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王僧虔《王琰帖》

王僧虔《王琰帖》

时间:2024-04-09 12:15:03

相关推荐

王僧虔《王琰帖》

王僧虔生活在宋、齐两朝,藏有许多汉晋名家书迹,能识读古篆,著有《论书》与《书赋》。他擅长楷书,书法名望极高。名高可喜,也招来麻烦。宋孝武帝喜好书法,欲擅书名,与王僧虔争名分,他不敢显迹,而写字的事又避免不了,只好用拙笔写字,自残其书,长达七八年之久。

他有三件楷书帖传世。《刘伯宠》、《谢宪》二帖是刻本,刻入《淳化阁帖》(卷三)。这两帖,皆以“臣僧虔启”开篇,末有“谨启”,前后呼应,不是常见的尺牍,而是启一类的公文。南朝文论巨著《文心雕龙·奏启》告诉我们,曹魏的公文中始云“启闻”,或在奏表的末尾云“谨启”,此种公文形式是由汉朝奏、表这两种公文书变异而来。晋朝以至南朝,盛行启这类文书,用于“陈政言事”,或者“让爵谢恩”。《刘伯宠》、《谢宪》二帖都是“陈政言事”之启,篇幅长于《王琰帖》,书法却不及。

南朝王僧虔楷书《王琰帖》

《王琰帖》是唐摹本,纵26.3厘米,下端有火烧的焦痕,乃《唐摹万岁通天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中的一件。原无单独帖名,明朝无锡人华夏将《唐摹万岁通天帖》刻入《真赏斋帖》后才命名《王琰帖》。此后又有《太子舍人帖》、《在职帖》的别称。此帖第一行顶格写“太子舍人王琰”,按现在的书信格式,很容易理解为王琰是受件人,其实这是一件荐(授)官的文牒。虽然末行署款“王僧虔启”,却不是启,所以文书格式也不同。《王琰帖》4行33字,文字不多。说及“太子舍人王琰”希望外放到江州或郢州所辖的“小郡”任职,理由很简单,因为“家贫”。这类例子很多,东晋卫夫人之子李充,南齐张融,皆出身名门,当时知名书家,他们要求离京做地方官,皆以“家贫”为由。说及王琰,《南史·范缜传》提到一位,他参与过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的“神灭之争”。他讥刺范缜带有人身攻击的味道:“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机锋甚健的范缜毫不客气:“呜呼王子!知其祖先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这位王琰出身太原王氏,不知是否王僧虔在《王琰帖》里提到的那位王琰。

如果觉得《王僧虔《王琰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