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是事实存在还是误导!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是事实存在还是误导!

时间:2024-05-31 13:37:47

相关推荐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是事实存在还是误导!

前几天知乎有条热贴,引起了一大波的热议!

话题是:“我年入7万,老婆却想要让儿子读5万的幼儿园,她说圈子很重要:圈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圈子重要吗?从某个方面来讲圈子重要,但也要你有能力融入才有用,你要是硬挤进去一个圈子,也只是局外人!

人生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起跑线,这是基本常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真可谓不惜血本、煞费苦心。我们既然爱自己孩子,就要对那些社会流行的伪经典、大话、空话、假话过过脑子,深入思考。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曾经风靡、现在仍然非常具有鼓动性的话语,很多父母允许自己平凡、平庸,却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为了让孩子站上“塔顶塔尖”,甘愿付出全部的时间、精力、心思、金钱实现着一个个拔苗助长的理论。

说到起跑线,首先要问,起跑线在哪里?

记得以前看过一幅图片,图片上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拉着木板车,车上坐了一大家子人;另一个孩子,开着父母亲送的小汽车。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准备赛跑。

这样赛跑的结果,可想而知。

你怪孩子不努力学习,孩子有怪你没有给她一个学霸基因吗?

根据科学家的残忍数据,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考试分数具有高遗传性。

这项研究调查了13306对年龄为16岁的双胞胎,发现先天基因对英国中考成绩的影响占到60%,后天环境影响在40%左右。

另外一个研究发现,知识性的智商,40%与基因有关;

解决问题能力相关的智商,51%与基因有关。

学霸和学渣的差距,有接近6成在娘胎里就已经决定了?感觉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另外4成的起跑线在哪里?在家庭里。

你的家庭环境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金庸大师出身的查家,一直是大家望族。

雍正年间查家卷入文字狱,遭到灭顶之灾。最后活着回到海宁的只有查慎行一家四口,但查家的文气没有被摧毁。查家不再把重心放在科举上,而是专注文学。

查慎行建立起“得树楼”,连同查家历代传下来的“澹远堂”“双遂堂”“查浦书屋”组成了庞大的家族图书馆。不只男人们读书,女人也读书,连家中的下人都在读书,文化熏陶可见一斑。

“耕读为务”的家训让查家人懂得思考,有韧性。

“好读书”给了查家人源源不绝的涵养和力量,泽被后世。

金庸说过“家中藏书很多,幼时虽然看不懂,但是找书很方便,不仅有古书,还有新书。家人间的活动也很文雅,闲下来多是下棋,看书。”

而今天,很多父母亲回到家里自己就是捧着手机,从来不看书,你怎么能要求孩子爱看书。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弄错了“起跑线”。

事实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个起跑线甚至从孩子还未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发挥作用,它的影响潜移默化,却深刻地左右了孩子的人生。

我们暂且不考虑究竟有多少人能跳出社会等级的既定魔咒成功逆袭,不可否认的是原生家庭带来来的习性影响孩子的成长,有着普遍规律性。

家庭里一点一滴小事,积淀成了孩子人生的大事

我们常常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巨大,而高质量的“言传”和满赋正能量的“身教”来自于哪里?家庭环境、父母的知识素养、教育观念、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父母期望、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亲子沟通方式、父母的社会资源等等。这些东西统统都会在孩子身上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再恰当不过了!

比如:父母的智商和情商,决定了孩子的起点,这是基因的遗传,基本很难改变。

父母的经济能力和人脉,决定了孩子的弹跳高度,别用勤能补拙来自我安慰,在智商相差无几、所有孩子的聪明伶俐的状态下,父母的资源可以助力孩子更好地飞翔。

父母对养育孩子的认知,决定孩子什么时候发力,人生虽然是长跑,但有人早跑了,也许他会乏力,会累,但谁也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在后半程就可以爆发。

父母的眼光和毅力,会发掘孩子的天赋和特长,未被埋没的优异禀赋和特长绝对会为孩子的人生加分不少。这就是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父母的脾气和性格也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你太强势孩子会唯唯诺诺,你太焦虑孩子会有压力,你管太多孩子会叛逆……

总之,在这个阶层固化的环境下,教育从来就不是“小孩自己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事情,你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都是贫富的比拼。你觉得富人的教育是靠真金白银上点补习班,出几趟国出来旅游就可以的?错!优质人脉、思维方式、教育理念和陪伴时间都远比人民币更深刻地影响着你的孩子,并悄悄地完成财富的代际传递!

