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创新改良归脾汤疗法:28例失眠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与分享

创新改良归脾汤疗法:28例失眠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与分享

时间:2024-04-27 08:28:23

相关推荐

创新改良归脾汤疗法:28例失眠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与分享

"归脾汤加味,一项针对失眠症的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综合运用经典方剂归脾汤并加以创新,针对28位失眠患者进行了临床实践。研究显示,此疗法在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症状上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在服用后,不仅深度睡眠时间增加,且醒后精神状态明显提升。这一独特疗法融合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失眠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归脾汤加味治疗失眠28例

-9-22

336*280 ads

摘要: 失眠,西医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属祖国医学“不寐”、“不得卧”或“目不瞑”范畴。西医对于失眠的治疗多以镇静安定药为主,只能缓解临时症状,多不能获得稳定疗效。笔者动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失眠28例,收效颇佳,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35~68岁,病程1个月~,以45~65岁最多......

失眠,西医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属祖国医学“不寐”、“不得卧”或“目不瞑”范畴。西医对于失眠的治疗多以镇静安定药为主,只能缓解临时症状,多不能获得稳定疗效;而中医运用重镇安神、宁心养血之中药辨证论治,多能取得标本兼治之功效。笔者动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失眠28例,收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创新改良归脾汤疗法:28例失眠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与分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35~68岁,病程1个月~,以45~65岁最多,排除脑躯体疾病或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及药物因素所引起的失眠症。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虚证失眠的诊断标准,证属心脾两虚。临床症状以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为主症。

1.2 治疗方法

1.2.1 基本方 白术(炒)15g,人参10g,黄芪15g,甘草(炙)10g,茯神(去木)30g,龙眼肉15g,酸枣仁(炒)30g,木香10g,当归6g,远志9g。取上药装入砂锅内加清水,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浸泡30min,文火煎煮2次取汁,分早晚服用,每日1剂,用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药,晚饭后禁饮浓茶、咖啡,按时睡卧,睡前排除杂念。

1.2.2 随症加减 如心血不足者,可加熟地、白芍、阿胶以养血;如不寐较重者酌加五味子、柏子仁有助养心宁神,或加合欢花、夜交藤、龙骨、牡蛎以镇静安神;如兼见脘闷纳呆苔滑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等以健脾理气化痰;不论何种失眼,日久均可能形成瘀血内阻,顽固难治,可加活血之品通络祛瘀,沟通五脏,如丹参、赤勺、牡丹皮等。

1.3 疗效标准 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治愈16例,占57.14%,好转10例,占35.71%,无效2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服药时间3~25日。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8岁,2000年10月18日就诊。主诉失眠1年,入睡困难,睡后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饮食无味。查见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心脾两虚;治法补养心脾,以生气血;上方加熟地15g,白芍15g,阿胶10g,五味子9g,柏子仁12g,合欢皮15g。服3剂后睡眠情况改善;效不更方,继服10剂后复诊,睡眠改善,恢复正常,记忆力改善,眩晕乏力缓解,精神佳,面带喜色;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4 讨论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中医学认为失眠最基本的病机就是气血及脏腑功能失调,阴亏于内,阳浮于外,阴阳失交,使阳不入阴,心神不安,导致夜不成眠,治当调整阴阳,滋阴养血,清心安神,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阴阳平衡,心神得平,夜寐得宁。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心血;茯神、枣仁、龙眼肉,甘平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使之补而不滞;诸药相合,养血以宁心神,健脾以资化源。

睡眠障碍是人体周期节律紊乱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 式,只有维持良好睡眠,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安眠药存在着用药时间较长、药物依赖、疗效反跳和副作用较大等问题,因此探讨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如果觉得《创新改良归脾汤疗法:28例失眠患者临床效果观察与分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