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小小的愿望》直面被忽略的教育难题:死亡教育是孩子人生必修课

《小小的愿望》直面被忽略的教育难题:死亡教育是孩子人生必修课

时间:2022-04-22 21:17:50

相关推荐

《小小的愿望》直面被忽略的教育难题:死亡教育是孩子人生必修课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小的愿望》讲述了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少年高远(彭昱畅饰)生命的最后时光。高远还是个少年,他很青涩,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没有见过,但他的生命却即将走到尽头,他的死亡是可预见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高远的两位兄弟徐浩(王大陆饰)和张正阳(魏大勋饰)以及他的父母,他身边的人都希望能够帮助他完成他的愿望,让他不留遗憾。《小小的愿望》是少年高远的愿望,也是爱他的人的共同愿望,影片讲述了一个有笑点又有泪点的温馨又现实的故事。

《小小的愿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是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他还没来得及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就长时间被疾病所折磨,可他还是尽全力地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甚至还为身边的人着想。"死亡"究竟是什么?影片中徐浩说:"死亡是消失吗?再也见不到他了吗?"这个问题无解,真正的答案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人真地死去后回来过。

影片的最后,高远还是离我们而去,他死了,但他的两个好兄弟还有亲人都不会忘了他,他还活在那些爱着他的每个人的心里。这是一个简单又意味深长的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当我们活着的时候,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只有这样,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能少一些遗憾——这就是《小小的愿望》的思想内核,它告诉我们要常怀"认真对待生活、乐观看待生死"的态度。

在中国,其实大家都挺忌讳去谈到关于"死亡"的话题,原因不外乎是"不吉利"、"晦气"。但其实这可以说是一种固执的"偏见"了。在佛家看来,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死亡,甚至认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死亡,叔本华也曾说过:"人未曾死亡,只是回到他原来来的地方"。《奇葩说》综艺中,马东曾经说过,在我们的汉文化里,其实是缺失"死亡教育"的。确实如此。身为家长,其实我们应该直面"死亡"的话题,"死亡教育"应该是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必修课。

谈"死"色变不必要,"死亡"不过是自然轮回中最普通的环节

其实不只是中国,在整个亚洲地区很多国家自古以来,都对死亡的话题相当忌讳。随着各种各样新兴事物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明,越来越开放,但是即便是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仍然有不少人会谈"性"色变,谈"死"色变。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繁衍生息,这些行为都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环节。事实上,"死亡教育"也可以称得上是"生命教育"。生而为死,生命的终点就是死亡,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死亡教育作为孩子的人生必修课,家长不必忌讳这个话题。

很多家长不愿意与孩子谈到死亡的话题,有很大的原因是,家长们在不经意间持有一种偏见:认为死亡是暴力的、血腥的、不堪入目的。在这样一种刻板的有失偏颇的偏见下,死亡的话题自然就变得面目可憎了起来。其实不必如此。死亡是生命当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环节。死亡不一定是可怖的,它也可以是安详的,美丽的,甚至是生生不息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森林里的落叶——落叶即是一种死亡,但它落到土壤里,经过时间的沉淀,落叶将变成新的养分,成就树枝上的新芽,那是新的生命。

"死亡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走向极端

"死亡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再加上传统偏见的误导,孩子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恐惧来源于未知,家长谈"死"色变,可能会让孩子步入极端。

1.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恐惧

在传统的丧礼文化中,每个人的深情都是沉重悲痛的,葬礼现场的布置、音乐的曲调营造出来气氛,无一不都充斥着恐怖阴森的元素。

在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中,关于死亡的场景,也往往都会发生在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或是寂静漆黑的深夜里,且时常伴随着悬疑吓人的背景音乐。

还有一些家长,不懂得为孩子普及死亡教育就算了,还拖后腿——为了让孩子安静不吵闹,用鬼神吓唬孩子:"小孩子在晚上哭,会被鬼抓走哦!"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将死亡与恶魔、魔鬼之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从而变得愈发胆小,一惊一乍,对很多事物都感到恐惧。

2.孩子可能会因此漠视生命

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会告诉孩子,人死了就是去天堂了,而天堂是一个很快乐的地方。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我们先来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①湖南六年级男生,因为座位摆放和同学发生争执,从4楼教室跳下。

②舟山五年级男孩,不满老师春游分组,从教室跳楼摔成重伤。

③河南职一学生,与网恋男友分手,从宿舍跳楼自杀身亡。

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他们死亡的导火线不过是生活中简单的插曲,他们本还有漫长的未来可期的时光,但他们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这正是死亡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这些孩子从未真正理解过死亡,他们选择死亡,不过是为了逃避当下的不如意——何其可悲。

如何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死亡教育"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死亡教育"呢?

1.不以糖衣将"死亡"装饰为童话

"死亡"不是童话故事,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证明人死后会去到天堂,更别说什么获得快乐了,那是世间最无厘头的谎言了。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一个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不会再活过来,他再也见不到身边的人,也再不能感受世间的所有一切。

2.正视死亡,向孩子解释"死亡"时要注意保持平静

家长在向孩子解释"死亡"的概念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态,要注意用平静、缓和的语音语调,既要保持科学,又不能冰冷生涩。不能为了渲染死亡的气氛,而故弄玄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阴影与偏见。

3.借用身边的例子:自然界生物的生死轮回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

人生老病死,与花开花落,本质上并无差别。家长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可以让孩子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看植物的生长周期。这些对孩子理解"生命"与"死亡"得概念都是有一定帮助的。与其蒙蔽孩子,不如与孩子一起真诚地面对"死亡",面对"面对死亡时的感受"。

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死亡真正的内涵就是"生命结束,你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你不再能感受到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等孩子理解了这个道理,他就会格外懂得生命的宝贵。

不要逃避,不要谈"死"色变,正视死亡,其实就是尊重生命。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谈论死,就是为了珍视生!

我是曹洪恩聊育儿,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如果觉得《《小小的愿望》直面被忽略的教育难题:死亡教育是孩子人生必修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