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考古谜案(世界篇)——神秘的吴哥窟

考古谜案(世界篇)——神秘的吴哥窟

时间:2024-05-24 00:30:57

相关推荐

考古谜案(世界篇)——神秘的吴哥窟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东北坡的湄公河,它的上游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当澜沧江蜿蜒流进老挝境内之后,就又有了一个名字--哪公河。这条河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它顺着青藏高原的横断山脉伸人半岛做弧形展开,从北向南蜿延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最后注人南海。当我们追溯人类古老文明的源头的时候总会不经意地发现,人类文明的种子总是在大河的源头播种,而大河的两岸就是这些文明开花、结果的土壤,柬埔寨就是这样一个大河养育之下的古国。

提到柬埔寨你会联想到什么?将近95%的信仰佛教的群体、随处可见的僧侣、饱受战乱之苦的贫穷国家,还有东南亚典型的风光......如果种种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吴哥窟,你一定会觉得这样的概括有失全面。柬埔寨不能没有吴哥窟,那是她历史上不能抹去的辉煌,吴哥窟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精湛的石刻艺术和宗教情结,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柬埔寨和吴哥窟

柬埔寨这个国家的起源来自于民间的传说:在古代有一位被放逐的印度王子,他渡海来到柬埔寨,爱上了那伽国王的女儿,和公主结婚后建立了-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公元1世纪在今天柬埔寨的南部建立的,曾是东南要早期最强大的王国之一的扶南。国势逐渐衰落的扶南,于公元7世纪为其北方兴起的真腊所兼并。真腊王国存在9个多世纪,分为早期真腊、吴哥王朝和晚期真腊3个时期。吴哥窟是柬埔寨的古都,始建于公元802年,位于现在的首都金边240公里处。从9世纪到15世纪初叶的吴哥王朝,为真腊历史上的极盛时期,而吴哥窟就是当时王国兴盛的印证。在吴哥的400年兴建过程中、曾经几度更改王都中心,依次为巴肯寺、巴云寺、吴哥城。在今天的柬埔寨,有近80%的人是高棉民族,吴哥是高棉族的宗教中心,9世纪至15世纪,东南亚高棉王国的都城就在那里。直到15世纪,除了短暂的迁都,吴哥一直是高棉王国的首都。因此10世纪至13世纪的鼎盛时期,人们又称为吴哥王朝时期。

谁修建了吴哥窟

吴哥窟从建造到突然荒弃,再到它偶然间的重见天日,处处都可以用“神秘”两个字来概括。这里到处都是雄伟的庙宇、风格奇特的宝塔,还有庞大得惊人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宽阔笔直的大道,精美绝伦的石刻和浮雕。

对于这个突然呈现在人们视线之中、令人惊叹的宫殿、庙宇和神像人们做了种种的猜测,这恢弘古都从何而来,是谁建造了它?巨人?神?是传奇中的麻风病国王?还是中国人修建的?

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于这“从天而降”的建筑奇迹感到不知所措,一时找不到解释它的恰当理由,所以才有了所谓神、巨人或者麻风病国王建造的记法。至于吴哥窟是不是中国人建造的,其中的道理或许有着种种的漏洞,但是也确实是值得听听的有趣的故事。

