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孙子兵法》智慧 《作战第二》告诉你 为何兵贵胜 不贵久?

《孙子兵法》智慧 《作战第二》告诉你 为何兵贵胜 不贵久?

时间:2022-12-24 11:23:25

相关推荐

《孙子兵法》智慧 《作战第二》告诉你 为何兵贵胜 不贵久?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驰车:战车,驷:四马战车),革车千乘(革车:军队中的辎重车),带甲十万(带甲:指穿戴盔甲的士卒),千里馈粮(馈:运输)。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胜久:胜:指速胜,胜久:指取得胜利的时间太久),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役:兵役,籍:户籍,古时候按户籍征兵,此指不进行第二次征兵),粮不三载(出征是第一次征粮随军带走,第二次在回师时,朝廷运粮到边界劳军,粮不三载,指的是军队靠掠夺敌方粮食为计,不再第三次征粮),取用于国(装备取于国内),因粮于敌(因:因由,来路,此指掠夺敌方粮草),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指货物价格贵),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丘役:丘:古时地方上的一级组织,此指以丘为单位征兵和征集物质)。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罢:通疲),甲胄矢弓(甲:盔甲,胄,头盔,矢:箭),戟楯矛橹(楯:通盾),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秸杆一石(石dan,古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司命:掌握众生生死的星神,此指军事素养很高的将帅)。国家安危之主也(主:主宰)。

译文:

孙子说:凡是要兴兵打仗的通常需要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征。

因此,用兵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会使得兵力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会导致国家财力不继。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士气受挫,国力耗尽,国内经济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有足智多谋之士无法挽救危亡了。所以,用兵作战,只听说将领指挥笨拙但求速胜的,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而追求持久作战的。战争久拖不决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用再次征集,不用第三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而从敌人那里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导致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而进行长途运输。远道转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得百姓财物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补充征调,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帅,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二十钟,在敌国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所以,要使士兵英勇杀敌,就必须激发士卒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方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财物奖赏。因此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将士。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优待俘虏并任用他们。这就是越是战胜敌人,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

所以,打仗最重要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

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的生死,是国家安危成亡的主宰。

编者按:《作战》篇实际上谈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战争对国力的巨大消耗,战争一旦暴发,比拼的实际上是双方的综合国力,比如土地规模,战略纵深,物质物产的生产运输,基础制造业,科技水平,兵源人口,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等。例如秦国和赵国的两次长平之战,第一次白起消灭了赵国45万精锐部队,导致当时只有五百万人口的赵国有生力量尽失。第二次,王翦领兵与李牧对阵一年而不出战,活活拖垮赵国是一例,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冷战,美国利益“马歇尔计划”参与了西方国家的战后重建,加上大力发展本国科技、经济、金融和军火交易,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多数都是贫穷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参与的华约国战后重建,一方面是苏联虽然幅员辽阔,却是苦寒之地,物产不丰,二战后人口锐减,而且华约国大多数贫穷、科技落后,入口素质较低,通常只能采取支援的方式进行。第二方面为了保证本国利益而掠夺被支援国资源,而导致华约国离心离德,加之和美国及北约国家进行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的军备竞赛,把大量的国家资源和人力用在了军事、武器的研发生产上,导致社会基础制造和建设严重滞后,活活拖垮民生实体经济。导致最终解体也是一例。

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提出来的,那就是:“兵贵速,不贵久”。正因为战争对国力的巨大消耗,所以,如果战争一旦发生,那么就应该追求速战速决,以做到“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个问题也一样,比如说,对于劳师远征的军队来说,自然是速战速决的好,但战场上,有利于己的,就不利于敌。有利于敌的,就不利于己。比如当年诸葛亮两次伐魏,司马懿都是采取避而不战的方略拖垮诸葛孔明的。所以对诸葛来说是兵贵神速的好,但对司马懿来说,则是旷日持久的好,再比如说前面说到的王翦李牧邯郸之战,,国困民疲的赵牧当然是速战速决的好,但国力强盛的王翦却不这么想,所以他选择与李牧对峙一年而不出战。还有就是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在当时的情况下,日寇物质和兵员因为其战线过长、战争时日过久而消耗殆尽,而中国当时虽然也是国困民疲,但其幅员辽阔,战略纵深腾挪空间很大,加之美苏对中国的支持,日寇急于求战,想让中国臣服后好抽兵太平洋战场。而主席提出以持久战拖垮日本。

所以,看待问题一定要辩证的去看,万万不可教条主义。从常规上讲,无论是攻是守,急于对国家物资兵员的保护和节约,都是速战速决的好,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持久战。

如果觉得《《孙子兵法》智慧 《作战第二》告诉你 为何兵贵胜 不贵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