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国博邺城佛造像展(下):从龙树背龛造像看北朝佛教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国博邺城佛造像展(下):从龙树背龛造像看北朝佛教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3-04-16 01:43:55

相关推荐

国博邺城佛造像展(下):从龙树背龛造像看北朝佛教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继续国博的《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展览到 10 月 27 日,还没看的朋友抓紧吧)。第一篇《邺城模式,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光辉一瞬》主要介绍了这批展品的考古背景和造像中的邺城模式,第二篇《佛像演变背后的北朝改革与文化交流》具体分析了这些北朝佛造像面容和服饰的演变以及背后的历史渊源。

看过这次展览的朋友们都知道,除了面容与服饰,造像背屏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这最后一篇我就以「邺城模式」中大放异彩的龙树背龛样式来进行详细说明。

1

龙树背龛式造像的元素与材质

这次展览中见得最多的就要数这种名为「龙树背龛式」的造像。这种样式的造像主要出土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地区,以邺城为中心分布。

这种造像最大的独创性就在于背屏,与之前的尖楣形样式大为不同。「龙树」中的「树」指的就是菩提树,造像的背屏通常是两株菩提树互相缠绕构成,层叠的树冠形成锯齿状或扉棱状的边缘。而「龙」则是指造像中经常出现的形象,它与塔、飞天、宝珠、璎珞等装饰共同围绕着主尊。

下面这尊彩绘贴金的坐佛五尊像就是典型的北齐龙树背龛式造像,中间坐佛着通肩袈裟,两旁是二弟子与二胁侍菩萨,大家都面容圆润,衣纹简洁,北齐风格鲜明,同时保留了精美的彩绘贴金。龙、树、飞天、塔等元素也都有出现,树冠运用了镂空透雕。

坐佛五尊像,北齐

下面的彩绘贴金弥勒七尊像算是邺城地区佛造像的巅峰之作,主尊为弥勒菩萨,整体风格与上面的造像类似,只是内容更加丰富,多了飞天捧着的璎珞,塔换成了坐佛,而在弟子与胁侍菩萨中间出现了七尊像中较为常见的发髻梳为螺状的螺髻菩萨(上一篇提到的东魏七尊像中也有),有学者依据 《法华经》 会三归一的思想推测为缘觉菩萨,也有学者从部分造像题记中推测可能与《维摩诘经》中的梵王有关。

弥勒七尊像正面,北齐

在它的背面雕刻了中心的莲花,两树干上雕刻出供养人的立像,底座上则是坐佛与神王坐像。从背面更可看出其镂空透雕技术的高超,给人一种枝条在生长摇摆的动感。

弥勒七尊像背面,北齐

龙树背龛式造像在公元 6 世纪中期初见雏形,在北齐天保末年后开始广泛流行,成为北齐中后期邺城造像的典型样式。然而它的高光时刻也相当短暂,北齐被北周灭掉以后,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和杨坚对邺城的破坏让这种造像只流行了二十多年便宣告结束。

这些造像几乎都由白石雕刻而成,有别于早期造像的青石。所谓白石,就是我们常说的汉白玉,在太行山东麓就有这么一条汉白玉分布带,北起北京房山,经过曲阳县南下直到河北河南交界处,也就是邺城一带。我们知道,曲阳修德寺出土的白石造像非常有名,而邺城开采白石也很方便。质地细腻的白石非常适合进行镂空透雕,也造就了如此多的精品。

2

双菩提树构图的来源与继承

龙树背龛式造像的主尊有多种,但最初这种图像的来源很可能是太子树下思惟图。它表现的是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苦思修行直至顿悟的形象,最为常见的形态是右腿搭在左腿上,右手拄腮,左手扶脚,作沉思冥想状。这种图像很早就出现在印度、中亚、新疆等地,逐步通过河西传入中原,于北魏晚期开始流行。