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做林生的养花人,和天上下凡游玩的仙女月香仙子结成了夫妻,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天工”。后来“天工”来到天上找天庭召回的母亲时被帝释天看中,教授了他很多建筑技术,成为天上神工、神匠的总管。这时,柬埔寨国王去世却没有继承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帝释天亲自来到这里施了法术让王后产下了一个男孩,叫做布列盖德梅列,意思是“花环之光”。新生的王子成了帝释天的义子,被接到了天上。他在天上居住的宫殿是装饰得富丽堂皇的一种塔形建筑,王子十分喜欢,于是就请求帝释天也为他在人间建造同样的宫殿,帝释天就派天工降临凡间,为王子建造了这样的宫殿,这就是吴哥窟。传说只是我们了解事实真相的参考,但是在吴哥窟中确实有众多的浮雕反映了有关中国的题材。例如有些马匹的造型、装饰和中国古代工匠所雕刻的骏马十分相似;门头上刻有典型的中国式浮云和海浪纹饰,有些回廊的壁刻上还有中国人的形象。公元13世纪末,中国人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写道:“鲁班墓在南门外1里许,周围可10里,石屋数百间。”于是有人猜想这位埋葬在国王身边不远的中国人,在吴哥城中的地位一定不低,有些学者也就此认为中国工匠和吴哥窟的修建有着某种联系。据史书记载,周达观到达吴哥时曾听说了流传在那里的中国神工和工匠帮助兴建了吴哥窟的传说。这些并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来说明吴哥窟出自中国人之手,但是从这些来推断中国工匠参与了吴哥窟的建造还是有一能道理的。

从吴哥窟被发现开始这里就成了考古学家趋>若鹜的圣地。经过考古学家的努力,古城的神秘面纱一层层地被揭开。从吴哥古迹中发现的碑铭中我

树根缠绕的吴哥遗址

可以知道,这座古堡不是魔鬼的咒语,或是从天而降的神秘建筑。公元802年,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将首都安在洞里萨湖的北岸,定名“吴哥”。“吴哥”出自梵语“Nagara”,意为“首都之城”。吴哥窟是吉篾(今名叫高棉)这个东南亚民族的作品,繁荣昌盛达600年之久。

公元802年至公元1431年的吴哥王朝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领土,吴哥所在地暹粒中的“暹”是泰国的简称,“暹粒”意思是战胜泰国。历代国王大兴土木,留下了古今奇迹吴哥城(Angkor Thom)、吴哥窗(AngkorWat)和女王宫600多座印度教与佛教建筑风格的寺塔。1431年暹罗族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吴哥,吴哥城就此废弃。随后,繁华的吴哥就湮没于方圆45平方公里丛林榛莽之中,到16世纪,已成为一片杂木丛生的废墟逐渐被人们遗忘。

吴哥窟的发现

其实吴哥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神秘莫测,难以捉摸。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中国的商务使节和旅行家周达观曾到过这座古城,次年他回国后写了一本叫做《真腊风土记》的书,对吴哥窟的繁华富丽做了如实的描述他在书中说:“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余向皆一门。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桥。桥之两旁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阑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背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西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旁,凿石为象形。城皆迭石为之,可二丈。石皆周密坚固......其城甚方整,四方各有神塔一座。”1550年,一位葡萄牙的历史学家在描述柬埔寨时提到了吴哥。16及17世纪的西班牙历史学著作中也有关于吴哥的记载。19世纪50年代在欧洲的出版物中,也有对吴哥遗址的描述。19,人们甚至发现了吴哥中的很多庙宇,其中有一寺庙叫做班迭斯雷寺。但是,在发现吴哥的所有历史家中,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是第一个将吴哥的信息传到国外的西方人。1863年,这位原本是出于对生物物种进行考察活动的科学家由此定就了他的《环球游记》,这本书使得吴哥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后来经柬埔寨多年整理、修复,这一艺术宝库才大显于世。

1861年,这位法国生物学家来到法国的领地印度支那半岛(中南半岛)的高棉,他并不曾预料这次的出行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他只是一个来这里寻找蝴蝶标本的生物研究者,但是他却与沉睡了400年之久的吴哥窟不期而遇了,一个辉煌的人类奇迹就这样再次展露出了它的“微笑”...

