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萧统:穿越到唐朝参加高考 你需要带上一本他的《文选》

萧统:穿越到唐朝参加高考 你需要带上一本他的《文选》

时间:2021-05-08 04:02:28

相关推荐

萧统:穿越到唐朝参加高考 你需要带上一本他的《文选》

01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教辅书籍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每逢大考将至,各种万能作文、解题宝典、模拟密卷常常卖到脱销。

一旦考试结束,这些书籍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废品收购站,怀旧的考生或许还会留下几本教材做个纪念,至于这种本身就投射出急功近利色彩的教辅书籍,还是直接交给循环利用事业好了。

有趣的是,时隔多年后,虽然考生已经完全记不得教辅书的内容,但提及那几个最有名的教辅专家时,还是难免勾起一个时代的专属记忆。

在网络上,教辅名家王后雄、曲一线和薛金星被调侃为教辅界的TFBOYS,还戏称他们有的惊艳了岁月,有的温柔了时光。

其实,教学参考书古而有之,除了指定的四书五经外,在各个时代,都不乏一些旨在提高科举应试能力的书籍。

平心而论,这些书籍并非都是急就之作,有些作品成为热门教学参考书,甚至是他们出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而这些教学参考书的作者中,也有几位是大有来头的,编教辅这件事,不过是他们诸多斜杠身份中的一个。

透过这些人和书的故事,可以投射出不同时代对于诗文判断标准的差异,而各个领域的达人跨界投入教辅编辑事业的种种理由,也颇有耐人寻味的地方。

02

在介绍今天的主人公之前,我们不妨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

几年前的一本《唐朝穿越指南》,引发了人们不少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如果你要穿越到唐朝去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只能带一本教育参考书,你会选哪一本?

好吧,这个答案并不唯一,但带上一本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文选》,一定是你不会感到后悔的选择。而主持编纂这本《文选》的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由于他去世后被追封为昭明太子,这本文选也常常被称为《昭明文选》。

萧统出生在公元501年,而在第二年,他的父亲萧衍取代南齐,建立南梁,史称梁武帝。说萧统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并不为过。

出身帝王家的萧统不但早慧,而且难得的性情宽厚。据说萧统在五岁时,就读遍儒家的五经,而减轻刑罚,赈济灾民的种种事迹也让他具有很高的人望。

不过,萧统过于宽容的性情,也让父亲萧衍难免有几分担心。作为六朝乱世中的帝国继承人,萧统能具备力挽狂澜、杀伐决断的勇气吗。

事实证明,梁武帝的担忧不无道理。萧统此后和父亲之间因为理念不同产生了不少分歧,后来又英年早逝,确实没有机会在政治上建立什么功业。

但在文学领域中,萧统却完成了一件影响极为深远的大事,那就是组织编纂《文选》一书。

萧统本人是文学爱好者,在太子的东宫,也时常聚集诸多文人雅士,这为他编纂文选提供了基础。

不过,正如历史上很多大型丛书都是在皇帝的深度参与下编纂的,《文选》的出现,也未必仅仅是萧统个人兴趣推动的,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梁武帝的意志体现。

《文选》选录了从先秦至南梁七八百年间的130位作家的各种诗、文、辞赋等作品38类,共700余篇。

浑然天成的古诗十九首、文辞绝美的汉赋,清新隐逸的山水诗,都在文选的收录范围中。

03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所谓文选,不就是把历代优秀的文章汇集一下吗,这种事儿现在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都在干,又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其实,这是对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还不够了解,《文选》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汇集了一些前朝优秀的文章,而是对整个文学史的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选》对中国此前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发起了重大挑战。

在《文选》诞生之前,如果你是一名纯文学爱好者,估计会有点儿郁闷。

毕竟,文辞优美的文章很难成批找到,而是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作品中。

虽然,庄子的《逍遥游》中,“鲲鹏扶摇九万里”的意象让很多文学作品都望尘莫及;司马迁的《史记》也被盛赞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但不要忘了,文笔优美在当时不过是思想或历史的副产品罢了。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历史事迹的保存,是各个朝代都很看重的;而自成体系的思想,虽然有时被宣扬,有时被压抑,但毕竟有成为显学的可能性;与历史和思想相比,文字是否华美,只能是个加分项,而不是必选项。

但崇尚文学且具有影响力的萧统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他要编的《文选》,和前人有显著的不同,第一步,就是把那些着重谈思想和史实的文章剔除出去。

在为《文选》撰写的序中,萧统开宗明义的罗列了四个“不选”

第一、周公和孔子的文章,就像高悬的日月,不宜增删,所以不选;

第二、老庄孟子等人的文章,以表达思想为宗旨,并不把擅长作文当作目的, 所以不选;

第三、圣贤、忠臣、辩士等人的言论,其他典籍中已经有很多记载了,所以不选;

第四、像那些用于纪事和编年的史书,主要是褒贬是非,记录时间的,和文学有差异,所以,也不选。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入选呢?萧统给出了自己的标准:原文是

事出于沈思,意归于瀚藻。

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不擅长用典故,比喻不够精致,文辞不够华美,对不起,我们不收!