下面是东魏-北齐时期的一尊菩萨像,背屏为尖楣形,背面就雕刻了树下思惟图,其中菩提树的树冠与后来龙树背龛式造像中的菩提树非常相似

菩萨三尊像的背屏浮雕,东魏-北齐

到了东魏武定年间就出现了思惟像居中,双菩提树对称布局的构图。下面这尊东魏武定四年(公元 546 年)的王元景造弥勒像的背屏背面雕刻的就是双树下「白马吻别」的场景,其中两株菩提树的树冠层叠在一起,这种图像很可能就是龙树背龛式的造型来源。

元景造弥勒像背屏背面雕刻的「白马吻别」,东魏

「白马吻别」最早出现在东吴支谦所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中,描绘了太子出城后,「即脱宝冠及着身衣,希付车匿。于是白马,屈膝舐足,泪如连珠。」邺城地区造像的背屏、台座等处常雕刻此场景,有太子思惟成佛、白马礼拜佛陀之意。

残存佛像底座上的「白马吻别」浮雕,北齐

与此对应有一种思惟菩萨的造像,由于其造型的立体特性,需要进行局部透雕,于是大量出现在东魏、北齐的白石雕刻中。

残缺的思惟菩萨像,东魏,三只鬃毛蓬张的狮子很有特色

将双树下的思惟图像立体化,其实就成了龙树背龛式造像。下面是北齐龙树背龛式的坐佛五尊像的背面,正是思惟菩萨在双菩提树下思考人生,只不过原来浅浮雕的平面图像在这里进化成了立体的透雕。

坐佛五尊像背面,北齐

目前发现最早成型的龙树背龛式造像就是下面这尊北齐天保元年(公元 550 年)的法㥄造像,材质介于青石和白石之间。主尊为交脚坐佛,双足由两童子承托,面容丰腴,身着贴体袈裟,为前面提到的「中衣搭肘式」,带有鲜明的北齐特色。背屏为两株菩提树缠绕而成,背面可见树冠的层次感,树干上分别题刻「天保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敬造」和「比丘尼法㥄侍佛」,树干底部雕刻供养人。背屏呈弧形前倾,尚留有早期尖楣背屏的特点。

法㥄造像,北齐天保元年(公元 550 年)

仔细观察法㥄造像背面,表现出菩提树的枝干互相缠绕的景象,而这样的样式也出现在下面这尊东魏武定五年(公元 547 年)的弄女等造弥勒像上。其背屏背面雕刻了双树下的白马吻别,可以明显看到,两树的枝干在思惟菩萨头上缠绕在了一起。这种图像上的相似性,足以让我们发现龙树背龛式造像的来源。

弄女等造弥勒像,东魏武定五年(公元 547 年)

这尊造像也非常值得细看,为精美的彩绘贴金,在底座上还雕刻了六神王。这种神王的形象来源于印度,为佛教护法神,在北魏、东魏、北齐的造像底座和石窟的石刻中常常成组出现。这里可以辨别出五位神王的身份。

象神王与珠神王

风神王与不知名神王

鸟神王与火神王

由此可见,龙树背龛式造像的独创性其实也是一种集大成的结果。

双菩提树的构图萌发于东魏时的太子思惟图像,主尊造型则吸收了印度的笈多风格和南朝样式,同时又继承了北魏以来背屏式造像中龙、塔、飞天、璎珞、宝珠、香炉、狮子、神王等传统元素,最后靠着东魏以来日益发展的白石镂空透雕技术,终于创造出这样一种全新的造像模式,达到北朝佛教艺术最后的高潮。

在北朝造像发展的源与流中,我们也分明感受到了美的传承与创新。不得不说,这此展览不仅让我们一饱眼福,更提供了一种很棒的观看艺术史的角度,值得细细观摩。

参考资料:

[1]《河北临漳:佛教考古最大发现获新进展,考古学家妙手复活国宝佛像》 宗峰、沈丽华

[2]《从北吴庄佛像埋藏坑论邺城造像的发展阶段与“邺城模式”》 何利群

[3]《北齐“龙树背龛式”造像的技术传承和构图特征》 何利群

[4]《北方地区石窟寺神王形象分析》 司润晓

如果觉得《国博邺城佛造像展(下):从龙树背龛造像看北朝佛教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