亨利带着从当地雇佣来的四位随从进人高棉的内地,这时的他心里还只是装着他渴望获得的罕见的蝴蝶品种,就这样,他们沿着中南半岛的湄公河逆流而上,远涉了480公里的路程,乘着小船来到了高棉的金边湖。各种珍奇异兽、罕见的植物和各种昆虫在这片还未开花的丛林中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辉,生物学家真的为这些着迷了,他已经忘了自己已经远离了大家熟悉的环境,随行的土著人此时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知道前面是不可闯人的“禁地”。亨利不愿意就这样舍弃眼前充满新奇的世界,“主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是因为丛林里有魔鬼的咒语,所以几百年没有人住的一座大城堡仍然孤立着......”随从的回答不但没有让他望而却步,宏伟的古城已经被荒弃了好几个世纪,周围也是人烟稀少,大自然似手已经将这片土地从人类的手中收回了。参天大树、藤蔓满布、高大的榕城和木棉树四处伸延的树根已把那些巨大精美的石刻雕像层层缠绕,古寺临宇群、蓄水池、护城河等已长满杂草,无从辨认。亨利在后来写道:“那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更为壮观。你无法设想在世界上一个最偏僻地区的密林深处,不知从什么地方搬来了-座最美丽的建筑物......

佛教建筑的圣地

位于洞里萨湖的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吴哥通(Angkor Thom)和吴哥寺(AnkgorWat)。吴哥通也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大吴哥,吴哥寺也称为小吴哥,即人们常说的吴哥窟,在45平方千米的河滨平原上散布着约600座各式建筑,堪称是佛寺和宝塔的国度。吴哥城的规模在那时已经算是颇具规模的城市了。在东西长1014米、南北宽820米的范围内,宝塔林立。周围还有一条类似“护城河”的灌溉渠。因为在当时当地主要是以木材为建筑的材料,所以经过几个世界的洗礼,这些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大量的石质建筑保留了下来。

条类似“护城河”的灌溉渠。因为在当时当地主要是以木材为建筑的材料,所以经过几个世界的洗礼,这些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大量的石质建筑保留了下来。

大吴哥占地10平方公里。它是真正的吴哥城,高棉帝国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在智耶跋摩七世(约1181年~12在位)进行了扩建。这位虔诚信奉佛教的国王,用红色城墙将吴哥城围绕起来,造就了吴哥最大的城址。这座王城共有5个城门,每一个城门入口都有54尊石像。左右各27尊,分列两侧。当你驻足在这些石像前面,仔细端详,你会发现这些神像被分成了两派,一一边是慈善的力量,一边则是邪恶的力量,一边是神一边是魔,他们分别抱着一条“七头蛇”保护王城。

在高约20公尺的城门顶端,是一尊巨大的四面佛,分别代表国王的慈悲、喜、舍。大吴哥,四面佛像,山峦叠起,令人肃然起敬。走近仔细端详佛像天庭饱满,地角方圆,与中国盛唐摩崖造像风格相似。组成佛像的巨石之间以一种混合棕榈汁黏合,经过七八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至今仍然坚实合缝,这不仅显示了古代高棉国王的财富和权势,也反映出其国民精湛的技术和艺术才能。

在吴哥城中,历史上曾有的宫殿已经坍塌,但是中心寺庙--贝雍寺上的54个佛塔却依然完好,每座塔的四面都雕琢着巨大的微笑着的脸庞,被人们称为“吴哥的微笑”。据说,那个迷人的笑脸是神的脸庞,而更多的高棉人却愿意相信那是建造了吴哥城的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微笑。建立这座伟大寺庙的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是个神勇善战的君王,他于11即位后便积极开拓疆士,兴兵占领邻国国土,领地跨越马来半岛东海岸等地。但他最伟大的贡献还是成就了吴哥窟。据元朝使节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所名的罗马古城。

在整个大吴哥王城的范围中,除圣殿贝雍寺之外,还有巴孔庙、王室内院、菲米内克斯寺庙、象台等著名建筑。象台位于大吴哥城的中央,长达300公尺,据说是当时国王的阅兵台。这个独特的台式建筑包含一个主要平台及两个附属平台。平台左右两侧雕刻着一些大象,骑在象身上的正是当时的王朝大臣。平台前方的广场上错落着12座红色小塔,但是这些红色的小塔是做什么用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而吴哥古迹中最著名的非吴哥窟莫属。吴哥窟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3公里,因占地面积比吴哥城小得多,所以又俗称小吴哥,也可以称为吴哥寺。这座兼有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庙宇,也是国王的陵墓,现在已经成了东南亚目前最主要的考古点之一。吴哥窟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一起称为东方四大奇迹,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

