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周姑戏演变而成的五音戏 有何特点和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周姑戏演变而成的五音戏 有何特点和价值?

时间:2019-04-29 04:29:25

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周姑戏演变而成的五音戏 有何特点和价值?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由周姑戏演变而成。起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因其旋律优美、语言风趣幽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为人们所喜爱,传播到周边的城市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并与当地的民间生活及风俗方言等相结合,逐渐成了这些地区百姓衣闲时最好的文化娱乐活动。

据说,古时候章丘、历城一带,在衣闲或者节日时期,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用边舞边唱的秧歌形式,祈祷天降丰年,国泰民安,节目很热闹吸引了很多人来参加,慢慢地创作以民间生活为素材的小剧目,这些剧目保留了“秧歌腔”中的“逗歌”曲牌,表演中也是模仿劳动人们的动作,具有很强烈的生活气息。这种保留着秧歌痕迹的表演便是早期的五音戏的最初形态。后来由于天灾人祸,农民被迫去乞讨,乞讨中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唱歌乞讨,这种形式被老百姓称为“五人班”。

后来五人班经常与山东椰子、吕剧同台演出,相继出现很多五人班的演出队伍,红极一时的五人班却没有正规的名字,人们便从百代唱片公司赠给邓洪山的“五音泰斗”的锦旗得到启发,称这种戏为“五音戏”。新中国成立初期,五音戏社团开始上演《拾玉镯》、《王二姐思夫》、《小两口回娘家》等剧目,1954年,五音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获得一等奖。五音戏演出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的舞台表演。

在借鉴其他曲艺剧种的精华部分,五音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如先吐字,后行腔,曲调也尽量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多端,起伏大的特点。五音戏的剧词,也采用本地的方言,以百姓生活用语来提炼剧词,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早期,表演主要以小戏为主,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小戏也多是根据百姓故事而改编的,后来在表演中添加了文场伴奏,剧目素材的来源也变得多样化。

据统计,五音戏的传统剧目有160余出,代表剧目有《松林会》、《拐磨子》、《王定保借当》、《王婆说媒》、《彩楼记》、《安安送米》、《墙头记》、《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二姐思夫》、《张四姐落凡》、《赵美蓉观灯》、《王小二赶脚》、《亲家顶嘴》等。这些事多是描述民间生活琐事,因此贴近百姓生活,具有浓烈的乡村色彩,很受老百姓青睐。五音戏产生于民间,自出现以来就与民众的生活相关,在时间的洪流中,五音戏早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老百姓的生活以及精神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音戏早已成了流传地区精神文化的象征,另外传承五音戏也有利于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完善我国的曲艺剧种的种类和内容。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地方政府财政不足,导致一些补救措施无法真正地实施,五音戏面临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这一古老的剧种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五音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党和政府的保护下积极地发展。

如果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周姑戏演变而成的五音戏 有何特点和价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