后人认为,《昭明文选》正是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界限的第一部选集。文学也从历史的附庸地位开始登堂入室。

当然,《文选》过于强调文辞的特色,也遭到了此后主张“文以载道”的古文派的质疑。关于这场论争咱们稍后再说。

04

除了让纯文学爱好者扬眉吐气之外,萧统文选的另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为推动了陶渊明诗文的传播。用现在媒体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文选》引领了“重新发现陶渊明”的风潮。

如今的陶渊明,可谓家喻户晓,甚至成为和李白、苏东坡并肩的中国古代文学偶像。但在陶渊明去世的近一百年间,情况并非如此。虽然知道陶渊明的人不在少数,但更多是把他当成一位有个性的隐士,而不是文学大家。

典型的例证:在文选成书的大约二十年前,有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著作,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里面对陶渊明竟然只字未提。

而在另一本文学评论著作钟嵘的《诗品》当中,陶渊明的诗也仅仅被列在中品。被认为与曹植、阮籍、谢灵运等位列上品的诗人有一定差距。

可是,在对自然山水情有独钟的萧统眼中,“性本爱丘山” 的陶渊明,实在是跨越时空的同道和知音,景仰膜拜,并在文学上全方位地传播,是萧统责无旁贷的事情。

于是,萧统不仅在文选中,收录了多篇陶渊明的诗赋,还专门写了一篇《陶渊明传》,在其中这样评价陶渊明:

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此后,经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和辛弃疾等历代文学大家的推广传播,陶渊明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偶像,

但历史上第一位真正而又全面地在灵魂上与陶渊明沟通、并推动其诗文传播的,应该还是昭明太子萧统。

05

公元531年,萧统因为一场意外去世,年仅三十岁,这个时候,距离中国科举考试的诞生还有五十多年。

虽然并未经历过科举考试的岁月,但萧统的《文选》却在此后的唐代科举考试中,成为重点参考书。

据统计,在目前能查到的唐代科举应试诗中,和文选有关的题目超过五分之一,这个比例甚至比源自《礼记》、《尚书》和《左传》试题的总和还要高。

为什么唐代科举会如此推崇《文选》这本书呢。

一方面,这和唐朝科举的形式有关,唐朝的科举重视诗赋,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考察方式,但诗赋能力是考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另一方面,《文选》在编辑的时候,比较注重对南北方文化的兼容并包。其中,既有能反映江左风采的篇章,也不乏能够代表河朔气质的作品。而这一点,也很符合唐太宗以及当时群臣的胃口。

那个时候,士大夫家里要不备上一套《文选》,出去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文化人。

大诗人李白曾经三次拟作《文选》的题目,杜甫也告诫他的子侄们,要精读《文选》,《文选》甚至还流传到了海外的高句丽,连吐蕃也派使者来求书。

考虑到唐代的交通和今天无法同日而语,《文选》已经具备了不逊于当下全球畅销书的风靡程度。

大家不妨猜一下,在文选的各位作者中,哪位的作品被作为唐代科举应试诗的题目是最多的,给大家四个选项。

A 陶渊明 B曹植 C 班固 D以上皆不是

答案是D,大家猜到了吗。

按照现存唐朝试题,并列应试诗最热门作者的,是山水诗的大家——谢灵运与谢眺叔侄。这充分体现出,唐朝崇尚山水诗的传统,同时也说明李白对大小谢的钟爱,在当时并非个案。那个时候,如果你能写出一手好的山水诗,对于科举登第实在是大有帮助的。

06

《文选》作为科举考试重点参考书的地位,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那时还流行着一句俗语,叫“文选烂,科举半”,不过,两个大事件的相继发生,却让文选在科举考试中的价值大打折扣,风光不再。

第一个事件,是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公元一零四四年,在当时担任知制诰的欧阳修的推动下,一道改革科举制度的诏书颁布。进士科的科目大幅度调整。明快达意的古文受到追捧,而讲究精巧丽雅的诗赋骈文,越来越被当做陈腐的典型而遭到鄙视。

第二个大事件发生在公元1071年,也就是熙宁四年,科举考试停止考察诗赋,改试策论。作为参考书,内容被剔出了考纲,文选的衰落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到了北宋灭亡,皇室南渡,建立南宋的时候,虽然恢复了诗赋和经义两科,但那时的文章样板已经换成了三苏父子的文章。民间的谚语也换成了“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文选,早已不复昔日之辉煌。

简单总结一下。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的《文选》,汇聚从先秦到南梁的大量优秀作品,并成为从唐代到宋初当仁不让的科举黄金参考书。

此后,由于倡导言之有物的古文运动兴起,加上科举考试对诗赋重视程度降低等原因,文选的影响力逐渐下降。我们今天大家更熟悉的古代文章选本也由《文选》变成了《古文观止》。但文选作为文学觉醒的产物,为我们留下众多唯美的篇章,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作者:星垂平野

十余载教育行业沉浮,自诩冷眼旁观者,偏偏尚存一副热肠,不甘述而不作;

尝以教育为锅,史实为料,奇趣为汤,熬成《教林广记》系列,与诸君共享。

微信公众号: “阅后暂不焚”(Jianqu1103),本文音频版在“师之”平台同步更新。

如果觉得《萧统:穿越到唐朝参加高考 你需要带上一本他的《文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