吴哥窟

是吴哥公园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佛寺,这个深入到柬埔寨民众内心的建筑修建于公元12世纪中叶。吴哥窟建立期间,出动了全国最好的工匠彩绘师、建筑师及雕刻家,历时37年才完工。整座建筑以一块块大石砌成没有用上石灰、水泥,更没用上钉子、梁柱,充分展示出工匠们的建筑巧思。

但是,这位国王没有看到他的“杰作”就与世长辞了。今天,柬埔寨国旗和钱币上都印着吴哥窟三尖塔的图案,就连代表国家的各种饰物中也往往会用吴哥窟作为标志,由此看见吴哥窟已经成为柬埔寨人心中国家和民族的表征。

吴哥窟的精神源自于印度神话中的“宇宙”概念。神庙由五座宝塔做主体,以65公尺高的主殿为中央,内部供奉婆罗门教的太阳之王--毗湿奴神当地人也视他为地球的守护神。按照印度教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

班迭斯雷神庙上的精美浮雕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运行,须弥山的周围是四大洲。此外,高山也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最外层的山是铁早山,是世界的边缘。吴哥窟的设计正是遵照这一理念设计的,它的主体建筑在一个石基上,分为三层,大约有20层楼高。小吴哥方形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陡峭的高塔,四座小宝塔分布在二层的四角,象征着神所居住的须弥山,就是佛教徒与印度教徒们笃班迭斯雷神庙 信不已的宇宙中心,而寺庙外的护城河意味着宇宙之外的大海。

吴哥窟长达数公里的回廊浮雕是吴哥窟最扣人心弦的景观之一。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到处可见以印度教神话为主题的精巧浮雕及人们礼佛情形,令人目不暇接。中央圣殿的走廊上,裸露上身的缇娃妲女神,露出天女魅人的微笑,令观者倾倒,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值得一提的是,吴哥窟室内回廊上的石刻浮雕至今保存完整,画面宏大,形象逼真,雕刻细腻。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东墙是“浮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 巴孔寺顶端的舍利塔 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暹罗族人侵者的战斗情景。

由于建造此座古刹的石头为美丽的粉红色,而壁画的雕工是所有吴哥古迹中最精致细美的,其中最令人赞赏的是创作者竟能将坚硬的石块,如雕刻木头般琢磨出层次分明、线条柔纤的精细作品,是吴哥所有寺庙中石雕作品中的上乘,也是柬埔寨艺术的巅峰之作,故又有“吴哥艺术之钻”之美誉。巴孔寺是目前所知吴哥王朝第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顶端舍利塔仍然保留了传统砖造的形式。

吴哥之谜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在吴哥古迹中也是最高的建筑,是柬埔寨的圣庙。但是这样具有标志性的寺庙建筑却有非常另类之处。一般来说世界各国所有的庙宇都是坐西朝东,而吴哥庙大门朝西,这使后来研究古代高棉的考古学家百思不解。有人解释说,苏利耶跋摩二世建立吴哥窟是为了供奉兴都教的毗显奴神,而毗显奴神的代表方向是西方,所以吴哥窟是吴新古迹里少数大门朝西的寺庙建筑。又由于西面亦代表着死亡,代表着西方极乐世界,高棉人也把吴哥窟称为葬庙。许多人考证得到的结论是,这里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庙墓,之后却成为了像北京天坛似的建筑,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了。