能给孩子人生理想提供多大支撑,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

如果家庭能给孩子的人生理想提供足够的支撑,那么孩子将会少走很多弯路。理想被现实压弯的那些娃,多是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有调查显示父母的收入水平与孩子所就读的专业有关联。即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倾向选择历史、文学、表演等文科专业,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出于就业回报等考虑,则更多选择实用性更强的计算机、物理等理工科专业。这种趋势在国内似乎越来越明显,而在国外则更是如此。

在经济拮据、生活窘迫的情况下,人肯定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多赚钱,生活被迫苟且,哪里还顾得上诗和远方。而那些富人家的孩子,从来不必考虑房子、车子,更不用背着贷款艰难前行。他们进入一个行业完全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着眼长远,根本不会让眼前的小利益捆绑住自己的手脚。他们考虑更多的也是行业的经验、积累到有效人脉、学习行业规则,时机成熟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拥有越多的人,才越不怕失去。穷人家的孩子输不起,更没有机会可以耐心等待,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对眼前利益考虑的更多。一个家庭能给孩子的人生理想、自由发展提供多大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人生方向。

成功不仅仅是靠自己努力,更取决于你站在了谁的肩膀上!

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我们不能简单把孩子的童年当成一场竞技比赛,应该看成是一次长途的旅行。人生不是百米赛跑,更像是一个长长的“马拉松”。孩子应该赢得是整个人生,而不是某一阶段。

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为孩子找出一条路来,然后,订出一个大规范,让他们自行发挥,去走自己的路。对孩子寄予无限期望的家长,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孩子的教育,比让孩子们简单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更重要的是赢得人生的马拉松,笑到最后。

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父母为了培养特长,提高成绩,从小就把孩子日程安排的满满的,每天游走各种训练班,补习班,没有休息,甚至吃饭都在车上,路上……这样孩子的活动时间基本都被课堂或课外各种补习班所占用,身体锻炼根本无从谈起,肥胖接踵而至,体质也就越来越差。

孩子们在幼儿和中小学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的安排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对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让他们沉寂在学习中,奔波中,对于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健康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做人是人生的根本,真正支撑一个孩子一生有所作为的“力量”就是做人。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忽视了孩子做人的引导教育。这是人生方向的问题,如果方向选择错了,不但没有赢的可能,反而会输得很惨,所以,我们要施加道德的影响。

不仅要让孩子“成材”,更要让孩子“成人”,做人是第一位的。即使孩子从“起跑线”出发时已经比其他孩子晚了一步,只要他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一样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不可否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父母的重视。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我们不要忘记赢得人生不在于起点,而在于终点,请不要再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奉若经典,敬若神明

让他在人生这一程,有欣赏风景的物质基础;在孩子小时候,给他输入优秀的心智模式,让他面对困难的时候有坚持的勇气,取得成绩的时候有平静的心灵,和人相处的时候有和谐的关系;在孩子小时候,给他足够温暖的养育,让他在正确的三观下成长,不至于启程就偏离幸福人生的航线。这些在孩子起跑的时候难道不重要吗,难道对他人生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吗?

这世界真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竞争,人生也不存在着有成就就有价值的说法。

学习成绩好不等于在社会上生存的很好,清华大学计算机系96级的许朝军智商超人,却因为涉赌进了监狱。

人的一生从来就不是一场单维度的赛跑,而是全方位的自我成为。

重要的是孩子能够活成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爱,这一生就是完美的。

如果觉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是事实存在还是误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