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低血糖为何使糖尿病人“精神失常”

低血糖为何使糖尿病人“精神失常”

时间:2021-02-02 04:37:51

相关推荐

低血糖为何使糖尿病人“精神失常”

血糖控制得越好,意味着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越佳。但就在人们努力控糖的同时,低血糖这个“小偷”悄无声息地出来捣乱了。它增加了糖友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让大家面临更大的死亡风险。如何“侦察”出糖友是否被低血糖困

1糖尿病人不可轻视的低血糖

血糖控制得越好,意味着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越佳。但就在人们努力控糖的同时,低血糖这个“小偷”悄无声息地出来捣乱了。它增加了糖友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让大家面临更大的死亡风险。如何“侦察”出糖友是否被低血糖困扰?堪称中国糖尿病“四大名捕”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携手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共同呼吁,“抓住”低血糖,刻不容缓。

人人要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就像走钢丝:血糖高了不行,损害心、肾、眼等靶器官;低了更不行,会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邱大爷患糖尿病两年了,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前两天,他带孙子去散步,一高兴多走了几公里,开始觉得特别饿,并没在意。后来越来越难受,还心慌、出大汗,等到被送进医院时已神志不清了。医生告诉他的家人,这是典型的低血糖表现。家人很不解:“糖尿病不是血糖高吗,怎么还低了?”其实,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对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正常人很少会出现低血糖,是人体内多种激素良好调节的结果。这些激素既有降血糖的胰岛素,也有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它们密切协调,将血糖控制在4—7.8毫摩尔/升的窄小范围内。但是,糖尿病患者因为内分泌紊乱,这些“掌管”血糖的激素配合出现问题,就出现了血糖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异常现象。

低血糖是进行糖尿病治疗时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研究显示,一个糖尿病患者每两周会遭遇一次低血糖。此外,每年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14个人中就有1个人发作过一次或多次严重低血糖事件,并需要医生紧急救助。1/3的糖尿病患者在睡眠中,出现过低血糖。

由于低血糖对大脑有损害,时间久了容易有生命危险。一般人血糖低于2.9毫摩尔/升会感觉难受,而平时血糖较高的糖友当血糖降到6—7毫摩尔/升就会出现上述症状。发生低血糖时,身体会立即启动升血糖机制,动用储存的糖来尽量升高血糖,会伴随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出汗、面色苍白;心悸(心率加快);饥饿难耐;焦虑、紧张不安;肢体震颤和血压轻度升高。患者血糖下降速度越快,上述症状越明显。出现低血糖先兆症状,是身体在提醒你“快吃东西”。

血糖低怎么办

经常有患者家属问,发生低血糖时,我们根据经验给患者用降糖药,结果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到底该怎么办呢?怀疑低血糖时应立即测定血糖水平,无法测定血糖时要暂时按低血糖来处理。1.如果只是轻度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15—20克糖类食品,如几粒糖果、几块饼干,或喝半杯糖水,最好用葡萄糖,可以达到迅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消失。之后再每15分钟监测1次血糖。如果血糖水平仍然小于等于3.9毫摩尔/升,需再口服15克葡萄糖。如果血糖水平高过3.9毫摩尔/升,但离下顿饭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话,可适当吃些米饭或馒头等食物以防止低血糖的再次发作。2.低血糖后意识不清者,就不要给其喂食物,应立即送医院。而对于一些口服降糖药所致的低血糖患者,经治疗苏醒后,仍有可能再次陷入昏迷,需要密切观察四五天。

值得强调的是,预防低血糖不同患者方法不同,对于打胰岛素的病人,一天要检测血糖3—4次;口服磺脲类或格列奈类降糖药的病人,一天应检测血糖1—2次。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行,如果发现血糖偏低,一定要加以注意,找医生调整药量。

6个时刻最易“逮住它”

不同的人,低血糖症状不一;同一个人,每次发生低血糖的反应也不一样。这与患者的年龄、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低血糖的程度、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有关。有的人对低血糖较敏感,血糖一低就会立刻感到饥饿、出汗、心悸等,而有的糖友由于长期慢性低血糖,反应较差,甚至可能一点反应没有。如何“逮”到低血糖,以下几个时间段最关键。

其一,低血糖的发生主要与药物使用不当有关。胰岛素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格列奈类降糖药,如果使用过量,容易引起低血糖,而双呱类等降糖药单独使用,一般不会低血糖。

其二,运动和减少食量会使血糖降低,所以,如果上述三种药物的使用者擅自增加运动量或减少饮食,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

其三,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会引发低血糖。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并导致该部位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血糖控制不稳定。