吴哥文明的建筑之精美令人望之兴叹,然而却突然在15 世纪初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地区又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直到19世纪亨利·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一无所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它的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一个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有人把这归于外敌的人侵,但外敌人侵可能导致王朝的改朝换代,却无法使一个民族的人民统统消失。据考察,在吴哥地区过去曾有一百万以上的人口居住,这些人到底到哪儿去了呢?这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有人认为,吴哥窟曾经遭受了一次毁灭性的瘟疫,城中大部分的居民都没有幸免,而侥幸活着的人为了防止这种可怕的疾病继续蔓延就将死者的尸体焚毁,然后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另一种观点是,吴哥的邻邦泰国的人侵是导致吴哥衰亡的原因。公元15世纪,暹罗人人侵吴哥,并在它的北方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从此隔开了吴哥与其文化息息相关的印度之间的联系。暹罗人最后攻占了吴哥城,柬埔寨的国王只好带领着他的臣民离开了这里,将首都迁到了金边。吴哥城就这样被放弃了。哥与其文化息息相关的印度之间的联系。暹罗人最后攻占了吴哥城,柬埔寨的国王只好带领着他的臣民离开了这里,将首都迁到了金边。吴哥城就这样被放弃了。

据史书记载,高棉人迁都之后,再也没有在新的都城建立任何一座庙宇,有人说高棉人在此时已经皈依了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讲究自身的修炼,不主张修建大的庙宇,高棉人对所罗门教的丢弃使他们不得不另找其他的地方,离开充满这种宗教意味的吴哥窟。

吴哥城是怎样在它繁盛之时突然消失,还需要进行新的考古探索,才能解开谜底。吴哥城中让考古学家找不到答案的还有充斥其中的蛇的图腾。在吴哥45平方千米的古代建筑遗迹中佛像、祠堂、宫殿、宝塔和庙宇上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蛇。蛇,在古代是一种非常神秘的毗湿奴动物。蛇会定期地蜕皮,因此成了死亡和再生的象征。蛇在生活中是一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动物,人们在仪式上都会供奉物品来祭祀它,以求可以受到它的保护。在古印度的神话故事中有那伽蛇神的传说,那伽和他的妻子那吉尼统治着地上的水面和地下的宝藏,它们的典型形象是公蛇和母蛇相互缠绕在一起。这种形象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自然神力联系到了一起,被采纳到印度佛塔的造型艺术中。在柬埔寨,佛经常会被放置在盘曲的蛇的身上,头上还会有七个眼镜蛇组成的天篷,这就是印度教中守护神毗湿奴的造型。自吴哥窟中到处可见那伽蛇神的形象。这个艺术如此发达的古城怎么会“毁灭”了呢?在巴阳庙中有一根很奇怪的柱子,上面镂刻了一个壁龛,据说在修建这座庙之前,这里曾住着一条神蛇。国王命令修建一条从这根柱子到寺庙院墙的一条路,蛇神可以看见建造寺庙的整个过程。但不幸的是,寺庙宝塔上的巨人脸惊了神蛇,它惊慌失措地逃离寺庙,国王大怒,下令杀死这条蛇。但是,从此国王就病魔缠身。巫师说这是国王残暴的报应,并预言到,吴哥会被人们挑弃,成为猴子的天地。200年后的15世纪,暹罗人人侵柬埔察,吴哥成了废墟,巫师的预言实现了。

吴哥堪称是建筑史上的创世之作,它的修建同样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发现,吴哥建筑所用的都是体型巨大的石块,有的竟重达8吨,而吴哥附近是没有这样的巨石。体型矮小的高棉人是怎么把这些巨石运到吴哥的呢?考古学家曾经仔细研究了这些巨大的石块,这些巨石的四角都凿有小孔,这些小孔一定和运输巨石有关。难道在吴哥时期高棉人就发明了装载大重量物品的运输工具了吗?就算有这种运输工具,柬埔寨潮湿而松软的热带泥土能承受的了几吨重的巨石?吴哥窟的建筑所用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灰浆和黏合剂,这些巨石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凿得十分整齐的形状自然吻合起来,这也是需要高超的刻石和运输技术,以及发达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来进行精确的计算。

吴哥窟是历史留给柬埔寨的瑰宝,更是世间难解的谜团......

如果觉得《考古谜案(世界篇)——神秘的吴哥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