就,(无垢真如)。有垢真如相当于如来藏,因如来藏本性清净,而为客尘所障;无垢真如指离一切客尘障垢(烦恼障、所知障)的如来藏。摄论师有的直接出自真谛,有的间接受真谛之学,大多在陈、隋之际由广州向北流动。《摄论》和《地论》在全国重新统一的新形势下,与风靡当时的佛性论、唯识论等的研讨逐渐汇合,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后玄奘的法相唯识宗兴起,摄论学派也就黯然失色,不复存在了。《十地经论》与地论学派地论学派是研究和弘扬《十地经论》的佛学派别。《十地经论》系世亲所作,是对《十地经》的解释,属早期瑜伽行派代表论着之一,主要讲述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十地”)、八识、三身、三聚净戒、因分果分、总别同异等六相,除论述“三界唯心”,为瑜伽学唯识论开辟前进之路外,还论述万法性空和智慧解脱,承续般若空宗学说,沟通瑜伽,实际上是对龙树思想的补充。“十地”在经文中配合“十度”,第六地配合“智度”,提出 “三界唯心”的论点。《十地经》卷八说:“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说的都是“三界唯心”,只是侧重有所不同:前者就宇宙论而言,后者就解脱立论。“三界”,指有情众生所处的三种形式:欲界、色界、无色界,皆由心作。“十二因缘分”,指有情众生于三界流转生死的过程,分十二个阶段,它们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每一阶段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十地经》的这些观点,明显体现了对小乘佛学的发展。“三界”在原始佛教被视为实存的三种环境,而非一心所作。“十二因缘”在小乘佛教中,主要说明众生轮回的原因以及摆脱生死流转的方法和途径,视“无明”为众生痛苦的根源,也是摆脱生死流转之苦的开始,但无依于一心的意思。《十地经》有意识将“三界”、“十二因缘”归于“一心”,应该说是佛教哲学向心性论转变的重要环节。《十地经》认为,“无明”只是“心行”的一种表现,而并非“心”的全体。十二因缘这一循序的因果系列,包括“无明”在内,均依据于“心”,“心”才是轮回之苦的源头。这就意味着,解脱应该从本原之“心”着手。如此十二因缘的缘起说就变成心缘起说,也就是阿黎耶识缘起了。《十地经论》译出后,形成相州北道和相州南道两大派系。以菩提流支和他的弟子道宠为首的相州北道,提倡阿赖耶识依持说,主张佛性始有,此说与摄论师相近,最终并入唯识。以勒那摩提及其弟子慧光为代表的相州南道,提倡真如佛性依持说,主张佛性本有,后融入华严。《楞伽经》与楞伽学派《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为山名,阿跋多罗意“入”,汉意为佛入楞伽山所说经,故亦称《入楞伽经》。作者不详,思想内容丰富,包括大乘佛教各种学说,其中以大乘有宗唯识学为主,讲“五法”、“三自性”、“二无我”、“八识”、“三界唯心”等,与当时《地论》、《摄论》和唐代唯识宗的思想近似,是唯识宗六部宗经之一。但是此经又讲如来藏,即阿赖耶识和本有佛性,并以之为万物的本源,又类似于《涅槃》、《华严》的佛性论哲学。此经还包括大乘禅法,提出“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四禅说,讨论顿悟、渐悟等修行方法。禅宗史前之禅法多讲《楞伽》,乃至胡适有禅宗思想是《金刚》对《楞伽》的革命之说。其他诸师除上述几个影响较大的学派外,还有其它较小的学派,如:俱舍师。陈代真谛译出《俱舍论》,全称《阿毗昙达摩俱舍释论》,乃阿毗昙学系统中的一部分。此论系统完整,解说简明,故原毗昙师中部分僧人转而研习俱舍。唐代玄奘再译《俱舍论》,俱舍师转归唯识门下,故有人认为俱舍宗乃唯识宗的附宗。四论宗。以罗什译《中》、《百》、《十二门》、《大智度》四论为宗,主要流行北方,代表人物是北齐道长、东魏昙鸾、北周静霭等,思想与南方三论师相似。十诵律师。以研习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而得名。该律由东晋卑摩罗叉译,在江南广为流行,齐梁盛极一时。智称、僧祐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四分律师。以研习上座系法藏部的《四分律》而得名,主要在北方流传。该律由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同译出,北魏时法聪、道覆等人专事弘传,又有慧光作《四分律疏》,扩大此律的影响。唐代道宣创立律宗,以“分通大乘”之说独重《四分》,其中也有南北朝四分律师的功劳。禅学。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禅学在北方始终流传不绝。魏晋时期,佛陀跋多罗(觉贤)为禅学之翘楚,慧皎、僧肇、道生亦于禅学贡献殊伟。菩提达摩更是后世传说中禅宗的初祖,亦可见禅宗创立之前禅学渗透的盛况。

注1:文章内容来自《中国宗教哲学史》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哲学 ——玄学时代的佛、道、儒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学派

注2: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哲学 ——玄学时代的佛 道 儒(2-3)》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