其四,夏季血糖偏低,是因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内对抗寒冷、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夏天昼长夜短,糖友常睡眠不足,再加上户外活动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血糖消耗增多。

其五,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1—3点钟左右,患者会感到心慌、颤抖、饥饿,并多汗、做噩梦。有些患者会出现第二天晨起后头痛、感觉没睡好,浑身乏力。

其六,肠胃功能不好的糖友,由于进食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也会引发低血糖。

2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血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血糖降到正常水平以下而引起的。轻度的低血糖是病人能够意识到低血糖的症状,并且能自行处理;重度低血糖,有意识的障碍,需要外界的干预和处理。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低血糖的常见原因,认识低血糖的早期症状,如何避免低血糖以及出现低血糖时的处理。

1、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胰岛素剂量过大;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优降糖尤为多见;阿卡波糖类药物也有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同时应用β-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磺胺类抗生素或抗忧郁剂等偶尔会引起低血糖;忘记或推迟进餐;进食量不足;运动量较平时大,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者较为多见;在空腹时饮酒过量;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疾病或肝肾疾病加重;某些2型糖尿病病人以低血糖为最初症状;在感染或其它疾病的恢复期,未能调整好用药量。

2、症状与体症:低血糖发生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血糖的水平,还与血糖下降的速度有关。低血糖的症状在各个个体间的差异很大。典型的症状有心跳加快、多汗、颤抖和极度饥饿,一些患者会感受到低血糖的发生预兆,包括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如焦虑、恍惚、心神不定、人格分离、醉酒的感觉以及情绪低落等症状;重度低血糖可导致意识障碍。

3、预防低血糖:按时进食,生活规律化,若特殊原因不能按时进餐时,应预先吃些饼干、水果等;定时定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保持恒定的运动量,不宜空腹运动,过大量运动前适当进食,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未觉察低血糖的病人,尤其在进行运动、开车或其他有一定活动量前应自备血糖仪,经常测试血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携带少量含糖食物及糖尿病急救卡,以备急需。所带食物包括糖果和饼干。急救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患疾病、所服药物、家庭电话、住址、急救电话及若昏迷时应如何纠救治;同时,要让亲友、同事、同学等与病人经常在一起的人了解其所患的疾病、用的降糖药物等,如果发生低血糖并昏迷时知道如何处理。

对于年轻的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的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来说,若血糖控制满意,偶尔发生低血糖,是不足为奇的,这点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在每次低血糖发生时,都应寻找原因,检查一下治疗方案是否恰当,以便找出和修正不当之处,预防低血糖的再发生,以及重症低血糖的发生。

4、低血糖的处理:一旦发生低血糖,及时的救治非常重要,以使症状迅速缓解,避免处理不及时而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有条件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8mmol/L,应根据反应的轻重迅速补充易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2-4块糖果或方糖,一调羹食糖或峰蜜,200毫升的果汁或糖水,1-3块糖尿病专用葡萄糖片,3-5块饼干等,较轻的低血糖一般在15分钟内缓解,若未能缓解可再服用上述食物,若仍未缓解,则应到医院诊治。如果低血糖发作离下次进餐还有较长一段时间(1-2小时以上),在纠正低血糖之后,还需要加食一份主食,如一片面包、一个面包、3-5块饼干等,这些食物能使血糖保持的时间较长,防止再次低血糖。要强调的是阿卡波糖(拜糖平)引起的低血糖必须口服或静脉给葡萄糖或注射胰高血糖素。

3糖尿病人冬季更应警惕低血糖

冬季,患者更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从临床上看,冬季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期。因为寒冷的冬季身体能量需求增加,夜长昼短,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容易发生低血糖。有很多患者在冬季凌晨1—3点左右出现低血糖,除了饥饿感和心慌之外,第二天晨起还会感到头痛、乏力等不适。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目前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但自我防护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主要有:①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不当。②吃饭时间太迟或进食量不足。③剧烈运动或运动量过大,而未增加进食量。④空腹过量饮酒。⑤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使用磺胺药以及上了年纪者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此外,晚上睡觉前使用中效胰岛素,而未加餐,结果导致夜间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

包括发抖、神经过敏、出汗、易怒、急躁、寒战、湿滑、心动过速、焦虑、头晕、饥饿、嗜睡、愤睡、愤怒、顽固、悲哀、缺乏协调、视力模糊、唇或舌有麻木或麻刺感、做恶梦、睡眠中哭醒、行为怪异、意识模糊、妄想和失去知觉。

低血糖对糖尿病的不良影响:

1.低血糖使胰岛素的对抗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而引起反应性高血糖,即苏木杰现象,这会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2.低血糖减少对脑组织细胞的供能,多次反复的低血糖可使患者的脑细胞受损害,使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留下终生后遗症。

3.低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心脏的供能、供氧遭受阻碍而产生心律紊乱,例如心房纤颤,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4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护理

据介绍,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称为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低血糖昏迷发生前,患者常常感到心慌头昏、饥饿手抖、冒冷汗等,这时立即进甜食便可化险为夷。“糖尿病患者由于饮食上的禁忌、口服降糖药物的副反应等原因,低血糖昏迷比较常见,所以糖尿病患者宜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自救。”相关专家表示。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有哪些症状呢?

轻度低血糖症症状体征——注意出汗、手颤、心慌、饥饿、烦躁、头痛、癫痫发作、偏瘫,视物模糊及昏迷等症状与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及缓解情况。体检:注意体型及腹部检查,尤其是肿块情况。

中度低血糖症症状体征——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饥饿感、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慌、脉快、出冷汗、肢体颤抖等。

重度低血糖症症状体征——脑功能障碍症状:惊悸、情绪激动、幻觉、狂躁、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低血糖症诊断检查1.检验测空腹及发作时血糖,血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空腹血胰岛素/空腹血糖),必要时做饥饿试验(禁食12~72h是否诱发低血糖)和胰岛素释放抑制试验(静滴R10.1U/(kg?h),比较注射前后血清C肽水平)。

低血糖反应的护理

1、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

2、及时测血糖,可采集血标本送化验室检测注明采集时间。

3、昏迷患者给予吸氧,昏迷时间长者留置导尿,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4、根据病情监测血糖,观察其变化调整用药。

5、做好心理护理,低血糖反应时患者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在治疗中保持镇静,动作迅速,操作熟练,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向患者讲明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不必惊慌、恐惧,只要及时治疗,症状很快消失,并针对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讲明预防的方法,使患者情绪稳定。

6、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方案,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控制饮食。

5低血糖为何使糖尿病人“精神失常”?

低血糖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一种,对于糖友来说并不陌生。当患者血糖短时间内下降迅速或下降幅度过大,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表现,严重时还可出现胡言乱语、打人、抽搐,甚至昏迷等现象。其中,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比较常见。可以说,糖尿病性低血糖症状多种多样,是一组综合征。在诊断糖尿病性低血糖时,应注意与脑血管疾病、癫痫、胰岛细胞瘤等疾病区分鉴别,尤其是当患者因发生低血糖时行为表现异常,乱喊乱叫,哭笑无常,烦躁或抑郁时,不可误认为精神失常送到精神病院。

发生低血糖,被人误为“神经病”

李先生的爸爸今年已经80岁了,糖尿病史6年,注射胰岛素,曾发生过低血糖,是因为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进餐,后经补充食物,得到缓解。近期又发生了胰岛素注射后没有按时进餐的情况,身体感觉不舒服便躺下,然后补充食物,但是病人的情绪很激动,并胡言乱语,说些平时不说的激烈言语,如说些“自己不是坏人,为什么你们要说我是坏人,我没有病,为什么要说我有病,为什么要说我是神经病”等不着边际的话,还又哭又喊,拍手蹬足,出现“精神症状”。李先生和他爸爸为此很苦恼。为何低血糖会引起“精神症状”呢?

为何低血糖使人“精神失常”

血糖是脑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发生低血糖时,人体组织可利用脂肪酸作为能量补充,但脑组织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于脂肪酸,因此脑组织对低血糖十分敏感。若早期低血糖症状未能及时控制,就会使脑组织摄氧能力显著减弱。缺氧加重了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时可讯速出现脑功能失调,在临床上则表现病人胡言乱语、打人或抽搐。由此可见,当患者因低血糖而发生晕迷时,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可能会使脑组织因缺氧使脑神经系统受损,成为植物人,或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防低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生,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

预防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的发生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反应不如中青年患者敏感,预防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很重要。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掌握几个几种预防措施。

1.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及剂量。同时,还要定时定量用药、进餐。李先生的爸爸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而引发低血糖,因此,定时定量很重要。

2.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另外还要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要适当。

3.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胃肠炎时,应减少降糖药剂量,及时查血糖、尿糖。有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应注意降糖药可能在体内积蓄的作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4.老年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饼干、糖果等食品,以备急用。同时勿忘携带急救卡。

最后,不仅老年患者需要学习低血糖急救及预防相关知识,家属也应掌握相关知识。监督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当发现有不良反应时,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如果觉得《低血糖为何使糖尿病人“精神失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